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基土司官寨

艺 寒

<p class="ql-block">昵称:艺寒</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806243</p> <p class="ql-block">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城东侧7千米处的卓克基镇,地处梭磨河与西索河交汇处的高地上。官寨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是典型的嘉绒藏族建筑物,被赞誉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p> <p class="ql-block">官寨始建于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为四层碉房,1936年毁于大火,1938年到1940年,末代土司索观瀛组织人力进行重建。</p> <p class="ql-block">官寨由四组碉楼组合而成,为封闭式四合院,院内中心部分为天井,单层面积达1500平方米。建筑主楼有大小不等的63间屋室,屋顶采用嘉绒藏族传统的粘泥夯筑平顶式和汉族悬山式屋顶两种结构形式。墙体用片石砌成,厚达1米,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稳定性强。</p> <p class="ql-block">也是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的故事背景地,2003年同名电视剧在此实景拍摄。1988年,卓克基土司官寨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1935年7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机关长征途中曾在官寨住宿一周,并在“土司议政厅”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土司官寨的功能布局与嘉绒藏族土司制度紧密结合,每层功能明确,兼具行政统治、生活居住、军事防御三大核心作用。</p> <p class="ql-block">一层为防御和基本生活功能区。设有厚重的木质大门(外包铁皮),门后有顶门杠,可抵御外部攻击;墙体设有瞭望孔和射击孔,兼具观察与防御功能。</p> <p class="ql-block">仓库与杂役房:包含粮食仓库、武器库(存放土司武装的刀、枪、弓箭等),以及杂役、工匠的居住和工作间,负责官寨的物资存储与基础劳作。</p> <p class="ql-block">二层为行政与公共活动区。是土司行使权力、处理公务和接待宾客的“官方区域”,是土司权威的核心体现。</p> <p class="ql-block">三层为土司家族生活区。为土司及其直系亲属的“私人生活区域”,布局私密且精致,体现家族地位。</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官寨三楼是土司文化核心展示区,设有十四个展室,涵盖土司卧室、议政厅等场景。作为嘉绒十八土司之一的卓克基土司,其相关的土司制度、辖区关联等内容,会连同嘉绒十八土司的整体背景在此层呈现,以此完整展现土司文化及该土司在十八土司中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四层为辅助与瞭望功能区。配备大型藏式灶台,负责为土司家族及上层人员准备膳食,同时设有储物间存放酥油、茶叶、青稞等食材。</p> <p class="ql-block">杂物储藏室:存放不常用的生活用品、节日庆典道具等,作为三层生活区的“补充储物空间”。</p> <p class="ql-block">四层屋顶部分区域为开放式瞭望台,可俯瞰整个官寨及周边河谷(梭磨河、西索河),兼具军事警戒与晾晒粮食、衣物的功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