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巴洛克老街游 中西古韵与烟火人间(六)

沉默是金

<div>  抵达哈尔滨的第二天,我专程前往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老街,开启一场沉浸式的历史与人文之旅。刚下车,滴滴司机便将我们送至街区入口,映入眼帘的第一条街巷竟是“<b>中华巴洛克国医堂</b>”,沿街清一色的中医门诊与药房整齐排布,空气中隐约飘着淡淡的药材香。路口矗立着一尊老中医把脉铜像,长衫垂落,指尖轻搭“患者”腕间,神情专注沉稳,仿佛正凝神辨证。我也忍不住上前模仿姿势合影,指尖虚搭的瞬间,竟也生出几分穿越时空的古朴韵味成了老街里一道鲜活的人文风景。</div><div><br> </div> 漫步其间,最令人着迷的便是那些中西合璧的老建筑。20世纪20年代,道外的民族工商业者效仿沙俄洋房建造房屋,临街侧立面是华丽的巴洛克风格,线条流畅、浮雕精美:而立面背后却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形成“前店后宅”的格局。更妙的是,建筑装饰中藏满中国传统祈福元素--葡萄、石榴象征多子,蝙蝠、牡丹、如意寓意福禄寿喜,将西方建筑的大气与东方文化的底蕴完美融合,每一栋老楼都在静静诉说着当年的繁华。 不知不觉已至正午,饥肠辘辘的我们寻了一家关东饭店。 刚到门口,身着传统店小二服饰的店主便热情迎上前来,一声清脆的招呼瞬间拉满氛围感。让你仿佛穿越回了过去,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氛围和民俗文化。在充满老关东气息的店里品尝地道美食,搭配着窗外的古韵建筑,味蕾与视觉都得到了极大满足,也为这场中华巴洛克老街之旅增添了满满的烟火气。<br>   逛至街区中段,我走进了中华巴洛克博物馆,这里收藏着1898年至今的哈尔滨记忆,百余件珍贵文物还原了城市的发展脉络。馆内的蒸汽机车模型尤为醒目,见证了哈尔滨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起源:中东铁路纪念铜牌、护路队军人呢子大衣扣等文物,勾勒出中东铁路时期的历史风貌:还有沙俄时期犹太人音乐师雕像、纯银圣指等展品,展现了当年多元文化交融的盛景,每一件古物都承载着厚重的时光。<br>   <p class="ql-block">我与街头打长鼓的靓妹合影</p> <p class="ql-block"><b>  巴洛克老街四韵</b></p><p class="ql-block"> 铜人把脉韵悠长,</p><p class="ql-block"> 国药香中忆旧章。</p><p class="ql-block"> 洋楼嵌玉藏中式,</p><p class="ql-block"> 老巷流风诉过往。</p><p class="ql-block"> 古物无声承岁月,</p><p class="ql-block"> 蒸汽机车记沧桑。</p><p class="ql-block"> 关东味里寻烟火,</p><p class="ql-block"> 半日悠游醉此方。</p> <p class="ql-block">  2025年这个冬天,我们老俩口开启了一场期待已久的跨国之旅,从2月15日到2月25日,11天的贝加尔湖之行,让我们彻底沉醉在这片“西伯利亚的蓝眼睛”里。站在冰封的湖面,脚下是澄澈的冰蓝,身旁是茫茫雪原,天地间的静谧与辽阔,洗净了所有疲惫,只剩内心的平和与震撼。每一处风景都像画卷般铺展,每一次驻足都忍不住感叹大自然的神奇。</p><p class="ql-block"> 结束贝加尔湖的旅程后,我们又奔赴哈尔滨,感受这座冰雪之城的独特魅力。街头的冰雕雪塑栩栩如生,地道的东北美食暖胃暖心,当地人的热情好客更是让我们倍感亲切。漫步中央大街,体验冰雪项目,热闹的氛围与贝加尔湖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却同样让我们沉浸其中,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整整11天的旅程,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沿途的美景与美食,更是彼此相伴的温馨时光。这段充满惊喜与惬意的经历,早已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成为往后岁月里,每每想起都忍不住嘴角上扬的珍贵回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晨夕的阳光温柔洒落,热水被用力甩出一道优美弧度。冰冷的空气里,水汽瞬间蒸腾,与冷空气交融碰撞,化作一片片发光的弧形水雾,如孔雀开屏,绚烂又灵动它象征着此行旅行内心喜悦的奔放多美呀!</p> <p class="ql-block">  全程游我把它编制成6组美篇,陆续分享,记载此行点点滴滴,永恒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拍摄:苏建忠 沉默是金</p><p class="ql-block">制篇:沉默是金</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2·25</p><p class="ql-block">地址: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老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