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

花开草长

<p class="ql-block">闲暇时,和好友喝茶,聊到很多小时候的事。现在想起来,仍然乐不可支。</p><p class="ql-block">记忆最深刻的事就是,小时候家里穷,肠胃又特别好,常常不到吃饭的点便会饿。那时候家里能吃的除了藏起来的花生种子,还有“果包”,就是那种用粗糙的牛皮纸包着的点心包。种子是万万不能吃的,只能在帮忙剥皮的时候才能解一解馋。只有“果包”,不管藏得多严,总会露出珠丝马迹,被我们偷偷地扒出来。也不敢多吃,只敢从牛皮纸的边缘缝隙里抽出来一个半个。有时候出现这种掩耳盗铃的次数多了,小小的“果包”便会被掏空,这时候家人发现,轻则挨训,重则挨打。不像现在,什么都要吃到放坏,那时候“果包”被称为“旅行家”,是要作为家庭的硬通货在新戚之间流通的。有时候走亲戚,遇到条件好的家庭,会当场打开分吃。这些食品放到现在可能大家连尝都不愿意尝,但是那个时候却是人间至味。这种亲戚我们小孩子是愿意一走再走的。多年后说到此事,勾起先生对他大伯的回忆,说在他上学时大伯常常会抓几粒花生放到他书包里,先生当时的神情至今想起仍让人动容不已。</p><p class="ql-block">小时候二姑家种了西瓜,我和妹妹贪吃,就跑到二姑家去。我们距离二姑家大概有六七里地。两个小的孩子放到现在,任谁也不放心的,可在当时却是很平常的。那个时候孩子多得成了累赘,没有谁会疯了去偷别人家的孩子。我和妹妹跑到姑家吃过西瓜,然后姑姑给我们摘了一个大的让我们带回家。我们连路都走不利索的年龄,不知怎么的竟然把一个大西瓜抱回了家。等到回家肚里的西瓜也没了影,就忍不住把西瓜切开,想着吃一半就好了,另一半留给家人,可是也太甜了吧,我和妹妹商量说:就再吃一点点。结果就是这样一点点的蚕食,最后等到家人回家,西瓜没了,我们的肚子也变成了大西瓜。很多年后,不管什么品种的西瓜都比不上姑姑家西瓜当初的甜。</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最开心的就是秋天,庄稼收完了,这时候家里边的小孩子是要拿上一个铲子,一个小筐到地里去捡粮食。有的时候能捡到,有时候会空手而归。最幸运的事当属挖到一个老鼠洞,洞里面全是金灿灿的黄豆,玉米,还有让人流口水的花生。我们不关心老鼠会怎么样,那种开心是要当场跳起来外加欢呼一会才会动手去捡的。</p><p class="ql-block">有一年家里边犁地,犁出来了一只小兔子.我不舍得让杀,小兔子很小没多少肉,母亲就把它扔到空了的红薯窖里边.就这样,一只,两只,最后竟然发展到了几十只。那个时候不到逢年过节,买不来肉,也没有卖肉的。我们家里边来客,就抓一只兔子挂到门上,剥了皮炖一炖。我初时是心疼小兔子的,但很快便会被锅里的肉香勾了魂魄,香甜地吃起来。成年后读到一遍文章,说是有个人养鸟,鸟不幸死掉了。这个人很伤心,就把鸟火葬,岂料烤着烤着经不住肉香,就配了一瓶啤酒,把鸟葬到了肚里心里。哈哈,初心很好,可禁不住肉香啊!</p><p class="ql-block">除了趣事,还有一件可怕的事,那便是捉豆虫。那个时候没有农药,豆子很不幸会长一种芝麻虫。绿绿的,壮壮的,和蚕小时候很像,能长的特别大。但是,它不会吐丝,只会吃吃黄豆叶。我们要到地里去捉芝麻虫,小的豆虫还行,放到地上一脚便踩死了。大的放到地上踩都踩不死,肉肉的,使劲一跺脚,地上就弹出来一滩的绿水,恶心坏了。所说现在是南方餐桌上的美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人订单养虫,真是换了时代变了天啦!</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记忆太深刻,现在的这副皮囊常常补偿性的往身上贴膘,弄得买衣服时又常常要自行惭愧。苦难,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短短的几十年我们到温饱到现在的小康生活,真的是托了时代的福。</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孩子,有了很多高科技的东西,他们学习娱乐的方式更多,但是似乎却没有我们那时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