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傍晚的风穿过老槐树的枝叶,发出沙沙的轻响。我坐在村口的石阶上,将一片宽厚的树叶轻轻贴在唇边,试了几个音,熟悉的旋律便缓缓流淌出来——《少年壮志不言愁》。那调子一起,仿佛又看见一位年轻警察站在白墙前,侧脸坚毅,红字如血,写着不退的誓言。这歌原是属于城市的、属于警徽下的热血,可当它被一片叶子吹出,竟也染上了山野的回音,温柔却不失力量。</p> <p class="ql-block">城市的夜晚从不沉默。霓虹如河,在高楼之间奔流不息,蓝光划破夜幕,像一道未冷却的理想。我曾在那里站岗,也曾在这片喧嚣中哼起这首歌。如今站在村外的小坡上,用树叶吹着同样的旋律,竟觉得那灯火与山风并无分别——都是追梦人眼里的光。少年的志向从不怕远,也不言愁,哪怕手中无枪无证,只有一片叶子,也能吹出属于自己的警笛声。</p> <p class="ql-block">那年我还在县里的文化馆帮忙整理非遗资料,看到一群警察在训练厅里列队。他们站得笔直,制服上的徽章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像一颗颗不动摇的心。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也穿过那样的蓝制服,他总在清晨出门,背影挺拔如松。那天我站在窗边,用一片梧桐叶吹起了这首歌,声音不大,却让几个年轻警察回了头。他们没说话,只是微微点头,像在向一段记忆致敬。</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遇见一位女警,她站在林荫道上,帽檐下的目光沉静而坚定。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落在她肩章的红线上。我摘下一片杨树叶,轻轻吹起前奏,她听见了,嘴角微微扬起。那一刻,木叶的音色与她的身影叠在一起——原来守护不是喧嚣的口号,而是沉默中的坚持。非遗的传承,也不只是手艺的延续,更是某种精神的回响,像这首歌,像这片叶,像他们从未低头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便衣警察》的海报挂在老电影院门口,阴沉的天幕下,几张严肃的脸写着责任二字。我站在海报前,又吹了一遍《少年壮志不言愁》。路过的孩子停下脚步,好奇地问:“叔叔,你这是在唱歌吗?”我笑了笑:“这是用树叶说话。”他睁大眼睛,伸出手想摸那片叶子。我轻轻递过去,说:“等你长大了,也能用它说出自己的志向。”</p>
<p class="ql-block">少年未必穿警服,但心中要有光。壮志不在声高,而在心不熄。这片叶子吹出的,从来不只是旋律,而是一代代人默默扛起的担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