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考结束了,李想的三年初中英语教学生涯画了句号。下步如何安排他的教学工作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新学年开学前,教导主任颜强找他谈话:“李想老师,你考虑下步教哪个年级好?”“我根据学校的需要,教哪个年级都行。”李想答。“让你教高中英语可以吗?”颜主任问。“哼……”李想开始犹豫着,没答话。颜主任接着说:“去年没招高中,因为在建教学楼,今年准备招一个班。本来高中是朱福来老师教,可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朱老师的教学学生反映太大,主要是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要求,讲得也不清楚,学生曾几次要求换老师,可学校又没有老师可换。朱老师现还教着高二升高三的一个班,刚毕业的那个班又剃了光头,没考上一个大学的,英语高考成绩最差。所以新高一不打算让他教了,希望你试试。虽然你现在还没大学学历,但英语已经掌握了全貌,教高中正好可巩固一下你学过的英语知识。而且你的优点就是不断摸索新教学方法,这个方法不行就琢磨着换另一种教法,灵活机动,学生反映也不错。你看呢?”李想考虑了片刻,觉得颜主任说的对头,自己已学完了英语全部语法,如在教学中实践一下岂不更好,教高中也是自己提高巩固的机会呀,便说:“好吧,我试试,尽量教好。”颜主任又说:“教一个高一班还不行,还需再教两个初三班,那个代教裴老师考上大学离开了,她带的三个初二班升到初三,你带两个班,朱老师带一个。另一个代教任老师继续教初二,新招收三个初一班也有老师了,刚新分配来的一位小常老师,叫常红,是晋中师专英语系毕业的,家在定阳,分配到了我们学校,真不容易,多少年了才分配来一个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她新来就从教初一开始吧。”李想一听,还真不错,开始陆续进英语专业毕业生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新学年的工作定下来了,初三已教过,教材也很熟悉了。主要是高中英语,李想还没看过教材。他从教导室要来高一至高三的三本英语书,与初中的不一样,是一年一本,挺厚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翻看着高中英语课本,主要语法是“非谓语动词”。生词近两千,加上初中课本学过的近三千单词,高中毕业要掌握四千多单词,如果都掌握了,读一般的英语读物问题就不大了。不过高中的英语课文比较长,有的是原著稍微改编的,句式也复杂了,固定词组用法较多,阅读起来比较费力。按当时的高考范围,考生掌握到高二课本即可,高三教材里语法基本没有了,只是增加了阅读量。李想浏览完高中英语教材,琢磨着如何下手授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新高一招收了一个班30几人,李想一看,原来的英语尖子生都不在,曾琳去了县重点中学定阳一中上高中了。颜霞考上了卫校中专,在当时来说也是很不错的结果。现在的学生里英语学习稍好的,也就是说考试能及格的不到10人。李想倒也没失去信心,本来定阳铁中的学生大部分是铁路职工子女,很多学生的家长退休后,子女都能顶替接班。铁路工作号称是“铁饭碗”,在当地属于好单位,初中毕业后的学生不管学习优劣,到了年龄即可接班。凡是想上高中的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是学习好的一心想考大学的;二是无法接班的,一个家庭若有几个子女,只能有一两个接班,其他的只好再找出路。这种情况下就想上上高中,再学三年再说。李想知道,当时山西省的大学招生率百分之十都不到,连定阳一中县重点中学大学升学率也就百分之十几,定阳铁中能考上一两个不剃光头就不错了。这个班学生三年后考大学争取不剃光头就是成功,所以李想是尽力教好,不能误人子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登上高一年级的讲台,瞧着下面的学生,第一感觉就是他们是准青年了,身体发育得圆满了,表情成熟了,课堂秩序不用维持,学生很听话。要知道,老师就怕学生上课不听讲,乱说乱动,不但他自己不学,还影响别人,更不尊重老师的辛苦。李想先作了动员:“现在同学们进入了高中阶段,是一个新的开始。以后的三年是艰辛的岁月,我们将承受着如山的知识重压,但也会享受成功的喜悦。今天我不说别的课程,只谈一下高中英语的学习重点。”说着他举起高一英语全一册课本,翻了翻说:“高中英语语法的重点是‘非谓语动词’,从字面上讲是不能做谓语的动词。