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刘李两位婚礼的第二场,在[阿丹阁]举办.新人步入婚姻殿堂的仪式,半月前举办了一次,11月2日又来一次.程序差不离,只是邀请的宾客,上次以女方亲友为主,这次则以男方亲友团唱主角.<br> 出席婚礼对每一个受邀者,都是神圣而隆重的.那么,着装应当正式才是.可我在几十桌酒席间来回穿梭,还真没见浓妆艳抹、珠光宝气之流.包括新娘和伴娘,一身传统民族服饰,抢眼,但丝毫不见妖娆媚态;新郎和伴郎则是一身深色西服,从质地上看,显不出高贵,但显得出精气神倍儿足.<br> 要说排场,不可谓不大.两次仪式都选址在四五星级宾馆.洋洋洒洒三十余桌,从中午晚上连轴转,下午则安排了麻将伺候.<br> 自上午八九点钟,宾客便络绎不绝上门贺喜了.皆时,好烟好茶尽情享用,案上几上,台上桌上,到处是水果饮料、点心小吃.嘴巴容不得你消停,一直延续至晚宴的酒足饭饱.<br> 地域差异,由婚礼程序可窥一斑.<br> 大城市的面子,着重在表层的光鲜度上.任何民俗活动,到场“领导”的级别,那是要一再炫耀的.甚至座次排列,考虑辈分的同时,亦不会忽视宾客的职位,处长级别以上的贵宾,绝不能混迹普通同事朋友,掌握他人命运的那些人可得罪不起.<br> 小地方的人,可没这一套.坊间婚丧庆生,一向以长者为大.即便官帽子戴的再高,那只能在职权范围内管用.宴会厅的台子上,只设四把椅子,男女双方的父母才有资格入座.<br> 这里的婚礼,仿佛不兴专业司仪一说,也不搞那些过于繁琐的流程.新人双双向父母鞠躬,向宾客行礼,再夫妻对拜后,各位便可开怀畅饮了.简简单单,实实在在,这才是人际往来的主旋律.<br> 新娘就职于一家健身中心,整日价风风火火,上午九点至晚上九点都在忙.至于挣多少,属于人家隐私.据我所知,最近大半年,她经常安排员工前往沪宁杭等地参加培训,这交通、食宿、学杂费的付出,应该不是小数目.但想像回报与付出必成正比.<br> 新郎倌在[亚朵]酒店工作,帅气,但相当谦和.两场婚宴,他的那帮小兄弟都抱成团地前来帮衬,同僚情份何其深.宾客席中,有半数来自是昆明、川渝及乃至云南各地州的同道亲朋,可见这小两口的人脉蛮广.<br> 婚礼让我们也沾上了热闹与喜庆.吃的实在,耍得实在.<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