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游记(2025.10.18)

红烛

<p class="ql-block">18日上午游完红海滩后,下午便驱车赶往山海关,安顿好住处,便迫不及待地走进了这座承载着历史回响的古城。山海关,明长城的东起点,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它始建于洪武十四年,依山襟海,气势雄浑,是万里长城上最著名的关隘之一。虽已入秋,但旅游旺季的余温仍在,不过傍晚时分游人渐稀,反倒让我得以在宁静中感受它的厚重。我们没来得及细览全貌,便先坐上了山轮车,沿着古道缓缓前行,仿佛穿越回“闯关东”的年代,耳边似有驼铃与风沙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夕阳正斜斜地洒在城楼上,青砖灰瓦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色泽。飞檐翘角如展翅欲飞的鸟翼,托起一片湛蓝无云的天空。门前花坛里紫穗与绿植交错,像是为这座沉默的古堡悄然铺上了一层温柔的妆。我站在台阶下仰望,忽然觉得,这不仅是一道防御的门,更像是一本打开的史书,每一块砖都在讲述着边塞的风霜与守望。</p> <p class="ql-block">穿过那座悬挂着“来趟古城 心想事成”红幅的古城门,脚步仿佛也慢了下来。门洞深邃,两侧砖墙斑驳,却透着一股庄重的气度。阳光从门洞另一端洒进来,与墙边绿树的影子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称这里为“两京锁钥”——它不只是地理的枢纽,更是时间的通道,一脚踏进,便从现代走入了明朝的边关岁月。</p> <p class="ql-block">沿着青石板路往里走,一条古街在夕阳下静静延展。两旁的砖墙挂着红灯笼,门楣低矮,像是随时会走出一位披甲执刀的守将。街尽头的拱门框住了一片远山与树影,余晖把整条街染成暖金色。几个游客慢悠悠地走着,没人说话,仿佛怕惊扰了这份宁静。我掏出手机拍了一张,却发现再好的镜头也拍不出那一刻心头涌上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兵部分司”四个字高悬在一座灰墙红门的建筑之上,门前一对石狮静默守望,眼神仿佛穿透了六百年的风雨。屋檐下的雕饰繁复却不浮夸,像是文官的笔墨,沉稳而有章法。秋风吹过,树梢泛黄的叶子轻轻摇曳,落在石阶上,发出细微的响动。站在这里,我仿佛听见了当年兵部官员批阅军报的沙沙声,还有战马在院中踏地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一条石板路通向深处,两旁的树已是金黄,阳光穿过枝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一座装饰华美的古建静静矗立,门楣上的彩绘虽经岁月侵蚀,仍能看出昔日的辉煌。石狮子依旧威严,仿佛在提醒每一个路过的人:这里曾是帝国的咽喉,不容丝毫懈怠。我蹲下身,拍了拍石狮的爪子,它不会回应,但那份沉甸甸的历史感,却实实在在地传到了指尖。</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后,整座城楼被灯光点亮,宛如一座浮在暗夜中的宫殿。金色的屋脊在光影中熠熠生辉,两尊披甲执戟的雕像立于门前,仿佛仍在履行他们未竟的守职。灯光勾勒出飞檐的轮廓,也照亮了门前湿润的地面,倒映着城楼的影子,像是一幅虚实交错的画。我站在远处静静看着,忽然觉得,这夜色中的山海关,比白日更显威严,也更添几分神秘。</p> <p class="ql-block">古街在夜里依旧热闹,只是多了几分静谧的韵味。两侧的建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古朴,红门灰墙,屋檐翘起,像是从画中走出的景致。街边的树染上了秋色,金黄的叶子在灯光下泛着暖光。有人在墙边的彩绘前拍照,有人坐在石凳上低声交谈。我沿着街道慢慢走,脚步轻得不敢惊扰这份千年沉淀下来的宁静。Ⅰ</p> <p class="ql-block">一棵银杏树正盛,金黄的枝叶在灯光与月色间摇曳,阳光虽已退去,但树影斑驳地洒在一座古建的墙面上,像是撒了一地的碎金。那建筑门口有几个人影走过,低声说着什么,身影被拉得很长。我驻足片刻,忽然觉得,秋天的山海关,不只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季节与人文交织出的一首诗。</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古塔在夜色中静静矗立,飞檐下挂着红灯笼,像是一盏盏不灭的守望之灯。塔前的拱门下,行人穿行不息,远处街灯朦胧,人影模糊。夕阳虽已落下,但塔身仍残留着一抹金色的余晖,仿佛时间在这里走得格外缓慢。我站在塔下,仰头望去,只觉它不只是建筑,更像是一位沉默的见证者,看尽了边关的烽火与和平。</p> <p class="ql-block">一位身着蓝绿汉服的女子站在古城门前自拍,裙裾在夜风中轻轻摆动,发饰在灯光下闪着微光。</p> <p class="ql-block">夜深了,古城楼在灯光中愈发雄伟,轮廓清晰地映在深蓝的夜空下。门前台阶上,几个人影走过,有人骑着电动车缓缓穿行,车灯划出一道短暂的光痕。两侧的树木在灯光下绿得发亮,仿佛也被这千年的气场所感染。我站在远处,看着这座不眠的城,忽然觉得,它从未真正沉睡,只是在等待下一个倾听它故事的人。</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座古老的拱门,内里灯火通明,建筑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辉煌。地面湿漉漉的,映着灯光,像是一面镜子,把整个古建倒映成双。行人来来往往,脚步声在石板上轻轻回响,仿佛怕惊扰了沉睡的城墙。我站在拱门下,回头看了一眼,门洞像是一道时光的裂缝,一边是现代,一边是历史。</p> <p class="ql-block">一座写着“嘉峪关”的建筑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虽知那是另一座关城,但在这夜色中,仿佛所有长城的魂魄都汇聚于此。山海关是起点,嘉峪关是终点,万里长城,不过是一条横贯山河的脊梁。我站在远处,看着那块牌匾,忽然觉得,这不只是旅游,更像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关”的匾额在灯光下格外醒目,红墙被暖光映照,显得庄重而神秘。门楼古朴,飞檐在光影中如展翼欲飞。我站在门洞前,伸手轻触那冰冷的砖石,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将士们的体温与心跳。这里不只是旅游景点,它是民族记忆的锚点,是山河的守望者。</p> <p class="ql-block">一座牌坊在夜色中巍然矗立,雕刻精美,飞檐翘角在灯光下如梦似幻。行人穿梭于其下,街道灯火辉煌,现代与古老在此刻交融。我走过牌坊,回头望了一眼,它像是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见证着山海关的过去,也迎接着它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