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提升学校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进一步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教师相互交流,社旗县第十一小学承办的2025秋十一小、高庄、埠口连片教研活动于11月5日上午顺利举行。赵河街道中心校领导、各小学校长、各校数学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p> 讲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书丽老师执教《认识厘米》</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以“活动驱动”为核心设计思路,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构建长度单位的认知体系,逻辑清晰且贴合学生认知规律。活动一探秘古代测量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古代非标准化的测量方法(如用“拃”“庹”“脚长”测量),让学生在实践对比中发现“测量结果不统一”的问题,自然推导得出“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埋下认知伏笔。活动二认识厘米与尺子:聚焦“厘米”这一核心单位,结合直尺教具展开教学:先引导学生观察直尺的刻度、单位标识,再通过“找1厘米”等具象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直观感知,突破长度单位抽象性的教学难点。活动三探究物体测量方法:以“测量身边物体长度”为任务,鼓励学生尝试多样测量方式(如从刻度0开始测、从非0刻度开始测),在实践纠错中总结刻度尺的规范使用方法,实现“从尝试到熟练”的技能进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俊老师执教《平行与垂直》</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的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索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重点理解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概念。由于这节课数学概念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本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王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体验,从而掌握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整堂课,以“分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先是给黑板上老师搜集的7组直线分类,让学生体会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接着,又给相交的直线继续分类。一次次的分类、比较,使学生透过现象寻求事物之间的联系,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与空间想象能力,又把知识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信心。</p> 说课 <p class="ql-block"> 两位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材分析、教情、学情、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后反思进行详细说课。评课环节中,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展开热烈讨论,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心得。通过这样的交流平台,老师们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还能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与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评课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申校长做了总结发言。他肯定了说课老师对教学设计精益求精的态度,也高度评价听课老师对两节课的精准点评。同时勉励全体数学老师,要在每次教研活动中吸取其他老师教学中的精华,再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从而让教研服务于教学。</p> <p class="ql-block"> 此次连片教研活动不仅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更凝聚了片区协同共进的教研合力。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道路上,赵河街道中心学校的老师们定能继续携手并进,守正创新,在育人道路上不断前行,书写教育教学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