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征途·大国重器》中国航空航天国防科技主题展

马德福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值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科普月到来之际,甘肃科技馆精心策划推出《星海征途·大国重器》中国航空航天科技主题展。展览于2025年8月16日至11月16日在科技馆西广场举行,集中展示50件航空航天及国防重器模型,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b></p> 甘 肃 科 技 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甘肃科技馆,位于兰州市安宁区银安路568号,占地56.57亩,建筑面积50075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是甘肃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甘肃省投资规模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大型综合性科普建设项目,2022年3月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甘肃科技馆以“体验科学、感悟创新、和谐发展”为主题,设置序厅、中庭、常设展厅(含甘肃特色展厅、智慧乐园展厅、科技与生活展厅、启迪与探索展厅)、临时展厅、特效影院等功能分区,涵盖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领域,拥有400余件(套)展教品。连续两次获评“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国家科技公开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展览以“空天探索·国防力量·科技传承”为主线,精心设置六大主题展区,集中展出50件大国重器模型,涵盖航天、探月、航空、陆战、海防及运载火箭等多个领域,全景式展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辉煌成就,打造沉浸式“国家科技公开课”。</b></p> 两 弹 一 星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两弹一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两弹一星”是中国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独立自主研制的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工程的简称,旨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是新中国科技与国防实力的重要象征,标志着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的伟大成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原子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原子弹是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瞬间释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亦称裂变弹。其威力可达数百至数万吨级TNT当量,通过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放射性污染造成大规模杀伤,可由轰炸机、导弹等运载工具投送,形成核航弹、核导弹等多种作战形态,主要用于战略威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中国首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在罗布泊试验场成功试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氢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氢弹,是利用核裂变装置爆炸能量引发氘、氚等轻核的自持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聚变弹或热核弹。氢弹的杀伤破坏因素与原子弹相同,但威力要大得多。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梯恩梯当量,氢弹的威力则可大至几千万吨梯恩梯当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1967年6月17日,中国首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成功试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造卫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的椭圆轨道,运行28天(设计寿命20天),主要任务是进行轨道测控和播放《东方红》乐曲。 ‌</b></p> 航空母舰/ 潜水艇/潜水器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山东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山东舰(舷号:17)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中国国产航空母舰,是入列海军的第二艘航空母舰。山东舰正常排水量约6万余吨,满载排水量可达7万吨级。‌‌‌舰体尺寸:总长315米,宽度75米。‌‌舰载机容量:可搭载数十架歼-15战斗机及直升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福建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福建舰(舷号:18),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常规动力,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设置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福建舰可以搭载固定翼舰载无人机,重型舰载战斗机以及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等多种新型舰载机,是中国航母舰载机的跨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S26T常规动力潜水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S26T型潜艇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为泰国皇家海军研制的常规动力潜艇,艇长77.7米,排水量1800吨,最高航速22节,最大潜深300米,可搭载38名艇员。该艇装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8枚鱼雷/导弹或30枚水雷,采用AIP混合动力系统及数字化声呐系统,具备多目标探测与攻击能力,混合动力航程可达2000海里或航行65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蛟龙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简称“蛟龙号”,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具有海底作业、定位系统等探秘海洋的多方面能力,能够为科学家搭建探索深海、研究深海的稳定可靠平台。蛟龙号长8.2米,设计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级,可覆盖全球99.8%海域。‌‌</b></p> 空间站/探测卫星/月球车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国空间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是中国自主建造的常驻太空实验室。采用“T”字构型设计,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组成,总重约66吨,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驻留,6人短期轮换。各舱段均具备独立飞行的能力,运行在340~450公里的近地轨道,设计寿命10年,通过神舟飞船运送航天员,天舟货物飞船补给物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天宫2号实验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天宫2号实验舱是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升空,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在轨重量约8.6吨。具备更强大的科学实验能力,搭载14项科学载荷,支持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完成33天中期驻留,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新纪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天宫2号实验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内部景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返回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返回舱是载人飞船的核心组成部分,专用于航天员返回地球时的安全防护和着陆。通常采用钟形或锥形设计,外层覆盖耐高温烧蚀材料。舱内配备缓冲座椅、生命保障系统和降落伞装置。返回过程包括制动离轨、大气再入、气动减速和着陆缓冲四个阶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嫦娥1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嫦娥一号是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启深空探测的序幕。