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思政课堂 智创育人未来——陕西省2025中小学思政教育教师培训(安康汉滨小学场)新教材与AI融合研讨纪实

任盼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于2025年11月4日上午8时在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小学举行,陕西省各县区40多位中小学思政课老师参加此次会议。今日培训由肖静老师和皮兴艳老师精彩呈现。</p> <p class="ql-block">肖静 陕西省特级教师,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安康市小学德育研究会理事长。汉滨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汉滨区第十五次党代表、安康市第四次党代表,陕西省科协第九次大会代表。首批陕西省乡村校长工作坊坊主,首批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校园长培养对象。所授课程曾取得陕西省中小学思品课程研讨会一等奖,陕西省小学思品学科优秀教学成果展评一等奖,主持或参与省市区级课题10余项。</p> <p class="ql-block">  肖静老师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展开。提及教材需着重处理好四个关系,并强调坚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从而实现教育目标。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p><p class="ql-block">‍ 此外,肖静老师重点介绍了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与突破,通过整合原有三个课程标准、凝练五大方面学生核心素养、优化课程内容设计,旨在聚焦培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使课程更贴近学生实际,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p><p class="ql-block">‍ 最后,肖静老师以小学教材为例,展示栏目设计如何体现主题学习要求,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编写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合理运用教材活动,发挥学生能动性,助力思政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实现知行合一。</p><p class="ql-block">‍</p> 感悟与收获 <p class="ql-block">  上午的培训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教材解读展开,让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标更强调育人导向与实践性,注重政治性、价值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教材修订突出主线逻辑,从个体到世界层层递进,融合法治、生态、传统文化等主题,强化素养培育。教学上应立足儿童真实生活,以绘本式思维活用教材,在多元对话中促进深度体验。作为德法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美的使者——在道德与法治的浸润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涵养品格,以美育德,以法导行,守护童年生命的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皮兴艳 陕西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手,2023年先后荣获安康市教学能手、陕西省思政大练兵“教学能手”、“陕西省教学能手”的荣誉称号。2020年在汉滨区优质课展评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21荣获安康市首届创新大赛一等奖,2022年教学案例《从“白色污染”说起》荣获市级三等奖,思政金课市级二等奖。</p> <p class="ql-block">  首先,皮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课堂。本课以《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为主题,设计了一场环环相扣的爱国主义教育旅程。课程从“探鸦片之害” 入手,让学生通过历史奏折直观感受民族危难;继而通过“赞民族之魂” 与“追英雄之光”,引导学生深度认同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民族气节,在“为英雄塑像”的思考中强化价值判断。随后,课堂通过“议香港的前世今生”,将历史与现实链接,从《南京条约》的屈辱到香港回归的振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认知。最后,通过“讲述虎门销烟故事” 的课后实践,让历史走出课堂,融入生活,真正实现核心素养中从知识内化到价值认同的升华。</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皮兴艳老师以AI赋能,让“德法”课堂更生动--AI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初探为题,深入讲解了AI在教学全流程中的应用,涵盖从深度思考明确教学需求到案例分析、操作实践等环节,同时介绍了图片、视频、音乐、PPT等各类教学常用工具,还展示了AI在教学设计、数字人制作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场景。</p> 感悟与收获 <p class="ql-block">  通过皮兴艳老师的分享,我收获满满、感触颇深。在这次培训过程中,皮兴艳深入讲解了AI在教学里的多元应用,从巧妙设计教学流程,到借助各类工具制作精美课件、生动视频,让我看到了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无限可能。</p><p class="ql-block"> 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掌握驾驭AI的新本领。思政课堂也能因AI焕发生机,它能以更鲜活的形式传递知识、滋养心灵。未来,我会把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为学生打造更精彩、高效的课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