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落日》

金山骚客

<h1> 去嵊泗列岛要从沈家湾坐船,途径洋山港和东海大桥,作为一个天天和船打交道的船务代理人,我竟然还是第一次到这个世界第一大港。虽然,我也知道洋山到处都是集装箱码头,满地的堆场和集卡,没什么风景可言,但心中还是有一些莫名的小兴奋。能够见识一下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工业奇迹,有机会穿越32.5公里长的东海大桥,看到气势宏伟的海上风力发电站,心中不由的升腾起一股自豪感,默默地喊一声:“中国太伟大了”。</h1> <h1> 去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八点多,日出的盛景没能赶上,海上反而聚起了一团迷雾,视线不足一千米。汽车行驶在大桥之上,远处的集装箱桥吊在雾气中若隐若现,风车的叶片只能看到大概的轮廓,虽然也拍了几张照片,皆因毫无美感被我删掉了。光线是摄影的首要条件,迷雾中的光是散射的,毫无表现力,再厉害的摄影师估计也难在这种光线下拍出好作品。</h1> <h1> 不过,回来的时候我却赶上了最美的“洋山落日”。时间大概在11月2号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左右,日落时间正好与穿越东海大桥同步,这让我们有幸在一场视觉的盛宴中结束了本次的嵊泗徒步之旅,完美的收关好似一个宴会上的压轴好菜,让人久久回味。</h1> <h1> 夕阳下,远处的一排排风车,好像一个个巨人,笔直的矗立在大海之中。它们有的在缓缓旋转,有的则静止不动,海上的风是轻柔的,云彩高高的浮在空中,像一层厚厚的棉被,盖住了半个太阳。近处,一条马士基集装箱船在三条拖轮的协助下缓缓靠港。落日的余晖在海面上洒下一片金黄,大船和拖轮被斜射的柔光勾勒出了黑色的剪影。一只海鸥像一个小小的像素飞快地掠过船尾,船太大了,任何活的生物在它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如果不是因为鸟正在移动、不是因为阳光的反射、不是因为我目不转睛,还真的很难发现这个小精灵的存在。</h1> <h1> 阳光经过了云层的过滤显得异常柔和,它把半个天空染成了金黄色,还有半个是深灰色和深蓝色,偶尔还夹杂着一丝浅红色和浅紫色。从远处看,天空就像一块层次分明的幕布,大海就是广阔的舞台,风车、巨轮、海鸥、码头就是舞台上的演员。洋山落日,这是一场力与美结合的电影,是一次科技与诗意伴奏的合唱,是一幕以自然与工业为主题的话剧。</h1> <h1> 洋山,我们的世界第一大港,在晚霞的映衬下,尽然也有如此美丽的一面。傍晚的夕阳真是一个技术高超的化妆师,她把那些十几万的巨轮打扮的如同刚收网回家的小渔船,那一声声刺耳的汽笛也成了悠扬的渔歌,唱出了劳动者满载而归的喜悦。</h1> <h1> 渔船装的是渔货,集装箱船装的是中国运往全世界的货物。每年有2500万标箱的货物要从洋山港进出,占整个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一半以上。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科技的加持,在洋山许多的码头和堆场都已经实现了无人化运营,以前人声鼎沸的泊位现在尽然冷冷清清,只有冰冷的机器在日夜不停的运作,不知疲倦地完成着人类给它们下达的指令,而我们的洋山人却“躲”在电脑屏幕的后面,喝着咖啡,唱着歌,欣赏着这一幕幕美丽的“日落盛景”。</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