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创作谈:想与古人同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跟在古人屁股后面来到这个世界,却想与古人同行,在现实中,这不可能,在文学中却是可能的。所谓平行宇宙,并不单纯是一种物理学理论,还很可能是一种客观且本质的存在,尤其在美学范畴。遗憾的是,人大多把时间理解为线性的,箭头只指向未来,我们便只能离古人越来越远了。</p><p class="ql-block"> 写作要有企图心,大多写作者都可能这么想。实现企图心不外乎两个管道,即时间和空间,大多写作者也是这么努力的。经验里,空间看上去确乎是实的,是近乎不变的,时间则像虚的,能够感觉到她的存在,却未见过她的样子。感觉到却看不到,这应该是文学喜欢的样貌或状态,就像梦中的女子,眉眼清楚,活色生香,甚至可以满足你某些见不得人的欲望,却是飘渺的。好像钓鱼,眼见得鱼要上钩,鱼却突然转身而去,究竟是你在钓鱼,还是鱼在钓你?</p><p class="ql-block"> 时间便是这样子的,文字也是这样子的。</p><p class="ql-block"> 空间一直在变,只是在肉眼中,空间看似相对不变罢了。有了这样一种经验性错觉,讲故事的时候便可预先占有一个相对安定的叙事空间,一切似乎都变得简单了。就像坐在某个地方,听人讲一个故事。方便是方便了,可这恰是文学的致命伤,因为文学不允许偷懒,不允许一成不变。那么,我们不妨去做些改变,当我们与古人在某个空间相遇的时候,只要调整一下时间箭头,便可能与古人同行。这里,我说的是可能,而非肯定。可能性是我叙事时候不得不反复考校的东西,万事万物如果都是确定的,文学便死了。抑或,文学真的可以交给DpSeek了。在此多一句嘴,那些讨论DpSeek写作的人,要么是根本不懂文学,要么是想让DpSeek毁掉文学。如此而已,不理会也罢。</p><p class="ql-block"> 还是回到古人,回到自然、朴质、本真当中。不得不承认,古人太好读书、太好走路了,世上的很多地方古人都走过、记录过了,当下,我们再走在古人走过、记录过的地方时,还能记录什么?颇有些古人走了所有的路,让我们无路可走的意味。显然,这样的事情是荒诞的。也显然,这样的问题很可能是个伪问题。又是可能,多么没有主见。文学其实不必有多少主见,但要执拗,要自以为是。诚然,是写的时候要执拗,要自以为是,而不是写完之后依然执拗,依然自以为是。</p><p class="ql-block"> 其实,古人记录古人的,与我们何干?我们记录我们的,与古人何干?古人有古人看世界的方式、手段和视角,我们有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手段和视角,古人看到的不可能与我们相同,我们看到的也可能与古人不同。真的是天无绝人之路,如此,我们便可以与古人同行,让古人看古人的、写古人的,我们看我们的、写我们的,这有何不好?或许,这便是平行宇宙,现实中实现难度极大,甚或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但在文学中,这或是打破时空限制的途径之一。什么地方都可以想去便去,想什么时候去便什么时候去,什么东西都可以信手拈来,据为己有。想象被轻而易举解放,我们便可以与古人站在一起,这即便不是文学生命力所在,起码也是一条可行走的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2025年8月6日 途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