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寻柿园记</b></p> <p class="ql-block"><b>一、</b></p><p class="ql-block"> 看到街边贩卖柿子的小摊儿,想起许多旧事,便起了去看看柿子园的心思。</p><p class="ql-block"> 一查,洛阳还真有叫“柿园”的村子,不过它叫“东柿园村”;既然有“东柿园村”,那便自然有“西柿园村”,没准儿还有“南柿园村”、“北柿园村”呢。</p><p class="ql-block"> 起了心思就也有了去看看现在的柿园的心事,压了十来天,终究还是没忍住,正好遇上一个晴朗且不算冷的日子,便和老伴儿一起出发去寻找那个心心念念的村子,哦,不,是去寻找那个园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二、</b></p><p class="ql-block"> 照例,地铁,公交,打车,终于来到这个东柿园村。</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城郊村。布局上有规划,道路部分笔直,部分略有扭曲;水泥路面,略感狭窄,两辆车错车需要小心;临路的基本上都是院门和屋门,没有商铺;街道上几乎没人行走,我们也只看到两辆农用车驶过。</p><p class="ql-block"> 最明显的就是村中看到的只有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人,默默地静静地坐在那里;也许是我们来的时候刚刚过午,村里人都外出了。</p><p class="ql-block"> 看到路边有几棵柿树,上面还挂着橙红或深黄色的柿子,很高兴,立刻上前拍摄一下。不过路边的柿树都比较低矮,树干也较细,显然生长的年份不长。这几棵柿树上的柿子的模样挺有个性的——根部是一个略凸起的环状,像是个托盘,上部是个寿桃般的胖胖的圆锥体,只是没有那道凹沟。</p><p class="ql-block"> 整道街上没见到更多的柿树。心想在那柿园里,应该会有一些更高大的柿树林吧?</p><p class="ql-block"> 看到一个院门半敞着,里面有说话的声音,便走了进去。里面是四位老年人,两男两女,似乎是两家人。正在打麻将。</p><p class="ql-block"> 打个招呼后询问柿园在哪里。老人们看上去有点懵,答道这里就是柿园啊。</p><p class="ql-block"> 便说我们是来找柿子园的。老人恍然答,你们是来买柿子啊,向前过一个巷子口,左拐,出了巷口就那家就有卖的。不过你们来的有点儿晚了,柿子也不多了。</p><p class="ql-block"> 连忙解释,我们不买柿子,只是想来看看柿子园,拍拍照。老人们有点愕然,道哪有什么柿子园,早就没柿子园了。说完就不再理睬我们,继续打起麻将来。</p> <p class="ql-block"><b>三、</b></p><p class="ql-block"> 想了想,即使没有了柿子园,那成小片的柿子树总该还是有的吧。就谢过老人,就去寻卖柿子的那家人,他家卖柿子,总该有十几或几十株柿树吧。</p><p class="ql-block"> 按照老人的指点,出了那个巷子口,果然看到两棵正结着果子的柿子树——是的,是<b>两棵</b>柿子树!</p><p class="ql-block"> 不过那家人的院门紧闭,没有一点做生意的味道。莫非老人说的卖柿子,只是这家人可以卖他自家的这两棵柿树上的柿子?想了想,不好上前敲门,若说我们买两斤柿子,恐怕会被赶跑: 谁会为买两斤柿子去打搅人家的休息或休闲呢?</p><p class="ql-block"> 还是拍拍这两棵树上的柿子吧。这柿树上的柿子颜色橙红,已经熟了,挺好看的。</p> <p class="ql-block"><b>四、</b></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从西头进入村子的,还不想就这么折返回去,就沿路向东头走去。</p><p class="ql-block"> 遇到一位中年妇女,随口问这村里哪里有比较多的柿子树,她说出了东头向北,有个园子,不过那园子不对外开放,可去碰碰运气。听罢大喜,终于还是找到柿园了!</p><p class="ql-block"> 快步走向东头路口,到了路口,有点茫然:说好的柿子园呢?向四下里瞭望一番,发现北边有三五株树上有星星点点的橙黄色,那当然就是柿园了。</p><p class="ql-block"> 走过去,两扇薄薄的铁皮门紧锁着,透过门锁上的窟窿,可以看到一个院子,园中有七八棵柿树,靠南面的几棵树上正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柿子。</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柿园?!</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一个柿园就配得上叫“东柿园村”?</p> <p class="ql-block"><b>五、</b></p><p class="ql-block"> 这里距离公路不远了,可以看到公路上的各种汽车不时地驶过。</p><p class="ql-block"> 悻悻然地向公路方向走去,自我安慰道,既然看到了柿子树和柿子,也算是没有空跑一回。</p><p class="ql-block"> 走近村口的牌楼时,看到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就又随口问一下,这个村子为什么叫“东柿园”。老人说,因为以前这里柿子树很多,柿园很大而得名。(上世纪)八十年代分田到户,柿园就都扒了,只留下这个名字了。</p><p class="ql-block"> 再问,那应该还有个“西柿园村”吧?答,有,有过。不过那个西柿园连村子都没有了,土地被征收了卖掉了,那里连个名字都没有了。都是道路和楼房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出东柿园村的牌坊,看着那上面的名字,心里一片杂乱,说不清什么感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了东柿园村,心中很是不甘,就这么诚心诚意地专程上门,似乎兴致冲冲跑来,却被劈头泼了盆凉水。</p><p class="ql-block">时间还早,顺道再去个地方转转。去哪里呢?最近的熟悉的地方就是植物园了。那就去园子里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隋唐遗址植物园南门。</p> <p class="ql-block">南门外的景致甚至比园内的还好。因为不是公园内的景区,几乎不见游人。</p> <p class="ql-block">入园,逆时针环滴翠湖绕行。</p> <p class="ql-block">遇见一只漂亮的小鸟,可惜匆忙之间相机参数没设置好,拍出的照片惨不忍睹,好在老伴儿用手机拍摄还有几张可看。</p> <p class="ql-block">一个大大的意外:在滴翠湖东边的步道上,竟然看到一处连片的柿树!</p><p class="ql-block">只是这些柿树很高,有十来米,上面的柿子是深红色的,但是果子稀疏,可能被园子里的鸟儿吃的差不多了吧;那么高,人也上不去摘呀!</p> <p class="ql-block">滴翠湖边静候日落。</p> <p class="ql-block">两行银杏树中,藏着几株垂枝朴树。长长的低垂的枝条上挂着稀疏的金黄色的叶子,形成一道奇特的黄叶垂幕,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日落后的余晖天光里。</p> <p class="ql-block">五角枫下的一块巨石上。</p> <p class="ql-block">这棵网红乌桕树,天色已晚,游人散去。</p> <p class="ql-block">该走了,临别“合影”。</p> <p class="ql-block">南门入,西门出,这是从未走过的路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