成功实现四大科学目标:获取全月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探测月壤特性、研究地月空间环境。在轨运行494天后,受控撞月,超额完成使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嫦娥3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嫦娥3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组成。2013年12月2日,长征三号乙加强型火箭成功将嫦娥3号探测器发射升空;12月14日,嫦娥3号着陆月面,着陆器和巡视器分离;12月15日,嫦娥3号着陆器和巡视器互拍成像,标志着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嫦娥5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嫦娥5号,由中国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研制,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月工程三期的收官之战。2020年11月24日,长征5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天问一号环绕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天问一号环绕器是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2021年2约10日成功并入环火轨道。重约3.175吨,设计寿命2个火星年(约4个地球年),可实现对火星表面亚米级分辨率观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月球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月球车,又称月面巡视探测器,是用于月球表面探测的机器人,分为无人遥控型和载人型两类。中国自主研发的“玉兔号”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是典型的无人遥控巡视器。采用六轮独立驱动和摇臂悬架设计,配备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光谱仪等科学载荷,可开展月表形貌探测、月壤成分分析等任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航天员装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航天员装备是保障航天员在太空任务中安全、高效作业的关键系统,主要包括舱内航天服、舱外航天服、机械臂、太空喷气背包、航天表及牵引缆索等,‌其中舱外航天服作为核心装备,相当于微型载人航天器,能抵御真空、极端温差和辐射等威胁,并提供生命支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舱外航天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舱外航天服由头盔、服装、手套、靴子和背部生命保障背包组成,总重约130公斤,采用多层设计(如气密层、隔热层、防护层)。‌‌其中机械臂:负重达25吨,辅助航天员移动设备、执行舱外维护,提高作业效率。‌‌太空喷气背包:含液氮和24个喷嘴,通过反推力实现自由移动。‌‌7‌航天表与牵引缆索:提供时间辨向和AM/PM指示,保障生活节律;安全挂钩承重1吨,防止航天员脱离舱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国重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星海征途·大国重器”中国航空航天科技主题展于‌2025年8月16日至11月16日‌在甘肃科技馆西广场举办,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甘肃省科协等机构联合主办。 ‌</b></p> 长 征 系 列 运 载 火 箭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长征系列运载火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自1970年4月24日首次发射以来,历经55年完成600次发射,创造了多个“百次发射”纪录。截至2025年10月,长征系列累计将近1400个航天器送入太空,成功实施我国近86%的航天发射任务,发射成功率、入轨精度及适应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长征五号</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长征五号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代号“胖五”,于2016年11月3日首飞成功。作为中国现役运力最强的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设计,芯级直径达5米,综合性能跻身世界主流大型火箭系列。曾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及空间站核心舱等大型载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长征七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长征七号是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设计,全长53.1米,起飞重量约597吨。发射场适应性强,可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海上运输、总装和测试,主要承担天舟货物飞船等发射任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长征九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长征九号,是21世纪20年代中国研制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高度超过90米,箭体直径为10米级。长征九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0~140吨、奔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5~50吨、奔火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2~44吨。长征九号将执行载人登月、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或探索更远的行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长征-2F</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长征二号F(绰号:神箭),是中国研制的一种大型两级捆绑助推器运载火箭,是中国主要用于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和大型目标飞行器到近地轨道的一型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研制的运载火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长征系列运载火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长征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20种型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长征系列运载火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长征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并具备无人深空探测能力。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达到25吨,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达到1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达到14吨。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96.7%。</b></p> 战斗机/直升机/无人机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歼-20</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歼-2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重型隐身战斗机,20217年正式列装中国空军,采用菱形机头,DSI进气道,全动垂尾等隐身设计,具备超音速巡航、超视距作战和超机动能力。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0马赫,作战半径超过2000公里。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自主研发并装备隐身战机的国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歼-10</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歼-10战斗机,绰号:猛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第三代战斗机。具有高可靠性、高生存力和高机动性能,其作战半径大,起降距离短,攻击能力强,综合作战效能达到国际同类战斗机先进水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武直10直升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武直-10(代号:霹雳火)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攻击直升机。