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时空走廊:城市会客厅里的抚顺记忆

侗族大歌

<p class="ql-block">2025年的深秋,我踏上了抚顺的土地。这座曾以煤炭闻名的城市,正悄然将工业记忆与人文温度编织成新的城市叙事。而位于市中心——新抚区中央大街北端的抚顺“城市会客厅”,正是这场时空对话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这座始建于1904年的百年站舍,历经1934年改建、2008年停用,终于在2025年9月29日以焕然之姿回归——它不再是旅人匆匆中转的驿站,而是承载集体回忆的文化地标。走进修缮后的抚顺站,历史与现代在此交汇。砖红色的站舍庄重静立,钟表定格在10:10,仿佛提醒人们停下脚步,聆听往昔回响。入口处红灯笼高挂,一如当年节日归途的温情。是由百年铁路站舍改造而成的文化新地标,集历史展览、公共活动与城市记忆展示于一体,2025年9月29日正式开放后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核心场所。</p> <p class="ql-block">步入室内,空间豁然开朗。高耸的天花板下,几何彩绘与水晶吊灯交相辉映,橙绿红交织的图案如流动的乐章,拱形窗棂透进柔和天光,让人恍若置身艺术殿堂。而红砖墙与黑白地砖的碰撞,既保留了工业遗存的肌理,又注入了当代美学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城市记忆展》中,供销社的复原场景唤起几代人的共鸣。老照片、旧挂历、通信设备静静陈列,1985年的日历泛着岁月的光泽,墙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遒劲有力,多幅黑白影像记录着那个朴素而炽热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我在长椅边驻足,一位穿米色开衫的女士从保温桶倒出热水,热气氤氲中,落叶轻落木柱旁。这一刻,历史不再遥远——它藏在一杯温水中,也在每一片飘落的秋叶里。</p> <p class="ql-block">雷锋的全身铜像在门口肃立,背景是贴着蓝胶带的砖墙,他的目光坚定如初。这不仅是对英雄的致敬,更是一座城市精神的锚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