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马耳他与意大利的时光里(五)威尼斯、多洛米蒂

霞客

<p class="ql-block">告别托斯卡纳那片漫着暖阳的田园,我们的旅程将向着人间仙境多洛米蒂进发。途中,不妨先驻足威尼斯——这座漂浮在碧波上、正与时光温柔告别的“即将消失的明珠”,当作奔赴多洛米蒂山野前,添一段水城的浪漫序章。</p> <p class="ql-block">水城威尼斯,这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没有汽车、没有摩托车、没有自行车的地方。穿行在狭窄的水道中,两旁是中世纪的古老建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辉煌的年代。每一座桥、每一条巷,都是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再没有比它更美丽的世界,也没有比它更奇幻的城市。"这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如同一个梦幻的存在,充满了无尽的魅力,当贡多拉的木桨荡起,教堂的圆顶在水光里轻轻晃动,才懂“消失”二字多让人惋惜。不如就轻轻走,踩过被岁月磨亮的石板路,听着广场和巷子里鼎沸的人声,把这段水城时光,镌刻在脑海中。</p> <p class="ql-block">二十年后再踏上威尼斯,码头的石板路仍带着旧日的温润触感,只是往来的游客比记忆中更稠密了些。意外的是,海水竟比二十年前澄澈许多,粼粼波光里,清晰映出威尼斯人愈发强烈的环保意识与扎实的行动力。</p> <p class="ql-block">水城街巷间,依旧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贡多拉在水面织着轻柔的网,偶尔闪过的窃贼身影则添了丝市井的真实,水城热闹如初。变的是细节里的烟火气,不变的是骨子里的鲜活,二者共同构成了威尼斯的喧嚣底色。</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有400多座桥,以里亚托桥最为有名。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是威尼斯的象征。桥两头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桩支撑,桥上中部建有厅阁横跨的大运河上,桥身有精美的雕刻,素有水上华尔街之称,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就是以它为写作背景。</p> <p class="ql-block">里亚托桥最早建于1181年,原是一座木桥,后改为吊桥。1444年,桥因不堪重负断裂,1580-1592年改建为现在的石桥。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是文艺复兴风格。</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的叹息桥,1600年建成,连接着总督府和威尼斯监狱。据说以前死刑犯经过时,透过小窗望窗外最后一眼威尼斯的美景,发出绝望叹息!如今已成為浪漫象征,满载爱情传说!</p> <p class="ql-block">贡多拉,因形状酷似月牙,贡多拉被称为“水上的月亮”。船体修长狭窄,一般长约11米,宽不到2米,两头翘起,整体造型像一弯新月。通常由黑色涂层覆盖,这一传统可追溯至16世纪,当时为了彰显贵族间的平等而统一颜色。</p> <p class="ql-block">坐在贡多拉上,才懂为什么这里是浪漫本身。威尼斯的水是流动的诗,船是划过的笔,水波晃啊晃,把时光也晃得慢悠悠,仿佛能一直漂在这油画般的水道里,不愿醒来。</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我们团邓大师拍摄的威尼斯水城视频</p> <p class="ql-block">来到圣马可广场,你会被周围的雄伟建筑所震撼。站在广场上,仰望圣马可大教堂,这座金碧辉煌的教堂是拜占庭风格的代表,带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而钟楼则是威尼斯的地标之一,如果登上钟楼,你能俯瞰到整个城市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拿破仑曾盛赞此广场为"欧洲最美的客厅"。这座被誉为威尼斯"心脏"的广场,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厚重与辉煌。</p><p class="ql-block">我们跟梁朝伟一样,也跑到圣马可广场喂鸽子。</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国父爱曼留二世雕像,雕像下是海神,他的坐骑是一头狮子,因此威尼斯公国的标志就是一头插了双翼的狮子。