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行记:萨车,风沙深处的未竟之梦》

白云

<p class="ql-block">喀什的喧嚷还在身后,车行三小时,我们便陷进了萨车的静默里。一路是望不尽的灰黄,天地像被沙尘调成了同一色阶——南疆的脾性,本就藏在这苍茫的尘土气息中。</p> <p class="ql-block">萨车府是此行的第一站。朱门青瓦,皆是后来仿建的形貌;衙内空寂,只余图卷无声陈列。历史被压成平面的图画,到底失却了立体的温度。穿行其间,像在读一本删减过的史书,知道它厚重,却触不到肌理。</p><p class="ql-block">转而出府,直奔老城文化中心——原本心心念念的十二木卡姆,竟落了空。听说那非遗的乐声能叫人浑身战栗,弦起如风过戈壁,歌落似雪崩昆仑。可惜,终究缘悭一面。旅途总要留些遗憾,像史册里被风蚀的断章,引人悬想。</p> <p class="ql-block">索性踱向老城遗址。不过步行数百米,天地陡然换了光阴。残垣颓壁,几垄黄土,夯土城墙在西斜日头下泛着苍白。登上墙垣,南疆的风猎猎扑来——这风,六百年来未曾变过。西侧那截三十米的残墙尤令人心惊,掌心贴上去,粗砺的触感如接通了时光:叶尔羌汗国的驼铃、商旅的吆喝、佛寺与清真寺交替的钟声,都在指缝间簌簌作响。</p> <p class="ql-block">王宫更是铁将军把门。听说当地重保护而轻开发,朱漆大门常年紧锁。也罢,有些辉煌注定只能想象,就像有些文明,我们终是迟来的过客。</p> <p class="ql-block">倒是在喀赞其老街寻着了人间烟火。镶坑的焦香混着干果的甜腻,银匠叮当敲着祖传的手艺,维吾尔老人眯眼坐在店门口,时光在他皱纹里淌得极慢。这里九成六都是少数民族,语言成了需要耐心拆解的密码。可谁说一定要听懂呢?那些手势里的热情,笑容中的淳朴,本就是比言语更古老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一个莎车国,半部新疆史”。穿行在萨车的大街小巷,才真正懂得这话的深意。这里的每寸土都浸过东西文明激荡的往事,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千年风霜的印记。恍惚间,竟生出异国之感——不是地理的疏离,而是时间的错位。</p> <p class="ql-block">离去时暮色已浓。这一日,不过掀开了叶尔羌史册的扉页。文化的魅力恰在于此:它给你足够的心动,又留足未尽的念想。萨车像一坛刚揭盖的陈酿,只许你闻香,不许你痛饮——而这缕香,已够在往后岁月里,反复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