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腊肉蒸苦菜

查福春

<h1>  小时候吃苦菜饭的味道我是忘记了,但记得我并不太抗拒,可见不难吃。邻居老哥单太法说,你家一年就吃几回苦菜,你妈还放了腊肉下去蒸,自然好吃。</h1><h1> 太法老哥还小的时候,那就得是七零年以前,我还未出生呢。有一回他在哭闹,说苦菜饭不好吃,拉扯着他母亲要她晚上蒸米饭。他母亲苦着脸说,哪来的米呢?只有苦菜,玉米粉都不多了。</h1><h1> 我们当时三户人家连排,共用一个敞口厅。开始做饭的时候,太法转到了我家灶台。母亲切下了一块二指宽的腊肉,叫他拈回去让其母拌苦菜。他母亲还亲自跑来问,怕是儿子偷拿的,又推让了一会不肯要。她是出了名的谦谨,宁可饿一顿也不朝人借的。我母亲说,让孩子尝尝吧。</h1><h1> 太法和我说,那天的苦菜饭是真好吃啊,他吃得都不知道饱。那块腊肉也就二两光景,切碎了,拌在那少说十几碗的苦菜里,却是那么地鲜,那么地美。肉都化掉了,但每一片苦菜叶都被油香浸透,在嘴里嚼着,都舍不得吞下去。五十多年后,他竟记得如此清晰。</h1><h1> 我听着有点不信。要说二两肉炒一盘菜,那自然有肉味,但煮了十几碗,还知道里面有肉吗?太法说,别说二两了,就是一两肉煮一锅,那也是大不相同的。甚至一大锅的菜,多放半调羹油,也能吃得出来。</h1><h1> 不得不说,那时候人们的味蕾真是特别敏感。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跟我们描述当年偶尔吃到的一些美味,总是讲得活色生香,说得我都悔恨自己跟他们不同一个年代。但他们说到最后总会加一句:那时候再好吃的,其实都不如现在寻常的菜肴。</h1><h1> 五十左右岁的农村人,吃过苦菜的不会很多,吃过的,也不会吃太多。就比如我,73年出生的,在我五六岁时家里也吃过苦菜,但一年里仅仅是两三顿,以表示节约粮食的态度。那时我家尽管不能一直吃大米饭,但加上玉米,蕃薯,吃饱还是没问题的。但有的邻居就不是这样,他们需要采摘大量的苦菜以解决粮食问题。</h1><h1> 当然,我指的是以苦菜当主粮,而不是现代人的尝鲜。在一九八二年分田到户之后,苦菜当饭就已成为历史。</h1><h1> 近年我们也摘过苦菜来吃,那实在是不太好吃的。唯有晒干了,然后用来煲肉什么的,才有些风味。</h1><h1> 但是以前,一菜篮的苦菜,用热水烫过,再拌上一些玉米粉,就这么蒸熟了当饭吃,调料只有盐,油基本上没有。</h1><h1> 苦菜并不好吃,但据说它的性质比较好,可以多吃,所以就成了灾荒年代的救命草。有人说,苦菜就是来救人的,因为越是缺粮的年头,它长得越好。现在人们不缺粮食了,苦菜是很难遇到的,除非故意去栽种。</h1><h1> 其实那年代野菜多的原因是因为开山的多,火烧过的山地最会长苦菜。现在满山碧绿,它就是长了也不易找到。</h1><h1>  听了太法老哥的讲述,我寻思着明年春天去找些苦菜,弄些玉米粉,也切那么一点腊肉蒸蒸看。</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