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中华恐龙园之恐龙馆

一鳴俊人

<p class="ql-block">恐龙园里最主要的展馆,是这座中华恐龙馆。</p> <p class="ql-block">恐龙馆的馆名——中华恐龙馆,由邹家华题写。</p> <p class="ql-block">走进恐龙馆的大厅,迎面就是一具恐龙化石,下面介绍中华恐龙馆。</p> <p class="ql-block">这个大厅相当于恐龙馆的门厅,有供参观者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中华恐龙馆是由国家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博物馆与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收藏展示中国系列恐龙化石最为集中的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它以古生物发生、演化和灭绝为线索,旨在弘扬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新自然观。</p> <p class="ql-block">馆内运用多项现代技术和娱乐手段,营造科学启智与审美情趣相融合的动感空间,是寓唯物史观教育于旅游体验之中的新型科学殿堂。</p> <p class="ql-block">恐龙馆中分为好几个展厅。这是“地球与地质演化厅”。</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以图片与文字资料,介绍了地球演化过程,其中包括生命起源、恐龙时代、人类登上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如果以地球演化历史压缩成一天的24小时,地球上第一个生命在4:10就出现了,晚上22:49分恐龙出现,于23:39宣告灭亡,而人类出现是最后的几秒钟。</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个光线特暗、光怪陆离的展厅——“海洋与海洋生物演化厅”。</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展出了一些海洋生物化石、标本。</p> <p class="ql-block">展品中看到一种从未听说过的海洋生物——直角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角石是一个大类群的头足纲动物的统称。它们因普遍具有笔直的、圆锥形的外壳而得名。主要生活在古生代的奥陶纪到泥盆纪(约4.8亿至3.6亿年前),是当时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之一。相当于海洋中的“恐龙”!</p><p class="ql-block">直角石目在泥盆纪末期几乎全部灭绝,而它的近亲——外壳卷曲的鹦鹉螺类则幸存了下来,并繁衍至今。此标本长为0.8米,最长的可达5-6米。</p> <p class="ql-block">这个化石是“贵州龙”。这个龙不是恐龙,是远古海洋中的小型爬行动物,体长50厘米以内,可灵活捕捉小鱼虾。1957年在贵州黔西南兴义地区首次发现。</p> <p class="ql-block">这个化石是“鱼龙”。</p><p class="ql-block">鱼龙是海洋中的中大型爬行动物,长可达数米,游速可达40公里/小时。</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恐龙发展演化一厅”。地面上的灯光象征着恐龙的脚印。</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恐龙化石,开始在这里展示。这架化石是“许氏禄丰龙”,年代为“早侏罗世”,化石产地在云南,体形长约5-6米,食性为植食,原蜥脚类。</p> <p class="ql-block">“许氏禄丰龙”是中国人自己发掘、研究、装架的第一具恐龙化石。1938年为中国古生物学奠基人杨钟健及其团队在云南禄丰盆地发现</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管理员介绍,恐龙馆的化石都是真实的,局部缺失的部位进行修补。</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叠中国龙”化石,生存年代为“早侏罗世”,产于云南禄丰,体长约5.6米,食性为肉食,兽脚类。</p> <p class="ql-block">这架是“甘氏四川龙”,生存年代为“晚侏罗世”,发现于四川,体长5-8米,食性为肉食,兽脚类。右下角有一只小型的恐龙模型,是该恐龙的缩小版复原。</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一架“许氏禄丰龙”化石。展厅的布置很有些夸张,吸引观众。</p> <p class="ql-block">恐龙馆的展厅设计布置与灯光,确实很有特色,这里大厅顶部的灯光呈现出恐龙骨架状。</p> <p class="ql-block">接着到“恐龙发展演化二厅”。大厅中的设计像是走进了西南地区的溶洞。</p> <p class="ql-block">这是“鹦鹉嘴龙”,生存年代为“早白垩纪”。在中国、蒙古、西伯利亚、泰国都有发现。体长1.8米,为植食性恐龙,角龙类。</p> <p class="ql-block">这架大步前行的恐龙是“巴克龙”,生存于“晚白垩纪”,化石产地在中国内蒙古二连盆地等地。体长6-7米,植食性恐龙,鸭嘴龙科。</p> <p class="ql-block">继续参观,走进“恐龙发展演化三厅”,迎面是这样的一幅恐龙画面,真有点震撼。</p> <p class="ql-block">旁边还有震撼的。右侧靠墙立着恐龙巨大的腿骨,山东龙腿骨长度超过3米,霸王龙的腿骨也有2.5米。真是庞然大物!</p> <p class="ql-block">还有手掌(前肢)的比较。