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行……‍ 行走圣域·岱顶揽天

大白兔

<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兄弟俩策划了赏秋、叙旧、游览的山东行。从东海之滨、八秦大地相向而行,来到礼仪之邦、孔孟故乡曲阜汇合。</p> <p class="ql-block">拜访孔圣人家乡,首先参观孔子博物馆,博物馆规模宏大,看博物馆全景,都看不清“孔子博物馆”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出游亲兄弟,快乐一家亲,孔子像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72米高的孔子塑像,成为视觉中心。</p> <p class="ql-block">孔子在中国的地位、影响力是“圣人”、“万世师表”。</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装饰别致而有寓意。线装书和竹简装满书架,彰显“著作等身”。</p> <p class="ql-block">真迹、展品陈列,驻足观看欣赏。</p> <p class="ql-block">孔子博物馆园区内,严肃的文化氛围,渲染了时尚元素,粉黛子盛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孔景区是国家5A景区,</span>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共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景区,孔林叫至圣林,孔庙叫至圣庙,孔府叫圣府。这种命名是承载了历史重量、表达了最高敬意的“正式学名”或“尊称”。</p> <p class="ql-block">到了三孔景区之一的孔林,首先看到的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刻有“万古长春”四字,</span>为石质牌坊, 然后通过<span style="font-size:18px;">约有400米的神道相连“</span>至圣林”门口。这条漫长的神道是专门为了拜谒孔子而设的,它在功能上和感官上都成功地营造出一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强烈的仪式,</span>渐进的、引人入胜的朝圣氛围 。</p> <p class="ql-block">至圣林是一片承载着深厚历史的家族墓地,也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人文景观之一。孔林的历史始于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随着后世对孔子思想的尊崇,孔林的规模也逐渐扩大,现孔林内的碑刻多达5572块,其中孔子子孙已延绵至第七十六代。</p> <p class="ql-block">进入至圣林,古柏夹道,氛围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部,其东西30米,南北28米,高5米 。孔子墓附近还有他的儿子孔鲤墓和孙子孔伋墓,形成了“携子抱孙”的独特墓葬布局。</p> <p class="ql-block">孙子孔伋墓</p> <p class="ql-block">孔林的古树,拱卫着孔子长眠之地,是存活的史书。</p> <p class="ql-block">三孔景区之一的孔庙开城仪式每天早上八点在万仞宫墙广场前,正门“棂星门” 举行。为了观看<span style="font-size:18px;">孔庙开城仪式,我们在曲阜住了一晚,清晨早早的来到万仞宫墙广场前。</span></p> <p class="ql-block">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孔庙中轴线的起点,也是所有礼仪活动的开端,开城仪式</span>是孔庙日常活动中的重大仪式,象征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复兴。</p> <p class="ql-block">每日清晨八时,曲阜孔庙都会以庄重的“开城仪式”中迎来新的一天。这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对‘至圣先师’孔子的崇高致敬,也是“圣城”曲阜一天文化生活的开启。点击视频,就像亲临现场!</p> <p class="ql-block">至圣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逝后次年)。历朝历代不断扩建和修缮,见证了历代王朝对孔子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圣时门”是取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也”之意,是孔庙的真正大门。</p> <p class="ql-block">这块<span style="font-size:18px;">“先师手植桧”五个大字的碑文是明代万历年间官员杨光训的手书 ,</span>旁边有石栏围护的那棵极其珍贵的桧树,根据记载,是孔子最初亲手种植了三棵桧树之一,这棵桧树命运多舛,历经了近2500年的风风雨雨,几次枯死又奇迹般地重新萌发。