采用串列式座舱,五叶主旋翼和隐身修形设计,最大起飞重量7吨,作战半径约800公里,装备有23毫米机关炮、HJ-10反坦克导弹和TY-90空对空导弹等武器系统,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翼龙无人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翼龙无人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中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采用大展弦比平直翼、V型尾翼的气动布局,配合活塞或涡桨发动机,具备20~40小时续航能力,实用升限达5000~9000米。可挂载小型精确制导武器和光电侦察设备,执行情报侦察、对地打击和反恐作战等任务。</b></p> 坦 克 / 装 甲 车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功臣号”坦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功臣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功勋坦克,原型为1945年缴获的日本97改中型坦克。在解放战争中,该坦克经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战功显赫,被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授予“功臣号”荣誉称号。1949年开国大典时作为领队坦克驶过天安门,成为新中国装甲兵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99A坦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99A式主战坦克是中国陆军现役最先进的第三代主战坦克,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首次公开亮相。重55吨,配备1500马力增压柴油发动机,时速达75公里防护性能跻身世界第一梯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运兵装甲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运兵装甲车是用于战场人员输送的防护型战斗车辆,兼具机动性、防护力和火力支援能力。采用铝钢复合装甲或模块化附加装甲,可抵御轻武器和炮弹破片攻击。可搭载6~10名全副武装士兵,配备12.7毫米机枪或30毫米机关炮等自卫武器,部分型号具备核生化防护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水陆两栖坦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水陆两栖坦克是兼具陆地作战和水上浮渡能力的特种装甲战斗车辆。该车族采用滑水型车体设计和喷水推进系统,水上航速达25~40公里/小时。配备105毫米线膛炮或30毫米机关炮,战斗全重36吨,陆地机动性优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装甲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装甲车是配备防护装甲的军用战斗车辆,用于战场人员输送、火力支援和战术机动。分为轮式和履带式两大类,采用复合装甲或模块化反应装甲,可抵御轻武器和炮弹破片攻击。配备12.7~30毫米机关炮、反坦克导弹等武器。搭载6~10名步兵,时速达100公里,部分型号具备两栖浮渡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剑齿虎装甲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剑齿虎装甲车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性能防暴装甲车,装备公安特警和武警部队,用于反恐维稳、要员护卫等任务。车长6.7米,宽2.36米,最高时速130公里。以其出色的防护性、机动性和战术扩展性成为反恐力量的重要装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动态大八轮装甲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动态大八轮装甲车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轮式装甲车族,因其采用8×8驱动形式和先进悬挂系统而得名。已成为中国陆军中型合成旅的核心装备。车体采用模块化设计,配备500马力柴油发动机和中央胎压调节系统,时速达100公里,具备两栖浮渡能力,搭载30毫米机关炮和反坦克导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风26导弹发射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东风26导弹发射车是中国火箭军列装的中远程弹道导弹运载发射平台,全长约18米,载重能力超过40吨,配备液压调平和导弹起竖系统,可在野外快速完成发射准备。其搭载的东风26导弹射程覆盖3000~5000公里,具备核常装备、精准打击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风21导弹发射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东风21导弹发射车是中国火箭军列装的中程导弹机动平台,具备全天候、全地形作战能力。全长约15米,可在15分钟内完成从机动到发射的全流程操作。其搭载的东风-21系列导弹,射程覆盖1800~2500公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旗-9动态导弹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中远程地空导弹武器,导弹最大射程为200公里,可随时拦截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和战机等目标。从行军状态到战斗准备仅需6分钟,单车可实现360度全向攻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八轮步战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八轮步战车是中国陆军中型合成旅的核心作战平台,采用8×8全时驱动布局,战斗全重21吨。配备440千瓦柴油发动机和液压气动悬挂系统,时速100公里,野战时速40公里,具备两栖浮渡能力。主要武器为30毫米机关炮和红箭-73C反坦克导弹,可搭载7名全副武装步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动态大八轮装甲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动态大八轮装甲车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轮式装甲车族,是中国陆军中型合成旅的核心装备。车体采用模块化设计,配备500马力柴油发动机和中央胎压调节系统,公路时速达100公里,具备两栖浮渡能力。搭载30毫米机关炮和反坦克导弹,实现快速部署和联合作战。</b></p> 火  炮  系  列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54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54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仿苏D-1型火炮的国产化型号,属于师级火力支援设备。战斗全重3.6吨,最大射程12.4公里,射速3~4发/分钟,曾长期担任陆军炮兵主力,其设计经验为后续国产火炮发展奠定了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火箭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火箭筒是一种便携式反装甲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打击坦克、装甲车辆和工事。有效射程800米,破甲厚度达800毫米,可穿透大多数现役主战坦克侧后装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动态双管37毫米高射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动态双管37毫米高射炮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先进防空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拦截低空、超低空目标。采用双管自动炮布局,射速达800~1000发/分钟,有效射程4000米,射高3000米,可打击无人机、直升机和巡航导弹等目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野战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现役PLZ-05型自行火炮、二战时期的M2A1榴弹炮等,兼具军事教育价值和收藏价值,即可用于战术推演沙盘布置,也是国防科普的重要教具,展现了古今火炮技术的发展脉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山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山炮是专为山地作战设计的轻型榴弹炮,具有重量轻、分解运输方便的特点。中国在20世纪主要装备75毫米山炮和122毫米山炮,采用可拆卸式炮架设计,战斗全重不超过1吨,可由骡马或人力驮载。射程5~8公里,射速6~8发/分钟。</b></p> 观  后  感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展览以“空天探索·国防力量·科技传承”为主线,精心设置六大主题展区,集中展出50件大国重器模型,涵盖航天、探月、航空、陆战、海防及运载火箭等多个领域,全景式展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辉煌成就,打造沉浸式“国家科技公开课”。这里不仅是青少年研学实践、国防教育的生动课堂,更将成为公众感受科技强国的震撼窗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谢谢观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