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考生请听题:年轻驻村书记到农户家中蹭饭,在网络上火了,对此你怎么看?</b></p> <p class="ql-block">各位考官:</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我对这道题的看法。驻村书记以蹭饭这种生活化方式融入村民,撕干部标签,展现邻家晚辈的亲民形象,本质是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蹭饭场景中,干部与群众同桌吃饭,闲话家常,更易获取真实民情,体现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的转型。</p> <p class="ql-block"> 从积极角度来讲,首先<b>能够拉近干群距离。</b>饭桌上的轻松氛围让群众放下戒备,能更真实的反映生活难题和发展诉求,避免形式化调研。其次能够<b>助力精准施策,</b>通过蹭饭观察农户生活细节,能精准对接医保、产业帮扶等政策,让惠民举措更贴合实际需求。最后可以<b>锤炼干部能力</b>,在与群众的日常交流中,年轻干部能提升沟通技巧,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厚植为民情怀。</p> <p class="ql-block"> 但仍有潜在影响。一方面<b>存在作秀风险</b>,若干部为博关注刻意摆拍,或只蹭饭不办事,易沦为形式主义,损害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b>可能增加群众负担</b>,频繁蹭饭可能给农户带来经济和精力上的压力,违背不扰民原则。</p> <p class="ql-block"> 针对以上问题,我有如下建议。<b>一是完善制度规范。</b>建立走访调研制度,明确蹭饭标准和频次,要求干部自付餐费,避免给群众增添负担。<b>二是注重长效落实。</b>将饭桌上收集的问题形成清单,建立收集、处理、反馈闭环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切实解决。<b>三是拓展沟通渠道。</b>除蹭饭外,通过参与农事劳动、组织院坝会等多样化方式,常态化倾听民意,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形式。</p> <p class="ql-block"> 各位考官,以上是我对这道题的看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