</p> <p class="ql-block">孔庙建筑风格仿照皇宫规制,呈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以红墙黄瓦,九进院落,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大成殿是孔庙的绝对核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9米,</span>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殿前十根深浮雕蟠龙石柱为中国宫殿建筑中所独有,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正殿</p> <p class="ql-block">十三碑亭院内的碑刻,大多为御碑,将它们安置在亭内,是为了显示皇家威严,并使其免受风雨侵蚀 。</p> <p class="ql-block">亭内存放着历代帝王御赐的碑刻。</p> <p class="ql-block">露天陈列的碑刻,内容也非常丰富,不仅有祭祀、修庙的记录,还有一些从侧面记载了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等情况。孔庙不愧为是座“石刻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孔庙中最著名的“活文物”之一——“汉柏”,树龄高达 2100余年,传为 汉武帝刘彻登临泰山后祭拜孔子时手植,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柏树之一,被誉为“活着的汉代文物”。这样的古树名木孔庙中比比皆是,每一棵都像是在无声地讲述着历史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孔庙运用皇家专用色彩,</span>外墙基本都是醒目的朱红色,带有黄瓦脊顶,是古代国家对儒学的尊崇和对孔子地位的认可 。</p> <p class="ql-block">在黄瓦脊顶红墙下拍照,好出片啊!</p> <p class="ql-block">出了孔庙按照指引步行一分钟即达孔府入口。</p> <p class="ql-block">三孔景区之一的孔府大门上方悬挂“圣府”匾额。</p> <p class="ql-block">“圣人之门”在孔府中是一个非常关键且有深意的地点。这道门正确的名称是 内宅门。它是孔府前厅(官衙)与后寝(内宅)的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这块“诗书礼乐”匾额悬挂于孔府后厅室内正上方 。<span style="font-size:18px;">凝聚着孔子后世家族治家的核心理念。</span></p> <p class="ql-block">孔府内著名“太湖石”景观</p> <p class="ql-block">诗礼堂这座看似朴素的殿堂,实则是孔子“诗教”“礼教”思想的物质载体——它告诉世人:孔子的“礼”,不仅是祭祀的仪轨,更是日常生活的准则;孔子的“诗”,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温柔敦厚”人格的养成。</p> <p class="ql-block">据传这口井位于孔子当年居住的宅院之內,是他与家人日常生活取水之处,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p> <p class="ql-block">这个红色孤立墙壁,墙壁前的石碑上刻有填红“鲁壁”二字,是为纪念孔子第九世孙孔鲋藏书而建造的。鲁壁藏书的故事一直为历代文人所津津乐道,鲁壁藏书确实起到了保护中华文化典籍的作用,被保护的古籍有《尚书》《礼》《论语》《孝经》等等,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离开孔庙大约步行10分钟,即可达颜庙。颜庙,又称 “复圣庙”,是祭祀孔子最杰出的弟子——颜回的专祠。</p> <p class="ql-block">颜庙中轴线的第二道门——“归仁门”,也是进入颜庙核心祭祀区的“礼仪之门”。</p> <p class="ql-block">颜庙的核心殿堂——“复圣殿”,其建筑规格仅次于曲阜孔庙大成殿,绿色琉璃瓦(孔庙为黄色),体现“复圣”次于“至圣”。左侧枯柏、右侧绿柏是颜庙最著名的“活文物”,左侧<span style="font-size:18px;">枯柏</span>为宋代所植,因遭雷击而枯,但树干不倒,状如“铁骨铮铮”,右侧“翠叶柏”为明代补植,枝叶繁茂,与枯柏形成“枯荣相对”的奇观。
</p> <p class="ql-block">颜子井亭是纪念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清贫乐道精神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口井是颜回当年生活汲水的“陋巷井”,是颜庙的“镇庙之宝”。石柱础为“莲花覆盆式”,雕刻仰莲纹,简洁素雅,与颜回“淡泊名利”的品格呼应。</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曲阜市灯光璀璨,城南门“万仞宫墙”,属于市政门,它不仅是明故城墙的正门,也是现在曲阜市的交通要道,更是孔子思想至高无上的象征,体现了“圣城”曲阜独特的礼制规格与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城门上方是两层重檐歇山顶城楼,檐角飞翘,覆盖黄色琉璃瓦,灯光下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曲阜五座城门内外城墙上、两侧树木悬挂红灯笼,与城楼灯光呼应,护城河岸边的柳树上悬挂着诗词灯牌,在夜色中熠熠生辉,营造出浓厚的国学氛围。</p> <p class="ql-block">离开曲阜,驱车前往我们山东行的第二目的地泰山。岱庙是游览泰山的“前奏”,先游岱庙,再登泰山,感受“从人间到天庭”的封禅文化脉络。岱庙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场所,与北京故宫、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1987年,岱庙作为“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穿过岱庙坊,<span style="font-size:18px;">才能进入岱庙。