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紫阳赵</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1122441</p> <p class="ql-block">李谷一老师演唱《教我如何不想她》网络视频</p> <p class="ql-block">《教我如何不想她》是由刘半农在1920于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期间所作,是中国早期广为流传的重要诗篇。该诗由于音韵和谐,语言流畅,1926年被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谱成曲,广为传唱。刘半农在这首诗中首创了“她”字的使用,受到广泛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p><p class="ql-block">刘半农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并一度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1920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并致力于语言学研究,此时诗人远离祖国,思念亲人,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感情深沉的诗。诗名开始时叫做《情歌》,后来改为《教我如何不想她》。五四以前,汉字中的“他”本无男女之分,刘半农在《教我如何不想她》中首创了“她”指代女性,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1926年赵元任将此诗谱曲,并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后改为复,初字半侬,时用瓣秾,后改字半农,号曲庵。一八九一年生于江苏省江阴县,一九三四年谢世。1917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新诗人、杂文家和著名的语言学家。</p><p class="ql-block">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在新文化运动中,他写了大量的诗歌,内容多是反封建的,形式上着力模仿民歌。出版的诗集有《瓦釜集》(1926)、《扬鞭集》(1926)。其他著作有《半农杂文》、《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编有《初期白话诗稿》,另有译著《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p><p class="ql-block">歌曲歌词(诗作原文):</p><p class="ql-block">天上飘着些微云,</p><p class="ql-block">地上吹着些微风。</p><p class="ql-block">啊!</p><p class="ql-block">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p><p class="ql-block">教我如何不想她?</p><p class="ql-block">月光恋爱着海洋,</p><p class="ql-block">海洋恋爱着月光。</p><p class="ql-block">啊!</p><p class="ql-block">这般蜜也似的银夜。</p><p class="ql-block">教我如何不想她?</p><p class="ql-block">水面落花慢慢流,</p><p class="ql-block">水底鱼儿慢慢游。</p><p class="ql-block">啊!</p><p class="ql-block">燕子你说些什么话?</p><p class="ql-block">教我如何不想她?</p><p class="ql-block">枯树在冷风里摇,</p><p class="ql-block">野火在暮色中烧。</p><p class="ql-block">啊!</p><p class="ql-block">西天还有些儿残霞,</p><p class="ql-block">教我如何不想她?</p><p class="ql-block">---------刘半农 1920.9.4</p> <p class="ql-block">歌词赏析(点评鉴赏):</p><p class="ql-block">《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在形式上的整饬,一望而知。全诗四节,每节五句:前两句都是七字,大体都是三个音步,并用韵(除第一节),如第四节的“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里/烧”;中间的第三句都用单独一个“啊”字,这在某种意义上有时代的烙印,新诗初期,抒情手段还比较单一,诗人往往用感叹词直抒胸臆;第四句都是八个字,大体上音步仍然是三个,第三和第四句的短长之变,则在整节诗中造成了节奏的大幅度改变;第五句每节相同,都是“叫我如何不想她”七字,造成一唱三叹之感,同时第五句还和第四句押韵(除第二节外)。因此,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广义的格律诗,即在一首之内形成固定格律,但不追求每首诗都相同,因此又保持了新诗的自由。</p><p class="ql-block">刘半农在“她”字从文字学角度正式提出之前,已经在《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中大胆地使用这个字了。这首诗是诗人1920年留学期间在伦敦写的。诗中的“她”是首次使用,而关于“她”字的文字学诉求则是1923年才正式提出来的。诗中的“她”有人说是指一位女性,有人说是指祖国(英语中的“祖国”motherland一词是阴性)。不管如何,是诗人的一种深挚的感情,启发他为祖国的文字贡献了一个重要的人称代词,使得那些即使是在“此时此刻”的现实中处于宾位的中国女性,获得了在语言形式上的明确的主体地位。从诗歌的角度看,《教我如何不想她》毫无疑问是一首优秀之作。而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其意义似乎更加重要。一个“她”字,使一首诗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用了歌词的形式,融进了民歌风,同时又是不折不扣的现代白话诗,可谓三种风格、三种审美因素的完美统一。而刘半农是最早(1918年初)呼吁对中国丰富的民歌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和保存的人。他并且身体力行,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和整理工作,贡献极大。