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北京雍和宫

宋^O^暖阳

<p class="ql-block">图文:宋暖阳</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364395</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雍和宫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藏传佛教寺院,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康熙年间,具有深厚的皇家背景和宗教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雍和宫的始建与背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1694-1725年)</span>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称“雍亲王府”。此处原为明代内官监官房,初期因临近安定门(旧时粪车通行处)环境不佳,但后因胤禛受封亲王而扩建升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雍正三年(1725年),胤禛即位后将其潜邸升格为行宫,更名为“雍和宫”,规格等同紫禁城,采用黄瓦红墙。相邻的廉亲王府(胤禩府邸)被迁出以扩展规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乾隆九年(1744年),为纪念雍正帝并巩固蒙藏地区统治,乾隆帝采纳三世章嘉活佛建议,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成为清政府管理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雍和宫的建筑与宗教特色‌:占地6.6万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牌楼院、昭泰门、天王殿、雍和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融合汉藏建筑风格。法轮殿顶五座藏式天窗象征“须弥山与四大部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物瑰宝‌:以“木雕三绝”闻名——紫檀木五百罗汉山、金丝楠木佛龛、18米高白檀木弥勒像(世界最大独木雕像)。另有乾隆“洗三盆”、《喇嘛说》御碑(确立金瓶掣签制度)等珍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雍和宫的文化价值‌见证了清代民族政策与宗教管理,体现汉、满、蒙、藏多元文化交融,至今仍是北京重要的宗教圣地与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雍和宫从王府到皇家寺院的变迁,不仅反映了清代政治与宗教的紧密联系,也是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活态见证。其建筑、文物及持续至今的佛事活动(如正月大愿祈祷法会),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历史与精神景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雍和宫的秋天也是非常美的,红墙与金色秋叶把秋色体现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