</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岸边,开心地欣赏穿梭如织的船舶在海上航行。</p> <p class="ql-block">在威尼斯,我们解锁了三种独特的水上出行体验:乘交通船航行于开阔的高速水道,坐贡多拉穿梭在蜿蜒的狭小水巷,还乘快艇沿“S”形黄金水道饱览两岸风光。不过我和部分团友没参与快艇行程,而体验了的伙伴,像梁朝伟、刘嘉玲曾做的那样,定格下了许多有趣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之行的午餐格外有趣,中餐厅的墨鱼面一上来,黑乎乎的模样就让人好奇。等我们埋头吃完,才发现彼此的嘴唇、牙齿甚至舌头都变了色,你看我我看你,瞬间化身一群笑点满满的“灭绝师太”。</p> <p class="ql-block">这股搞怪的幽默劲儿一上来就收不住,小帅、小冰和孟导当场搭起班子演起搞笑小品,逗得大家眼泪直流、肚子都笑疼了。原本是当地有名、众多名人光顾的餐厅,硬是被我们闹成了热热闹闹的自嗨现场。</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快乐彻底溢出了餐桌,连墨鱼面餐厅的服务生都被带动起来,用不太熟练却格外热情的中文打招呼,“爷爷”、“奶奶”、“阿姨”、“姐姐”轮番叫,偶尔还会笑着喊句“宝贝”;等我们拍照时,他更是偷偷绕到队伍后面,悄悄蹭进画面里,这份突如其来的互动让笑声更浓了。</p> <p class="ql-block">吃墨鱼面的餐厅名字是Ristorante Al Teatro Goldoni,到威尼斯旅游,如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帮衬这家店。</p> <p class="ql-block">昨晚下榻威尼斯郊外菲奥里塔别墅公园酒店,特雷维索修道院。清晨被阵阵花香吸引,闻香赏花(大家说是白桂花),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腑,抬头又见秋色枫叶,那叫一个心旷神怡啊!</p> <p class="ql-block">早晨8点我们从海拔接近海平面的威尼斯出发,进入多洛米蒂山区,一路山林鎏金溢彩,行驶3小时的盘山公路后,来到海拔1800米的滑雪胜地丹佩佐小镇(举办过两届冬奥会,也是2026年冬奥会的举办地),大家随便在超市买点东西吃,大巴车继续行驶1小时,来到了海拔2300米的三峰山徒步景区。</p> <p class="ql-block">多洛米蒂车窗外的风景像是被上帝打翻了调色盘,从山脚到山腰,落叶松褪去翠绿,泼上浓酽的金,山毛榉则染上热烈的橙红与绯红,层层叠叠的色彩顺着山势铺展开,“层林尽染”四个字在此刻有了最鲜活的模样。</p><p class="ql-block">车行至半山腰,云雾忽然漫了上来。那些平日里棱角分明的灰色山峰,此刻像被裹进了柔软的白纱,只露出尖尖的峰顶,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紧接着,此起彼伏的“哇塞”声便在车厢里炸开。每一秒的风景都在变幻,仿佛走进了动态的油画里。都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可惜车在飞驰,车窗反光,根本无法拍下这些动人心魄的美。</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多洛米蒂三峰山,这是疫情后国内才开始推广的阿尔卑斯山脉多洛米蒂的经典徒步线路。</p><p class="ql-block">抵达观景台后,我们兵分两路。登山组的十八位伙伴们在蒲导的带领下雄赳赳挺进三峰山。登山小组开始近4小时的高山徒步,用脚步去丈量大自然,沿途近距离观赏标志性的“三峰”地貌。</p><p class="ql-block">我们余下的团友,按照蒲导的安排,先在半山腰一带拍拍照,然后再下山环绕湖区,观赏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我们留在半山腰拍照的团友们,呆了一个多钟后,因寒风刺骨,赶紧让大巴车司机送我们到温暖的湖边。</p> <p class="ql-block">秋日的湖畔,身旁是澄澈的湖水,倒映着五彩的山林与云雾缭绕的山尖,我们在湖边像小孩子一样,玩个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两路人马在山脚下汇合。我们离开景区前往住宿酒店路上,夕阳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橘色,此时此刻,老天爷很体贴地赠送了几座日照金山的美景给我们。</p><p class="ql-block">多洛米蒂的山峰渐渐隐入暮色,唯有大家的笑声与谈论声还在空气中回荡。这一天,没有匆忙的赶路,只有满眼的秋景与满心的欢喜,当最后一丝霞光消失在山后,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心里早已装满了关于多洛米蒂的秋日记忆。</p> <p class="ql-block">早上,在住宿的酒店就能看到日照金山的美景,小帅激动的一跃而起。