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钟、手铐和许豆腐

晓露

<p class="ql-block">晓露著、新华出版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远去的天星沟——我的三线人生》连载49</p> <p class="ql-block">第七辑 九十年代崛起的天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世纪90年代,天兴厂的民品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功,摩托车仪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三分之一,为天兴厂赢得了可观的利润,天兴厂成为崛起的中国兵工车用零部件行业“小巨人”,进行了公司化改制,成为上市公司。</p> <p class="ql-block">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天兴厂在生产军品的同时就不断开发民品。</p><p class="ql-block">80年代初期天兴厂生产的铁塔牌机械座钟,虽是民品,用的却是军工技术和材料,精美的木质外壳,上满发条后,可以运行15天,走时准确。那个年代,天兴厂生产的座钟成为天兴人的馈赠佳品,回老家、走亲戚,都送上一个自己厂生产的座钟,非常有面子。</p><p class="ql-block">1982年科研所刚成立的时候,办公地点设在我工作的理化室。科研所在研发军品的同时,也在研发民品。天兴厂的两个画家赵建国、徐新华当时就在科研所工作,他们负责研究木钟表面的烫画工艺,然后再去教生产工人制作。</p> <p class="ql-block">在军品为零、座钟停产的1984年初,企业处于“找米下锅”的艰难境地。没有加工手段的一些单位,甚至在种蘑菇、卖豆浆、搞缝纫、养猪、做生日蜡烛等,饱受“没有支柱民品”之苦,尽管时间不长,但对职工思想冲击很大。此后,大家倍加珍惜到手的市场合同。</p><p class="ql-block">在此前后,企业先后开发了定时器、电风扇、公安产品、汽车制动器、车用仪表、传感器、机油泵等民品。</p><p class="ql-block">木工车间是专门生产产品包装箱的车间,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家用沙发。他们做的沙发,用了弹性非常好的金属弹簧,用棕铺垫,舒适度和耐用度都是非常好的,直到现在,一些天兴人的家里还在使用。还是那句话,天兴人即使生产民品,也是用的军品技术、军品材料、军品质量标准,产品经得起检验。木工车间还生产小木凳销售给各家各户。</p><p class="ql-block">工厂还开发了警用器具,如手铐、军用小铲等。</p> <p class="ql-block">说到手铐,我的手腕就感到了疼,因为我曾被“铐”上了手铐。</p><p class="ql-block">那天,检验处领导办公室来了很多人,其中有厂武装部的领导张进黔,人称“张大汉”,原来他们正在观看厂里新生产出来的手铐样品。我也拿起一个手铐在察看,嘴里自言自语地说着“这怎么用啊?”我们办公室的同事候晓群说是迟,那是快,抓起我的左手,拿起一个手铐朝着我的手腕用力一敲,手铐就铐在我的手上了。</p><p class="ql-block">我疼得直咧嘴,朝着候晓群吼起来:“你干什么?你把我的手都整痛了!”</p><p class="ql-block">他嘿嘿直笑,说:“你不是不知道手铐怎么用吗?我给你铐一下你就知道了。你别动,你越动手铐铐得越紧。”说完,他就用钥匙给我打开了。经过这一次,我是终生不会忘记手铐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检验处没有任何加工设备和材料,但职工们也不服输,想尽办法挣钱。电镀车间检验工段的一个女职工利用工余时间给职工理发、烫头,一个女职工给职工裁剪衣服,等等。冲压车间检验工段的工段长许远福当时只有30多岁,在开发民品的大潮中,他带领全工段的检验工人,早上起来磨豆浆、做豆腐,拿到早市上去卖,从此,他做的豆腐就全厂闻名了,人们都称他“许豆腐”。</p><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天兴厂民品开发过程中的花絮。很多事情虽然没有做成功,但全厂职工都发动起来了,都在开发民品上出主意想办法,就总会有出路的。</p><p class="ql-block">终于天兴厂开发成功了摩托车仪表和汽车仪表,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p> <p class="ql-block">终于天兴厂开发成功了摩托车仪表和汽车仪表,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在90年代,天兴厂是国家定点生产摩托车仪表的厂家、占领了全国摩托车仪表三分之一的市场。依靠摩托车仪表,天兴厂在山沟里面实现了公司化改制,成为了上市公司,成为西南兵工局所辖的几十家兵工厂中的“四小龙”之一(其他三家厂是嘉陵厂、长安厂和建设厂三个大厂)。利用摩托车仪表和汽车仪表赚的钱,天兴厂实现了整体搬迁。</p><p class="ql-block">(以上照片均为现在的天星沟)</p> <p class="ql-block">(图片说明:1986年夏天,检验处全体干部合影。第二排右三为作者晓露。)</p> <p class="ql-block">(图片说明:1985年,天兴厂研发生产的民品木钟产品。)</p> <p class="ql-block">晓露著、新华出版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远去的天星沟——我的三线人生》内容简介:</p><p class="ql-block">为了让世人了解新中国历史上那段波澜壮阔却又高度保密的三线建设史,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42年的三线建设史,讲述三线企业的发展史,讲述三线人的故事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并引用专家的文章,分析三线建设的起因、过程和得失。作品真实感人,故事性强,语言简洁,文笔优美,插入130幅照片,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作者谨以此书献给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献给三线建设决策六十周年,献给曾经奋斗在崇山峻岭中的三线建设者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