</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化石,是几种恐龙纠缠在一起。这里有武定昆明龙、巨硕云南龙、戈壁原巴克龙。</p> <p class="ql-block">三厅是恐龙馆中最大的一个展厅,其中几架恐龙化石特别巨大。</p> <p class="ql-block">弯曲细长的恐龙颈骨,与大厅上空的灯彩构筑成一个空中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多棘沱江龙”,生存年代为“晚侏罗世”。产于四川,体长7.5米,植食,剑龙类。</p><p class="ql-block">多棘沱江龙的发现地在四川沱江自贡一带的大山铺,其肩膀、背部几尾巴上都有突出的骨板,这是“多棘”这个名字的重要来源。</p> <p class="ql-block">一个展台上,各种字体的“龙”为北京,与大小不一的各种恐龙构成一个龙世界。</p> <p class="ql-block">一架巨大的恐龙化石,在高高的平台上,需要走上设置的步道才能看清。这是“永川龙”。</p> <p class="ql-block">永川龙是生活于晚侏罗世的大型兽脚类肉食恐龙,标本首先在重庆永川区发现而得名;全长约10米,站立式高5米;常出没于丛林、湖滨,类似于今天的虎、豹等;一些性情温和的植食性恐龙,如马门溪龙等,是永川龙捕猎的对象。</p> 多棘沱江龙和永川龙,它们正巧生活在同一时期(晚侏罗世)和同一地区(今天的中国四川、重庆一带)。因此,永川龙很可能就是多棘沱江龙的主要天敌之一。 <p class="ql-block">您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史前场景:体型巨大、凶猛的永川龙在丛林与湖滨间游弋,而身上布满骨板和尾刺的沱江龙,正是用它那带刺的尾巴来抵御像永川龙这样的捕食者。马门溪龙(巨大的长颈蜥脚类恐龙)和沱江龙(中型剑龙类)共同构成了当时植食性恐龙群落,而永川龙则处于食物链的顶端。</p> <p class="ql-block">这是“霸王龙”。后面是其复原图像。</p> <p class="ql-block">霸王龙是暴龙科中最出名的,是肉食恐龙中出现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孔武有力的品种,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强的陆生食肉动物。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900万年到6600万年,是白垩纪末期大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p> <p class="ql-block">恐龙蛋。</p> <p class="ql-block">安氏原角龙。晚白垩世,产地在中国、蒙古,长2-3米,植食性,角龙类。</p> <p class="ql-block">亚洲古似鸟龙。晚白垩世,产地在中亚,长3米,肉食,兽脚类。</p> <p class="ql-block">魏氏准噶尔翼龙。早白垩纪,产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翼展长3米,食鱼类贝类,翼龙类。</p> <p class="ql-block">三厅中有一个小厅,介绍龙鸟。</p> <p class="ql-block">这块化石上的是“中华龙鸟”。</p><p class="ql-block">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p> <p class="ql-block">“东方吉祥鸟”。生存年代为早白垩纪,化石产地在辽宁北票四合屯。体长2米,植食性,为兽脚类初鸟类。</p> <p class="ql-block">“萨比鸟”。这是白垩纪时期最繁盛、种类最多的鸟类,与恐龙一起灭绝。</p> <p class="ql-block">“圣贤孔子鸟”。这是在辽宁省北票市热河发现的,种名“sanctus”为拉丁语“神圣”之意,故取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建立一个新目——孔子鸟目。据说这种化石是黑市最抢手的化石之一,有很多走私出境。</p> <p class="ql-block">横道子长城鸟。化石发现在北票市横道子,为孔子鸟目长城鸟属,很稀少。</p> <p class="ql-block">馆内的远古鸟分类图。</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厅中,还以人物雕塑,展示了中国考古学家在恐龙考古发掘的工作场景。</p> <p class="ql-block">考古工作都在野外开展。</p> <p class="ql-block">考古中与泥土岩石打交道,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在恐龙馆转了一圈,也了解很多恐龙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展馆是国内不太多的,有机会看看很好。</p> <p class="ql-block">出园去,这么大的景区怎么会没有设置出口购物区?这精品世界,就是出口必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购物区也不小,各式商品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恐龙园的商品自然以恐龙主题为主。</p> <p class="ql-block">大大小小的彩色绘画恐龙蛋。</p> <p class="ql-block">恐龙车,也是孩子喜欢的。</p> <p class="ql-block">出了恐龙园,再看看广场上的大小恐龙与人类的和谐场景,感叹地球亿万年的巨大变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