早餐后,我们将坐缆车挺进刀锋山,这时天气5摄氏度,想想山上就更冷啦,所以我们都包裹的像粽子。</p> <p class="ql-block">多洛米蒂刀锋山是多洛米蒂山脉中一座极具特色的山峰,刀锋山海拔约2519米,其标志性的倾斜状山体,一侧是温柔的黄绿色草坡,另一侧则是垂直的银白色山壁。刀锋山不是温润的山峦,是亿万年前岩浆凝成的银灰色利刃,斜斜扎进蔚蓝的天幕里。</p> <p class="ql-block">走在观景台边缘,脚下的岩石带着阳光晒暖的粗粝感,抬头望,刀锋般的山脊像巨人遗落的佩剑,剑刃还沾着未散的雾,极具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我们团邓大师拍摄的刀锋山视频</p> <p class="ql-block">我静静坐在刀锋山脚的草甸,周遭的壮阔让人心生欢喜:山坡被秋染透,层林叠出斑斓色彩;滑翔伞乘着风掠过,山顶的直升机正缓缓着陆;看着身边一对父子在尽情地笑闹,自然与活力交织的画面,让整颗心都轻快起来。</p> <p class="ql-block">Ortisei小镇中文名为奥蒂塞伊,它位于多洛米蒂山脉中,海拔约1230米。小镇被多洛米蒂山脉的壮丽山峰所围绕,景色如诗如画。</p><p class="ql-block">奥蒂塞伊以木雕艺术闻名,街头巷尾遍布工坊与艺术馆。小镇的教堂也极具艺术价值。这里是徒步旅行者的天堂,有众多徒步路线。冬季,小镇则成为滑雪胜地,滑雪区拥有超过60公里的雪道,吸引着众多冬季运动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奥尔蒂塞小镇有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三语共用的文化特点,在这里早晚都能看到日照金山的美景,家家户户小院房屋都装饰着鲜花,安静宁谧,简直就是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以为买到红彤彤的大石榴是捡到宝,结果,差一点把大牙酸掉了!倒是意大利的柿子,是我这辈子吃到的最好吃的柿子,没有之一!</p> <p class="ql-block">多洛米蒂休斯高原是欧洲最大的高山草甸,也是多洛米蒂山脉的著名景点。休斯高原海拔在1600米至2958米之间,由52平方公里的草甸组成,每年超过300天都能见到晴朗的阳光。这里,夏季高原绿茵如毯,野花盛开,还点缀着传统木屋与牛羊群,背景是施勒恩峰等雪岭;秋季,草甸金黄,与周围的山色相互映衬,宛如画卷。</p> <p class="ql-block">多洛米蒂草甸的壮阔景致让人忍不住敞开心扉,我们全然放飞自我。孟导一呼百应,带着大家玩游戏、跳随心的舞,还对着蓝天草地尽情摆拍,欢声笑语里,整个下午都浸满了轻松与愉悦。</p> <p class="ql-block">富内斯山谷是意大利多洛米蒂山脉中一个风景如画的山谷,以其壮丽的山峰、宁静的高山草甸和古老的木屋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面对这般动人景致,相机与手机快门不停,成了最“勤快”的记录者。</p> <p class="ql-block">身怀舞蹈功底的蜜蜜,自然不会辜负这番美好,一曲翩跹便是与美景最默契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富内斯山谷有两处教堂,分别是圣玛格达莱纳教堂和圣约翰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约翰教堂被《国家地理》和《孤独星球》誉为最孤独的教堂,它地处阿尔卑斯山脉之中,被巍峨的山峰环绕,矗立在刀锋山下草原中。</p><p class="ql-block">它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小教堂,建于1744年。教堂有着洋葱头穹顶,红色的尖顶与雪白的墙壁色彩鲜明。这里没有喧嚣的人群,只有孤独教堂静静地矗立,四周是碧绿如茵的草甸,如刀削般陡峭的山峰,给人一种纯粹的静谧与神圣之感。</p> <p class="ql-block">圣玛格达莱纳教堂坐落在富内斯山谷的村庄,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前往参观,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两天半的时光转瞬即逝,我们踏遍了三峰山的巍峨与刀锋山的险峻,每一眼都是直击心灵的震撼。我们漫步过如童话般静谧的村庄,沉醉于秋日山谷流淌的鎏金光影,邂逅了孤绝矗立的教堂与风格各异的庄严圣殿,也沉醉在披萨与各式风味美食的味蕾盛宴里。</p><p class="ql-block">这段短暂的旅程,早已将无数美好镌刻于心,足以在往后的岁月里反复回味。总而言之,在多洛米蒂,我们遇见过山的壮阔,也触碰到烟火的温柔,这趟旅程,圆满!</p> <p class="ql-block">本游记有部分图片来自团友和网络,向原作者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