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赶高铁时的一段小插曲,竟让我对“权力”与“修养”有了更深的思考。因广州举办全运会,高铁站开辟二次安检区域,恰好将我常去老朋友的企业VIP候车室封闭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吃早餐的我,想进入候车室拿点食品果腹,与安检旁边一个类似管理人员沟通时,却遭遇了生硬拒绝与恶劣态度。十几米的距离,由一句“按规定不行”本可说明情况,却演变成不耐烦的指责,让人心生不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类场景在生活中并不鲜见:疫情防控期间,有的社区工作人员以“合规”为由,拒绝为急需用药的老人提供便利,甚至恶语相向;部分小区保安凭借门禁管理权,对访客颐指气使,仿佛手握“生杀大权”;个别城管执法时,不顾商贩生计,采取粗暴清理手段,将“管理”异化为“压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人手中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权”,却因缺乏边界感与修养,将权力无限放大,不仅伤害了他人情感,更损害了所在集体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 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是铁路安检人员、社区工作者,还是执法人员,其岗位赋予的权力本质是“责任”而非“特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坚持原则是职业底线,但原则之外应有温度,规则之下当讲方法。古人云:“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君子慎权,不辱其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职业素养,是在坚守规则的同时,懂得换位思考,用温和的态度、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像有的社区工作人员,在落实防控要求时,会主动为独居老人采购物资;有的城管会提前告知商贩合规经营区域,而非直接驱赶——同样是坚持原则,却因沟通方式不同,收获了截然不同的社会反馈。</p> <p class="ql-block"> 沟通的艺术,从来都藏在语气与态度里。俗语说:“一句话说人笑,一句话说人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样是拒绝,有的工作人员会说:“实在抱歉,按规定确实不能通行,我帮您看看附近有没有便利店?” 而有的则是冷冰冰一句“不行,别废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者既坚守了规则,又传递了善意;后者虽未违规,却激化了矛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曾在地方政府工作时,遇到过一位信访办同事,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他总能先耐心倾听,再温和解释政策,即便无法立刻解决问题,也会给出明确指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常说:“群众来反映问题,本就带着怨气,我们的态度就是化解矛盾的钥匙。” 正是这份懂得,让他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尊重。</p> <p class="ql-block"> 更值得警惕的是,缺乏修养的人一旦手握权力,极易陷入“权力膨胀”的误区。心理学中有个“路西法效应”,指好人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因权力滥用而变得冷漠甚至残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些在岗位上颐指气使的人,本质上是将职业赋予的权力当成了个人优越感的资本,忘记了“权力越大,责任越重”的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如孟德斯鸠所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小权虽小,若不加约束、不讲修养,同样会侵蚀社会的公平与温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社会的良性运转,既需要规则的刚性约束,也需要道德的柔性支撑。权力的边界是规则,行使权力的底线是修养。</p> <p class="ql-block"> 对于每一个身处岗位的人而言,坚守原则是本分,懂得沟通是能力,保持谦逊是修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句温和的解释、一个体谅的举动,不仅能化解矛盾,更能传递社会的善意。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面对权力时保持理性,面对他人时多些包容,也能让相处更融洽、社会更和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权力是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岗位的责任,更是个人的修养。小权慎用,慎用的是态度,守住的是底线,温暖的是人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愿每个手握权力的人,都能牢记“权力为民”的初心,在坚守原则的同时,多一份同理心,多一点沟通艺术,让权力成为服务他人的桥梁,而非疏远彼此的高墙。如此,社会才能更有温度,人心才能更趋向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