而民歌对刘本人的诗歌创作的影响可以从这首诗里看出。</p> <p class="ql-block">歌曲赏析:</p><p class="ql-block">《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五四时期白话诗歌与现代音乐结合的典范之作。歌词源自刘半农的同名白话诗,以“天上飘着些微云”等自然意象起笔,将思念藏于景中,语言质朴却情真意切,既打破了传统诗词的格律束缚,又保留了东方抒情的含蓄之美。</p><p class="ql-block"> 赵元任的谱曲堪称点睛之笔,旋律融合中西韵律,采用五声音阶为基础,搭配流畅的转调与节奏变化,既贴合汉语的声调韵律,又兼具时代新意。歌曲以“教我如何不想她”为核心咏叹,旋律随情感起伏,从平缓到激昂再归静谧,将思念的缠绵、怅惘与深切演绎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作为白话文运动与新音乐运动的双重成果,这首歌不仅让“她”字得以广泛传播,更以跨越百年的艺术感染力,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音乐桥梁,至今仍以其纯粹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构思,打动着每一位听众。</p> <p class="ql-block">赵元任简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赵元任</span>(1892年11月3日-1982年2月24日),祖籍江苏武进,生于天津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也是“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1910年,赵元任赴美留学,先后在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在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他能说33种方言,通晓多国语言文字,在数学、物理学等领域也有涉猎 。赵元任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创立和研究奠定了基础,被尊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其著作有《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等 。同时,他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先驱,创作了《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韵》等大量音乐作品,被誉为“中国学习西方音乐的第一位作曲家” 。1938年起,赵元任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1981年获北京大学颁发的荣誉教授称号 。</p> <p class="ql-block">诗歌意境:</p><p class="ql-block">天空明净,大地宽阔。云儿在天空中飘着,微风轻吹,吹乱了诗人的头发,也唤起了诗人心中思念故土和亲人的感情,接着诗人一声感叹:“教我如何不想她?”反问加强了那感情和思念的程度。 在夜里,银色的月光照在宽阔的海面上。在这“蜜也似的银夜”,诗人却不能和恋人相伴,不能和心中的恋人在一起。这月光和海洋契合无间、依傍难分的情景在诗人的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感情呀?“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上落花,水底游鱼,燕子飞舞。这花因为燕子可有着“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担心?这游鱼因为燕子的出现可有着被水抛弃的担心?也许,燕子送来了家乡的信息,让诗人的心里有着更深的触动,更深的思念,“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中摇动,残霞映红了半边天,如野火在烧。这冷的风和天边的残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衬出了诗人远离故国的失落和热切的思念之情。思念之余,诗人看到的还是一片冷冷的暮色——残霞。这是一种强烈的反差,在诗人最冷的心灵感受中,暗藏着对祖国深深的爱。</p> <p class="ql-block">名家点评:</p><p class="ql-block">《教我如何不想她》,传统歌谣的复迭手法,他在构思技巧上虽继承了传统的反复与比兴手法,但在语言运用上却是生动活泼的,在意境上是新鲜别致的,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而且余意不尽,余韵悠然。从诗的联想力与暗示性看,诗人多少接受了一点西方象征派诗歌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当代诗人吴奔星,名作欣赏,1983。</p> <p class="ql-block">视频/作者用竹笛无伴奏演绎《教我如何不想她》(完整版 习作)</p> <p class="ql-block">李谷一演唱特色:</p><p class="ql-block">李谷一演唱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以其标志性的“气声唱法”与民族声乐功底,赋予经典全新韵味。她的演绎既保留原曲的抒情内核,又融入自身细腻的情感表达,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歌声开篇平缓柔和,气声与真声自然衔接,如轻声诉说思念,贴合“天上飘着些微云”的意境;副歌部分“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咏叹,以透亮的高音拔高情感,却不失温润质感,将思念的深切与怅惘层层递进。她精准把控歌曲的韵律起伏,咬字清晰且带着汉语声调的韵律美,既还原了歌词的文学性,又通过强弱虚实的处理,让情感更具层次感。</p><p class="ql-block"> 李谷一的演唱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既延续了歌曲的时代底蕴,又以灵动的发声技巧注入鲜活生命力,让这首百年经典跨越时光,传递出更具普适性的情感共鸣,成为翻唱版本中极具辨识度的经典演绎。</p> <p class="ql-block">图片资料/致谢网络</p><p class="ql-block">视频/自制</p><p class="ql-block">音乐/本地《教我如何不想她》(廖昌永演唱)</p><p class="ql-block">2025.11.4日于安康煌上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