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房山水峪村,探访民间古村落

走四方

<p class="ql-block">北京房山水峪村距京城80多公里,该村坐落于北京房山区南窖乡,是北京至今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p><p class="ql-block">水峪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村中主体建设以北方风格而建。民居建筑,大多是就地取材,以石砌而成。</p><p class="ql-block">水峪村全村沿一条西北东南方向的沟岩而分布,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的态势而自然形成。</p><p class="ql-block">水峪村最有历史底蕴的是东西瓮门,其中东瓮门至今保持完好,据文字记载,此瓮门已有6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深秋中的水峪村东瓮门,一条小路自西向东穿瓮门延伸而过。此瓮门历经各个时代变迁,尤其经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时期,至今还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建筑制式,真是不易。</p> <p class="ql-block">斑驳的石砌墙面上遗留着历史的痕迹。破旧门楼上的建筑制式,仿佛向人们诉说着600多年的过往云烟。</p> <p class="ql-block">走进东瓮门,首先看到的是这个挂着“合作社”牌匾的小屋。触景生情,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仿佛一下子,把我们这些50后的老人拉回到那难以忘怀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沿着村中小路,一直走,看到一个招牌”石板人家很是想念你”。本想走进院落看个究竟,可刚刚走过几步,就引来看家狗的狂犬,只好退缩。</p> <p class="ql-block">清晨村里的人很少,恰逢又是周六。清晨的阳光照在石板路上,宁静而安详。</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沿着山势,自下而上而建。弯曲的小路与老房子相互依存。构成画面要素。</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翻建后的民宅。四周还有可以看到破旧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祥和农家院,一派衰败的样子。看来生意不好。</p> <p class="ql-block">总算看到三三两两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路在脚下,两边石砌的墙上杂草丛生。</p> <p class="ql-block">一台水泥搅拌机呈现在画面中,记录着,这里正在拆旧建新。也许不久的将来,很难再看到原汁原味的古村落了。</p> <p class="ql-block">水峪村以“古碾,古道,古宅,古中幡”而著名,画面中,古碾与摩托车,路灯,还有斑驳的墙面而组成,诉说着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这个老院子,看来最有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这个画面曾经在某个媒体中看到过。</p> <p class="ql-block">这个院落,坐落于水峪村西瓮门后面的拐弯处。土墙,土台阶,木栅栏门,一棵柿子树立在破败而杂乱的院子中,在蓝天衬托下,非常有画面感。</p> <p class="ql-block">后记: 一趟深秋水峪村游历,感慨颇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