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映照医者心 温情点亮抗癌路

时事求是

(辽宁新闻编辑副主任张藤泷)<br><br>如果疾病是生命的裂痕,那么谁来填补那些技术够不到的缝隙?肿瘤科的医护人员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这答案,是查房时那句温暖的“早上好”,是病床旁推心置腹的谈话,是医生办公室那扇永远敞开的“话疗”的门……化疗愈疾病,“话疗”暖人心。有些治疗,从未写在医嘱单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推开这扇门,感受温暖如何在这里悄然生长。<br><br>患者王某是一名肠癌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化疗。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因病情反复、情绪低落,对治疗充满恐惧与抗拒。面对困境,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医护团队没有退缩,而是用专业与真情为他点亮了希望之灯。主任医师王晓丽和主管医生吕莉在精心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同时,耐心细致地为他和家属解析病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化解心头的疑虑;护士们则化身“知心朋友”,每日查房时倾听他的心声,用温暖的陪伴和鼓励驱散阴霾。从饮食起居的细微关照到心理情绪的精心疏导,从病情的密切观察到康复路径的悉心指导,团队的关怀无微不至。为了帮助他重燃希望,护士找来病房几位心态乐观的癌症患者,与他分享他们的抗癌经验,共同为他鼓劲。经过大家的开导,王大爷意识到自己要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勇敢地生活,决定听从医护的建议,坚强地与癌症作斗争。看着他铿锵有力的表态,他女儿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最终王大爷在大家的鼓舞中重燃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配合完成6周期化疗,直至康复出院。<br><br>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像王大爷这样的病人还有很多,他们往往身心承受巨大压力,在冰冷的医疗器具和苦涩的药物中艰难求生。是肿瘤科医护团队为痛苦的患者们撑起了一片安全的港湾,他们心系患者,感同身受,自然流露,以自己的专业严谨,细致贴心地照顾着每一个患者的身体和心灵。“医学的温度,始于技术,成于共情”,这面锦旗是肿瘤科团队收到的无数面锦旗之一,锦旗虽轻,情义千钧。它承载的不仅是患者及家属沉甸甸的认可,更是对肿瘤科全体医护人员专业能力与人文关怀精神的高度褒奖。今后,肿瘤科将以此为动力,持续深化人文关怀内涵,用仁心守护生命之光,用温情抚慰病痛之躯,为更多在抗癌路上跋涉的患者点亮康复的希望,照亮前行的方向。<br><br>撰稿: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宣传部【未经作者授权,转载与搬运文图需注明出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