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政府办公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肃穆,白色的外墙映着蓝天,像一页未曾写满的纸。而我们,正用行动在这页纸上写下温情的一笔。这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表彰,而是一次静水流深的抵达——抵达一位老职工的家门,也抵达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党总支成员和一至二支部的委员们陆续到齐,在横幅前站成一排。有人抱着鲜花,有人拿着纪念册,笑容真诚而热烈。快门按下的一瞬,张老也挺直了背,像是回到了她最熟悉的讲台前。她曾是我们医院后勤工作人员。这张合影,不只是记录一次活动,更像是一封写给时光的信:我们没有忘记您。</p> <p class="ql-block"> 走在政府大院的小路上,居民楼静静矗立,车停在路边,一切如常。但我们这群人,却因同一个目的地而有了默契的节奏。没有人催促,没有人掉队,就像当年张老带教我们时那样——不疾不徐,却从不偏航。这条街不长,但我们走得像一场仪式,每一步都踏在回忆与敬意之上。</p> <p class="ql-block"> 今晨的阳光洒满政府小院的青砖黛瓦,带着对前辈的敬意,人民医院老年党总支牵头,老干科负责人带队,我们一行专程为张克英老送去生日的祝福与组织的关怀。微风拂过树梢,步道旁的河水静静流淌,像是也放慢了脚步,聆听这一场温情的奔赴。</p> <p class="ql-block"> 一行人从青年桥出发,沿河而行。春日的阳光不燥,照在脸上温温的,像是老人掌心的温度。大家边走边聊,有人手里拎着礼物,有人轻声说着张老从前的往事。那一年她还在临床一线,脚步比现在还利索,如今虽已九十高龄,却仍是大家心里那个“张阿姨”。我们走过的这条路,仿佛不只是通往她家的小径,更是一段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光走廊。</p> <p class="ql-block"> 推开门,屋里早已布置妥当,红底金字的“祝您生日快乐”横幅挂在墙上,像一团不灭的火苗,照亮了整个房间。张克英老人坐在沙发上,穿着一件亮眼的粉色外套,整个人被暖光包围着。她不说话,只是笑着,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岁月的温柔。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长寿,不只是活过了多少春秋,更是被多少人惦记着、爱着。</p> <p class="ql-block"> 大家围坐在一起合影,有人轻轻搭着她的肩,有人握着她的手。镜头定格的不只是笑容,更是一种传承——从她那一代人手中接过的责任与温度,正悄然传递到我们这一辈的心里。墙上的画框、沙发上的靠垫,连同那抹红横幅,都在诉说着一个家的完整与圆满。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庆生,而是一次集体记忆的唤醒。</p> <p class="ql-block"> 老干科负责人坐在她身旁,两人并肩而坐,像多年的老友。一只手轻轻递上礼物,另一只手则稳稳地扶住她的背。没有太多言语,但每一个动作都在说:“您不是一个人。”这间屋子不大,却装得下整个春天。那一刻,我仿佛看见她年轻时的模样——穿着白大褂穿梭在病房之间,而如今,轮到我们为她点亮蜡烛,唱起那首最朴素也最动人的生日歌。</p> <p class="ql-block"> 老人的大女儿站在一旁,两人手牵着手,像小时候那样。母女之间的话不多,可眼神里的牵挂却比任何时候都清晰。粉色羽绒服衬得她气色很好,而张老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女儿的身影。血缘的纽带从来不需要大声宣告,它藏在一次牵手、一个回眸里,安静却有力。</p> <p class="ql-block"> 委员们从青年桥出发时为9点半钟。河面泛着薄光,柳枝轻摆,像是在为我们送行。我们走得很慢,不是因为体力不支,而是不想惊扰这份清晨的宁静。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今天不是一次例行慰问,而是一场对奉献者的致敬。那瓶被握在手中的蜂蜜,是大家凑钱买的,说是“甜一点,日子才长”。可我知道,真正甜的,是我们此刻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