2026年(农历丙午年)风光摄影挂历一張亦軍

警营老朽

<p class="ql-block">2026年(农历丙午年)挂历一張亦軍</p><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国古人的“天干”、“地支”计元法,2026年是农历的丙午年(马年)。“干支纪元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元方式,它由“天干”和“地支”组成。“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将“天干”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循环。按照“干支”纪年法的顺序,2026年就是“丙午年”(马年)。2026年的“天干”为丙(属火),“地支”为午(属马),故称“丙午马年”或“火马年”。</p><p class="ql-block"> 2026年,是公历平年,共365天,53周。202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7周年。</p> <p class="ql-block"> 生肖马的来历</p><p class="ql-block"> 生肖马的来历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与民间传说,其位列第七(午位)与地支“午”对应。中午11时至下午1时,午时烈日当空,阳气最盛,故称“午马”。马性刚烈且站立习性契合阳气极盛之象。‌‌马象征忠诚、勤恳与灵性,作为六畜之首,在农耕、军事中作用关键,其生肖地位体现对人类贡献的认可。‌‌马代表忠诚、勇敢、自由与进取精神,如“马到成功”寓意顺利,“老马识途”象征智慧。‌‌关于马最经典三个故事是“田忌赛马”、“伯乐相马”和“老马识途‌”,均源自中国古代历史,体现了策略、智慧与经验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元 旦 简 介</p><p class="ql-block">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是“始”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之“元”。“旦”是“日”的意思。“元旦”即“初始之日”。“元旦”通常是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曾经指的是“正月初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因此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并规定阳历的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务院规定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或“公历年”。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阴历年”或“农历年”。</p><p class="ql-block"> 2026年的元旦放假时间是2026年1月1日(星期四)至1月3日(星期六),共放假3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春 节 的 由 来</p><p class="ql-block">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农历年(又叫阴历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一般民间从腊八或小年开始,到元宵节,都叫过年。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仪式,人们会在年初之际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种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各种庆祝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春节”。“春节”一词开始使用,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民俗众多,包括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除夕守岁、吃饺子、发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中国农历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国风”。春节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2006年,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2026年春节放假9天,从2月15日(腊月二十八)开始方放假至2月23日(正月初七)上班,共九天时间,是历史上春节放假时间最长的一次。</p> <p class="ql-block">一月。(德国新天我鹅城堡)。</p> <p class="ql-block">二月。(泰国曼谷大皇宫)。</p> <p class="ql-block">三月。(西藏拉萨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四月。(日本东京都清水寺)。</p> <p class="ql-block">五月。(西藏拉萨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六月。(法国巴黎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七月。(意大利维罗纳斗兽场)。</p> <p class="ql-block">八月。(青海省祁连县景阳岭)</p> <p class="ql-block">九月。(甘肃甘南米拉日巴佛阁)。</p> <p class="ql-block">十月。(俄罗斯莫斯科红场钟楼)。</p> <p class="ql-block">十一月。(柬埔寨王国金边王宫)。</p> <p class="ql-block">十二月。(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军马场)。</p> <p class="ql-block"> 元日. 北宋 .王安石</p><p class="ql-block">‌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p><p class="ql-block">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p> <p class="ql-block">  《除夜雪》南宋·陆游</p><p class="ql-block">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p><p class="ql-block">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p> <p class="ql-block">  《江外除夜》唐·曹松</p><p class="ql-block">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p><p class="ql-block">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p><p class="ql-block"> 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p><p class="ql-block"> 不是多岐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p> <p class="ql-block"> 《迎春》清·叶燮</p><p class="ql-block">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p> <p class="ql-block"> 《甲午元旦》孔尚任 〔清代〕</p><p class="ql-block">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p><p class="ql-block">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p><p class="ql-block">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p><p class="ql-block">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p> <p class="ql-block">  《除夜》南宋·戴复古</p><p class="ql-block">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p><p class="ql-block">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p> <p class="ql-block">  《己酉新正》叶颙 〔元代〕</p><p class="ql-block">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p><p class="ql-block">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p><p class="ql-block">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p><p class="ql-block">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p> <p class="ql-block">  本挂历上的照片均由作者拍摄</p><p class="ql-block">图1.摄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新天鹅城堡。</p><p class="ql-block">图2.摄于泰国曼谷大皇宫。</p><p class="ql-block">图3.摄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广场。</p><p class="ql-block">图4.摄于日本东京清水寺。</p><p class="ql-block">图5.摄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广场。</p><p class="ql-block">图6.摄于法国巴黎歌剧院。</p><p class="ql-block">图7.摄于意大利维罗纳斗兽场。</p><p class="ql-block">图8.摄于青海省祁连县景阳岭。</p><p class="ql-block">图9.摄于甘肃甘南合作米拉日巴佛阁。</p><p class="ql-block">图10.摄于俄罗斯莫斯科红场。</p><p class="ql-block">图11.摄于柬埔寨金边王宫。</p><p class="ql-block">图12.摄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军马场。</p> <p class="ql-block">策划/張亦軍</p><p class="ql-block">摄影/張亦軍</p><p class="ql-block">文字/張亦軍</p><p class="ql-block">编辑/張亦軍</p><p class="ql-block">制作/張亦軍</p><p class="ql-block">配乐/《春节喜庆新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