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仙都

放菲

<p class="ql-block">丽水市缙云仙都景区,简称缙云仙都景区,是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仙都街道境内的旅游景区,因唐玄宗李隆基惊叹“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乘兴御书“仙都”两字而得名。景区总面积5.23平方千米,由鼎湖峰、小赤壁、仙都观、倪翁洞、朱潭山等五大景点组成。</p><p class="ql-block">缙云仙都景区,素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美誉。景区拥有单体石柱“天下第一笋”鼎湖峰;火山喷发通道遗址“凌虚洞”;中国南方黄帝祭祀中心“天下第一祠”黄帝祠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缙云轩辕祭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都摩崖题记”;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中国天然影视城”。</p><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7日,丽水市缙云仙都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A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缙云十八峰是许多未到过这里的游客向往的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鼎湖峰,是整个浙江省缙云县仙都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 170.8 米,顶部面积为 710 平方米,底部面积为2787 平方米,堪称“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笋”。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的诗句来描绘这个天下奇观。据说轩辕黄帝在峰顶用鼎炼丹,鼎重达千斤,把峰压成了凹形,下雨积水成了一片湖——鼎湖。轩辕黄帝升天后,这个地方就被人们称为——鼎湖峰。</p><p class="ql-block">五老峰高三至九丈不等,安祥肃穆似五位老者,故称五老峰。相传五老即中央黄帝、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p><p class="ql-block">方山尖(1216.8米)、青峰岗(1248米)、双岩尖(1345米)、麦磨岩(1374米)、仰天堂凹(坳)高山露营地仰天堂尖(1358米)、仙桶尖(1268.4米)、陈大寮山尖(1269)、马少岭岗(1284)、南溪尖(1231米)、天堂尖(1184米)、新路林场水湖岗(1140米)、四方岩(1117米)。</p> <p class="ql-block">朱潭山地处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仙都景区北部,紧邻好溪(九曲溪之一),与板堰村隔溪相望,远眺鼎湖峰,形成独特的山水格局。其得名源于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在缙云讲学时,常在此潭边散步、泛舟,后人将潭命名为“朱潭”,山则称“朱潭山”,以纪念朱熹(字晦翁)的足迹。‌‌</p><p class="ql-block">景区由多个标志性景观组成,移步易景,兼具自然与人文特色。</p><p class="ql-block">‌仙堤‌是卵石铺成的长堤,两侧杨柳婆娑,是观赏鼎湖峰与山水田园风光的绝佳视点,也是摄影和婚纱拍摄的热门地。‌‌</p><p class="ql-block">‌晦翁阁‌建于悬崖岩洞内的半边亭阁,相传朱熹曾在此休息,环境清幽,可俯瞰朱潭全景。‌‌</p><p class="ql-block">‌九龙壁‌长约100米的带状层状节理地质构造,凝灰岩如虬龙盘石,是独特的地质奇观。‌‌</p><p class="ql-block">‌超然亭‌四角单檐攒尖顶亭,可远眺马鞍山日出、天师洞及鼎湖峰,取“超然物外”之意。‌‌</p><p class="ql-block">‌朱潭与矴步桥‌,潭水清澈如镜,与矴步桥构成经典画面,晨雾中“老农牵牛过桥”的场景成为摄影符号。‌‌</p> <p class="ql-block">倪翁洞,在浙江省仙都初阳山上。由大小3个洞组成。洞前好溪蜿蜒,鼎湖在望。传古时有计倪隐居于此。洞口石上刻有唐李阳冰所写“倪翁洞”三字。</p> <p class="ql-block">仙都观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仙都街道,是缙云仙都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缙云县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祠庙建筑,以祭祀东汉神医赵炳为核心,融合道教文化、自然奇观和影视取景地于一体,兼具历史底蕴与旅游价值。</p><p class="ql-block">仙都观景区坐落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仙都街道仙都风景名胜区内,是国家级5A景区仙都的五大核心景点之一(与鼎湖峰、小赤壁等并列),总面积约5.23平方公里。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可通过金温铁路、高速公路或高铁抵达缙云西站后转乘景区交通车。‌‌</p><p class="ql-block">‌起源与沿革‌:仙都观原名赵侯祠,始建于东汉时期,为纪念神医赵炳(字公阿)而建。赵炳云游至此时施方术治病救人,百姓感其恩德立祠祭祀,后朝廷敕封其为“乌伤侯”。唐宋时期兴盛,历经多次修缮,现存建筑保留盛唐风格,是南方黄帝文化辐射中心的重要载体。‌‌</p><p class="ql-block">‌文化内涵‌:作为道教场所,仙都观体现“清净无为”理念,观内供奉太上老君、赵炳及财神范蠡像,并设有八卦道坛。其与陕西黄帝陵形成“北陵南祠”格局,是华夏文化传承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小赤壁地处仙都景区入口,临溪一面绝壁陡峭,东西横亘约650米,高约60米,崖壁赭白相间,远望犹如焰火烧灼,酷似长江赤壁但规模较小,故得名“小赤壁”。古称“白岩”,明代邑令龚庭宾题刻“小赤壁”于崖壁,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龙耕路‌长约400米的天然石廊,传为东汉刘秀脱险时金龙所耕。‌‌</p><p class="ql-block">‌小蓬莱‌,溪中岛湖相映,奇石错落,如蓬莱仙境。‌‌</p><p class="ql-block">‌婆媳岩与舅轿岩‌,隔溪对峙的火山岩风化景观,形似少妇与老妪、壮汉与轿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