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连载】中国古今绝妙楹联选萃(126——130)

周天红(无悔斋主)

一二六<br>删繁就简三秋树;<br>领异标新二 月花。<br>【注】扬州八怪纪念馆楠木大殿前抱柱上的楹联,相传这是郑板桥写给学生韩镐的。<br> 上联:删除繁杂部分,使之趋于简明,如同三秋之树,<br> 下联:与众不同、独创一格、不落俗套,如同二月红花。<br> 联语紧扣论文之主旨,用“三秋树”比喻简洁、明朗,毫不拖泥带水的文风,用“二月花”比喻不落俗套的风格。<br> 一二七<br>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br>修万间广厦不 若修身。<br>【注】清·郑板桥题江苏泰州兴化李园静坐亭。<br>上联:广种名贵的花木怎么比得上种下德行;<br>下联:修建无数间宽阔的房屋不如陶冶身心。<br>联语借题发挥,将种名花、修广厦与种德、修身相比, 突出种德、修身的重要。<br>一二八<br>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br>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br>【注】选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br>上联:年纪老,精神应当更加旺盛,岂肯因发白年老而改变自己的心志。<br>下联:处境穷困,意志要更加坚定,不能放弃可以凌云的远大志向。<br>这副联语,不仅曾激励了历代有作为的老者和身处逆境的志士,也成为今人老有所为的精神力量。<br>一二九<br>修己克己安分守己,行几件天理事情多福多寿;<br>忍人让人切莫害人,存一片公道心肠种子种孙。<br>【注】清文学家、养生家石成金撰。<br>上联:修养自己、克制自己、安于本分、守护自己,作几件合乎天理的事情,必然多福多寿;<br>下联:容忍他人礼让他人千万不要坑害他人,保存公平公道好心地定会种下福分遗留给子孙。<br> 加强自身修养,自已会多福多寿;忍让不害他人,遗福子孙。<br>  一三0<br>作德日休,为善最乐;<br>知足不辱,能忍自安。<br>【注】清·窦镇撰。<br>上联:做好事、积德行,一天比一天有福气,行善最为快乐;<br>下联:知道满足,不被羞辱、能够忍耐,性情自然平静安宁。<br>劝人积德行善,知足能忍。<br><br><br><br><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