英语与汉语一样也有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等之分,初中时我们学过英语从句语法,就是用句子做宾语、状语、定语等,这与汉语用词或几个词做句子成份不同了。英语的‘非谓语动词’就是将动词改变了形式充当上述语法成分。我们初中已学过的‘动词不定式’是‘非谓语动词’中的一种,高中要学习动名词和分词形式。我翻了一下高中英语课本里的课文,句子明显复杂了,阅读难度加大了。我要求大家事先要预习记牢单词,我们上课不再专门教单词了,大家都已掌握了音标,事先记单词已不是难事,课堂上只是把单词标准读音统一一下,重点是课文。要想理解好课文的意思,就要弄懂句子,句子里面含有各种从句、非谓语动词的形式,要逐词逐句分析才能理解。我们都是高中生了,要培养自学能力。每篇课文最好抄写一遍,能背下来就背下来。”讲到这儿,李想看到有的学生直吐舌头,知道他们一听抄课文背课文感到挺麻烦的事儿。这个确实挺难的,那么多科课程要学,英语就要求这么多,学生负担一定很重,但严师出高徒,李想是想从开始就严格要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高一班的动员及以后课程教法的打算跟学生交了底,也就是今后的教学方针,这点很重要,让学生看见老师的干劲并积极配合,就会有好的开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新分配来的常红老师也到了,22岁的定阳姑娘,外表很普通,个子中下,不美不丑,穿着普通,说话得体,分配她教初一年级三个班,每周十五节课。那天李想与她聊起来,小常老师说:“李老师,我在晋中师专上学时,教我们英语的就是你们原来的北京知青。”“是吗?叫什么,没准儿我认识呢。”李想挺感兴趣。“是位女老师,叫王芙蓉。”小常答。“哦,真巧了,我们互相认识,她爱人叫朱荣,也在晋中师专教书。”李想挺兴奋地说。小常兴奋起来,赶紧说:“是的,他们夫妇两个都是晋中师专毕业的,毕业后都留校当老师了,一个教物理,一个教英语,王老师还到美国进修过一年英语哪。王老师挺有意思的,一次上课时,不知从哪儿跳出一只老鼠,吓得她抱着头惊慌失措大叫‘快把它赶走!快赶走它!’,几个男生追着把老鼠打死仍出去了,她惊魂未定,课也讲不成啦。”李想听了觉得很有趣,那王老师见过几次,是有点娇气,同时想起了她的丈夫朱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朱荣与李想在北京上的中学是一个学校,只不过朱荣上高二,李想上初二,又同时到山西在同一个公社插队,又同时招工到定阳铁路工务段。一次铁路分局搞文艺汇演,工务段也要出节目,李想还推荐了朱荣参加。此次汇演后李想和朱荣一同被提干,俩人关系开始不错。朱荣感谢李想推荐他参加文艺汇演,以致能被领导发现并提了干,离开了艰苦的现场劳动,所以俩人无话不谈。但后来工务段领导班子闹派性,在机关工会工作的朱荣常给在下属单位担任办事员的李想透露消息,结果俩人都因派性所冤枉,几次检查不过关。不过朱荣凭着高中文化参加高考达到录取线,再检查不过关就上不了大学了,他痛哭流涕再一次做检查,还揭发李想所谓问题,终于过关,而李想被撤职下去从事重体力劳动改造。俩人原是同林鸟,大难时刻各自飞了。朱荣离开定阳的那天,李想远远看见他独自提着行李急急奔向火车站,准备坐火车去另一个城市上学,看样子太想快速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没人相送,走得灰溜溜的。后来上级调整了工务段的领导班子,给李想平反并经过考试调到了学校,恢复了干部的岗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想回想了这些,多年也没见到朱荣及他的爱人王芙蓉了,他现在也不再怨恨当年朱荣揭发他的所谓问题了,人到一定的时候都要自保,影视、小说里刻画的那些坚持真理、勇于担当的人极少,只是宣传的需要,人一般都是自私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想到学校后接受了教训,对学校里的派别不理睬,一心一意自学和钻研教学,使自己快速掌握知识,让知识给予自己力量。实践证明是很正确的,如今赵辉校长退休了,以前与其对立的袁文超老师也退休了,他的几个小兄弟也都散了,学校党政领导全换了,派别暂时不见了,李想工作在这种愉快的环境里,心情十分舒坦。他现在面临的矛盾是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老师的学识与如何教给学生知识的问题,这要比与人的矛盾好处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晃进入学校好几年了,在这里李想学到了知识,发挥了特长,度过了人生最快乐的时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待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