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班级站读与晚自习管理的改进策略探析

历史老班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班级日常学习秩序是学风建设的核心载体,站读的专注度与自习的纪律性直接反映班级学习状态,更是重点班学业质量与集体风貌的重要体现。本文针对班级在站读环节较少获得年级表扬、晚自习状况不佳的问题,系统梳理问题根源,提出可落地的解决办法,并总结班级管理的启示,为提升班级整体学习风气提供实践参考。</p><p class="ql-block">一、问题提出</p><p class="ql-block">作为重点班,班级在日常学习管理中需以更高标准展现学风,但当前站读与晚自习两项关键环节存在明显不足:</p><p class="ql-block">1. 站读表扬率低:每日年级领导通过工作群通报各班级早读情况,本班在站读专注度、声音状态等维度的表现长期处于中下游,极少进入表扬名单,与重点班的定位不匹配,也反映出班级晨读学习氛围的薄弱。</p><p class="ql-block">2. 晚自习秩序不佳:晚自习期间存在小声交谈、专注度不足等问题,学习效率未达预期,既影响个人学业推进,也破坏了班级整体的学习节奏,与重点班应有的自律氛围存在差距。</p><p class="ql-block">上述问题不仅削弱了班级学习竞争力,更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心态松懈,亟需通过针对性措施加以改善。</p><p class="ql-block">二、解决办法</p><p class="ql-block">为切实改善站读与晚自习状况,从“责任明确、示范引领、思想动员”三个维度制定具体措施,以量化激励为抓手,推动学生自主管理与集体进步:</p><p class="ql-block">1. 强化核心岗位责任,量化激励促行动</p><p class="ql-block">明确课代表与值日班委的管理职责:课代表需提前规划站读内容、把控读诵节奏;值日班委负责巡查站读状态与晚自习纪律,记录班级表现。若班级因站读或晚自习秩序良好被年级通报表扬,相关课代表与值日班委在班级量化考核中直接加分,以责任绑定激励主动履职。</p><p class="ql-block">2. 招募站读示范员,树立标杆带氛围</p><p class="ql-block">面向全班招募“站读示范员”,要求示范员具备大声、专注、准确的读诵能力,自愿承担领读任务。示范员的表现由课代表与值日班委共同评估,若能持续带动班级站读氛围、提升整体状态,同样在量化考核中予以加分,通过“标杆效应”引导更多学生主动投入站读。</p><p class="ql-block">3. 开展思想动员,正向心态筑基础</p><p class="ql-block">通过班会课开展专题思想动员,向学生明确“积极心态与学习状态的双向影响”:积极投入的站读能帮助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专注的晚自习能提升知识吸收效率;反之,消极敷衍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影响班级整体风气。引导学生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参与”,以个体心态的转变推动集体学习状态的提升。</p><p class="ql-block">三、启示</p><p class="ql-block">本次问题解决的实践,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核心启示:班级工作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面对站读、自习等日常管理中的不足,不能被动接受现状,而应主动发现问题本质——从“缺乏激励”“缺少标杆”“心态松懈”等关键节点切入,制定具体、可落地的措施。</p><p class="ql-block">同时,班级管理的优化是动态过程:解决措施需结合学生反馈持续调整,比如根据量化考核效果优化加分标准、根据示范员作用调整领读安排,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迭代优化”的闭环,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效率,最终实现学风与班级风貌的长效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