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张昊</p><p class="ql-block">编辑/张昊</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91137117</p><p class="ql-block">十一月的风带着秋末的清爽,我独自踏上八一双拥街,一条以“双拥”精神命名的城市脉络。这里没有喧嚣的商业气息,取而代之的是庄重的纪念氛围与现代城市景观的交融。每一步都仿佛在历史与当下之间穿行,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侧矗立着红色立柱,金色大字镌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军民鱼水情”等标语,灯笼高挂,中国结轻摇,节日的喜庆并未冲淡那份厚重的敬意。我驻足于一处石碑前,灰色碑身上刻着“不能忘记历史,铭记革命先烈”,顶端红星闪耀,仿佛在无声诉说那段烽火岁月。另一旁的宣传牌上,“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的文字映入眼帘,这一起源于1943年延安的运动,曾是革命胜利的重要基石,如今仍在这条街上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阳光洒在人行道上,几座红色的五角星雕塑依次排开,像一队沉默的哨兵,守望着来往的行人。高大的树木在风中轻摆,与远处的高楼一同勾勒出城市的天际线。这一刻,历史并未远去,它就在这片光影交错的街道上,静静伫立。</p> <p class="ql-block">一排红色柱子沿着街边延伸,顶部的五角星在晴空下格外耀眼。黄底红字的标语庄重有力,与路过的车辆、行人形成奇妙的和谐。交通信号灯规律地变换,城市在有序运转,而这些柱子像一道无形的提醒:有些精神,不该被日常的匆忙淹没。</p> <p class="ql-block">走到街心,一座白色与红色相间的牌坊巍然矗立,“双拥街”三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两侧“军爱民、民拥军”的字样,像一句反复传唱的誓言。牌坊顶部的圆形徽章静静悬挂,仿佛在见证着每一天的平凡与不凡。我停下脚步,抬头凝望,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庄重。</p> <p class="ql-block">红柱依旧,绿树成荫,远处的山影若隐若现,为这条街增添了几分静谧。行人三三两两走过,有的驻足拍照,有的默默前行。我忽然觉得,这条街不只是纪念的场所,更像是一本打开的书,每个人都能在这里读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城市的记忆不仅藏于文字,更凝固在雕塑之中。中央的群像雕塑刻画着人物并肩协作的瞬间,青铜色泽沉淀着时光的重量;另一组人物则似在战斗中奋勇前行,姿态刚毅,象征着团结与牺牲的精神。我仿佛听见了那首名为“英雄赞歌”的旋律,在阳光下回荡。这些作品不只是艺术,更是对英雄最深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一座英雄雕塑立于街旁,他手持武器,目光坚毅,仿佛正从硝烟中走来。红色的装饰牌上写着不朽的誓言,基座上的标志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我站在他面前,忽然感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不是仰望,而是倾听。他的沉默,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另一处铜色雕塑前,一名军人站在中间,身旁是平民、妇女与孩子。他们之间没有距离,只有信任与依靠。那位女性手中似乎捧着什么,或许是食物,或许是家书,又或许,只是一份朴素的牵挂。这组雕塑没有激烈的动作,却让我心头一热——真正的英雄主义,往往藏在最平凡的相望里。</p> <p class="ql-block">一排卡通风格的蓝色军装人物整齐排列,戴着军帽,胸前红领章鲜艳如初。他们姿态各异,有的挥手,有的敬礼,有的仿佛正走向前方。孩子们在他们身边嬉笑奔跑,指着雕塑喊“解放军叔叔”。我笑了,原来传承,也可以如此生动。这些可爱的形象,让严肃的主题多了一份亲切,也让记忆有了温度。</p> <p class="ql-block">沿街行走,现代化建筑与纪念设施和谐共存。玻璃幕墙映照着蓝天与红星,商铺招牌林立却未夺去街道的庄严气质。一棵棵大树枝叶繁茂,为这片红色空间增添生机。我在“基业长青”的雕塑前停下脚步,鲜红字体如火焰燃烧,寓意深远。这四个字,不只是对国家的祝愿,更是对每一代人的嘱托。</p> <p class="ql-block">街道宽阔,绿树成荫,远处高楼静静矗立。天空湛蓝,阳光洒在干净的路面上,车辆稀少,一切都显得宁静而有序。我放慢脚步,感受这份难得的平和。八一双拥街不靠喧嚣吸引目光,它用一种沉静的力量,让人在行走中思考,在平凡中看见伟大。</p> <p class="ql-block">一座灰色纪念碑立于街边,上面刻着“军地合力 军民同心”八个红字,庄重而有力。红色与黄色的装饰环绕四周,像一条无声的纽带。旁边商铺的招牌在阳光下闪烁,生活依旧在继续。而这座碑,提醒我们:今天的安宁,来自昨日的并肩。</p> <p class="ql-block">一处红色框架的纪念雕像吸引了我。黑白照片中的军人戴着军帽,目光沉静。上方金色五角星闪耀,下方文字详尽地讲述着他的故事。石质基座刻着徽章与铭文,像一块时间的界碑。我读着那些字句,仿佛看见他走过战火,走进这条街,走进我们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雕像在另一处静静伫立,照片中的面容依旧坚毅。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碑身上,斑驳的光影像是岁月的低语。我站在那里,没有说话。有些敬意,不需要声音,只需要一颗安静的心。</p> <p class="ql-block">一块红色宣传牌立在路边,黄字写着“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下方详细介绍了双拥工作的起源与意义。左侧的徽章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我读着那些文字,从1943年的延安,到今天的八一双拥街,这条精神的脉络从未中断。它不在遥远的历史里,就在这条街的每一块砖、每一盏灯、每一个驻足的身影中。</p>
<p class="ql-block">走完全程,我回望这条街,它不张扬,却自有光芒。这是一场致敬英雄的红色之旅,也是一次与历史温柔对话的日常散步。在这里,记忆没有被封存,而是以最生活化的方式,活在风里,活在阳光下,活在每一个愿意停下脚步的人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