岱庙坊</span>也被坊间称为“玲珑坊”。建于公元1672年这座古老的石坊,坊身遍饰龙凤、狮兽、仙鹤等三十多组祥瑞图案,这些浮雕,精工细琢,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岱庙,是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场所。穿过岱庙坊,才能看见正阳门,这是岱庙的正门,始建于宋代 。在古代,只有帝王才能从正阳门进入 。</p> <p class="ql-block">配天门是岱庙中轴线上的的第二道门,取孔子“德配天地”之意命名 ,门上悬挂着当代书法家舒同题写的匾额,走过配天门,则进入了更加核心的祭祀准备区 。</p> <p class="ql-block">仁安门是岱庙中轴线上的第三道门,名称寓意“仁政安民”,既是空间上连接礼仪区与祭祀区的“过渡门”,也是儒家思想与泰山祭祀文化融合的象征。穿过仁安门,直达核心——天贶殿 。</p> <p class="ql-block">天贶殿是岱庙的灵魂,也是必须驻足的地方 。殿内墙壁上绘有举世闻名的巨幅宋代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站在天贶殿前仰望门楣时,所见的不仅仅是一座殿堂的名字,更是一段凝固于匾额之上的宋代历史 。泰安的岱庙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p> <p class="ql-block">许多人在祭拜泰山神,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个人顺遂。</p> <p class="ql-block">天贶殿前方左右两侧,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宣和碑亭”和“祥符碑亭”,</span>构成了主殿前庄重对称的碑亭布局。形成“左宣和、右祥符”的宋代皇家碑刻群,共同彰显北宋对泰山祭祀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宣和碑亭”是宋代皇家祭祀泰山的重要遗存。碑亭内矗立的石碑高达9.25米,是岱庙内体量最大的石碑之一,碑首刻有“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篆书大字,碑身刻有宋徽宗赵佶亲自撰写的碑文。宣和碑亭的碑文为皇帝亲笔、书法艺术顶尖,成为最受瞩目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岱庙内保存历代碑刻180余块,包括秦代《泰山刻石》(李斯篆书,现存残碑)、汉代《衡方碑》、唐代《纪泰山铭》(唐玄宗李隆基手书)等,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岱庙的古树是与建筑、碑刻并称的“三大瑰宝”之一,它们以千年的树龄、奇特的形态,成为岱庙历史的“活化石”。其中,汉柏和唐槐最负盛名,被誉为“活着的文物”。这棵“唐槐”是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树龄约 1300年。树高约 15米,胸围近 6米,树冠覆盖面积达 200平方米,枝叶向四周平展如伞,夏季浓荫蔽日,是岱庙内最大的槐树之一。</p> <p class="ql-block">岱庙城墙始建于汉代,现存墙体为明清时期重修,整体呈长方形,周长约1500米,高约10米,底宽8.6米,顶宽7.8米,总面积约9.6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岱庙城墙的红色墙体与黄色琉璃瓦(城楼顶部),严格对应“皇家祭祀建筑”的等级,与曲阜孔庙、北京太庙等同级。我的队友在城墙角楼,显得皇家建筑高大雄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岱庙四面城墙,城墙开有4座城门,分别为正阳门,仰高门(北门)等,</span>仰高门取自《论语》“仰之弥高”,寓意对泰山与孔子的敬仰,<span style="font-size:18px;">仰高门</span>门外正对泰山主峰,形成“城门望岳”的借景效果。</p> <p class="ql-block">站在岱庙“仰高门”上,对面就是泰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此次泰山行,我们选择了“天外村路线”。</p> <p class="ql-block">天地广场是我们泰山之旅的正式起点,广场为边长36米的正方形广场,两侧是高7.2米,直径0.9米,颇为壮观 12根气势恢宏的深浮雕龙柱。</p> <p class="ql-block">在天地广场拍下了今天的目标。南天门,海拔约1460米。距离<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拔1545米的</span>山顶玉皇顶还有600米‌。</p> <p class="ql-block">乘坐缆车,从中天门直达南天门,索道长2078米,攀升高度613米,单程缆车票100元。在这里要夸一下山东人厚道,山东所有景区除按照国家统一规定门票对老年人优惠外,景区内的通行车和缆车也对老年人全部五折。这是我走过的全国景区里是独一无二的,山东人真正在行动上尊老,仁义,不愧为孔子家乡人。</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高高在上的南天门。</p> <p class="ql-block">到南天门有两条路。走平路是缆车上来的线路。45度角是经十八盘,徒步攀登的线路。泰山的山顶不是南天门,‌而是玉皇顶,南天门是登顶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站在南天门,往下看,游人埋头苦干,屏住一口气,向南天门冲刺!