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的上海,秋阳像一层温柔的纱,轻轻笼住城市的每个角落。恰逢周末,我和 Jasmine 一同前往长风公园,想在这深秋时节,赴一场与自然的约会。 我们沿着银锄湖的湖边步道缓缓前行,晚风牵起柳枝的柔梢轻轻摇曳,垂落的绿丝不时掠过肩头,像在悄悄拂去我们行走的疲惫。湖面更显热闹 —— 水芙蓉花正迎着暖阳肆意绽放,殷红的像揉碎的晚霞,粉红的似晕开的胭脂,素白的则如裹了层薄纱,一朵朵或亭亭立在碧波上,或半掩在浮叶间,将澄澈的湖面缀成了一幅流动的彩画。 秋日的湖面格外平静,像一块镶嵌在公园里的蓝宝石,岸边的柳树虽已有些泛黄,但枝条仍轻轻垂在湖面,偶尔有微风拂过,便泛起一圈圈涟漪。 我们循着银锄湖的粼粼波光走到游船码头,心里正盘算着坐上游船,看秋阳洒在湖面碎成金箔。可码头上竟排起了蜿蜒的长队,队伍里满是带着小孩子的宝爸宝妈,孩子们伸着小手指着湖面的游船咿呀嚷嚷,细碎的笑声混着湖水拍岸的轻响,把码头的秋日晨光填得满当当,我们原本的游船计划,也只好轻轻按下暂停键,成了留待下次的小念想。<br> 走着走着,原本平静的视野里,突然闯入一群单人皮划艇,瞬间勾住了我的目光。划手们迎着风,双手紧握船桨,一左一右的动作充满力量,桨叶搅动湖水时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皮划艇应声向前,快得像离弦之箭,一艘紧追着一艘,没有口号却满是较劲的劲儿,鲜活的活力与滚烫的激情,顺着水波一点点漫到了湖岸。 我们循着秋日的暖阳,漫步至长风公园中心大草坪东部的地下少先队雕塑前。这座雕塑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海少年儿童的革命功勋。雕塑前的石阶上,几位老人正惬意地坐着晒太阳,金黄的秋光温柔地洒在他们身上,暖意顺着衣角漫开,连空气里都浸着几分慵懒的舒适。 路边忽然撞见一株孤零零的松果菊,像不小心遗落在草丛里的小舞者。圆圆的红头是它缀着亮粉的舞帽,粉色花瓣层层舒展,恰似撑开的蓬松舞裙;底下纤细的茎秆笔直挺立,又像舞者绷直的长腿,迎着秋日微风轻轻晃悠,在满眼绿意的草丛里,独自美得亭亭玉立。 原来,最美的秋天从不是要奔赴遥不可及的远方。它藏在和老伴并肩走过的公园小径上,脚下踩着簌簌作响的落叶;藏在夕阳染红天际时,两人并肩眺望的那片湖光里;更藏在每一个细碎的日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