</p> <p class="ql-block">“未了轩”是进入南天门后遇到的第一座人文建筑。名字意境深远,目前功能是休息区。</p> <p class="ql-block">到达天街牌坊口。</p> <p class="ql-block">在天街向下拍<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八盘的“紧十八”,十八盘全长约800米,垂直高差400余米,分“慢十八”“不紧不慢十八”“紧十八”三段。这段“紧十八”,是十八盘中最险峻的一段,台阶约480级,坡度达70°,经过最后冲刺的“紧十八”,尽头直接连接南天门。</span>也被誉为“天门云梯”。</p> <p class="ql-block">过了天街不久就能远远看到这座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著名道观…碧霞祠 。</p> <p class="ql-block">泰山上的孔子庙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拔约1480米</span>,是全国海拔最高的孔子祭祀场所,始建于明代,泰山孔子庙虽小,却回答了泰山为何能成为“五岳独尊”?——泰山不仅因其自然高度,更因其是儒家文化的“精神海拔”。正如庙内一副楹联所写:“登泰山,小天下;仰至圣,大文章”。</p> <p class="ql-block">现代人竟然在庙内设立了这三条线,在这里祈福、许愿、求签,能保佑吗?能显灵吗?</p> <p class="ql-block">碧霞祠是泰山信仰中最核心的场所,香客需拾级而上以示虔诚,形成了“过天门、拜女神”的经典朝圣路线。</p> <p class="ql-block">“碧霞祠天阶”,也是泰山“宗教信仰与自然险峻”结合的又一缩影。</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可看到一片巨大的石壁,上面刻满了历代的碑文,这就是唐摩崖 。</p> <p class="ql-block">“五岳独尊”石刻是山顶附近的标志性景点。清光绪年间刻,楷书“五岳独尊”四字,笔力雄浑,旁刻“昂头天外”,是泰山“至高无上”地位的象征,也是游客合影最多的石刻。</p> <p class="ql-block">泰山顶峰玉皇顶1545米,我们登顶并留影!</p> <p class="ql-block">泰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中国5A级旅游景区,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不是因为“最高最险”而成为五岳之首,而是因为它是天的象征,是权力的来源。在中国众多名山中,唯有泰山被历代帝王公认为与上天沟通的合法地点。据记载,曾有72位君王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p> <p class="ql-block">离开泰山驱车前往我们山东行的第三目的地,省会济南市,途径灵岩寺。灵岩寺是泰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公元357年,与南京栖霞寺、浙江国清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之首。唐玄奘曾在此译经。</p> <p class="ql-block">刘海粟题字“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梁启超曾题“海内第一名塑”</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内千佛殿存有40尊宋代彩塑罗汉像,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活化石”,更是中国人对“生命形态”“精神境界”的极致表达。</p> <p class="ql-block">寺内墓塔林有167座历代高僧墓塔,规模居全国第二。</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的秋天,是一场“千年古刹与满山锦绣”的相遇——银杏染金、古柏苍翠,碧瓦红墙相映,被誉为“泉城秋景之冠”。</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的秋,不是“浓妆艳抹”的刻意,而是“古寺秋色两不负”的自然,队友忙着拍照,却成为像中人。</p> <p class="ql-block">这座北宋<span style="font-size:18px;">辟支塔,</span>以“形制独特、雕刻精美、历史悠久”闻名,与寺内的千佛殿、墓塔林并称“灵岩三绝”。</p> <p class="ql-block">这块复刻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代康熙皇帝,于康熙十二年所书</span>“天下第一福”,虽非历史古物,却承载着现代人对“平安幸福”的朴素向往。让千年古寺多了一份温暖的人间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山东行还在继续,泰山、曲阜不是终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曲阜给了我仰望的尺度,泰山给了我俯瞰的胸怀。
曲阜泰山</span>是两枚书签,夹在“山东”这本大书的第1页和第2页。
而济南,是第3页。

下一站,济南,开篇,敬请期待。</p> <p class="ql-block">感谢@Zsmile53、@古老钢琴、@苏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3日泰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