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港太极 二十四拳,四十二拳学员教完结业。

___兔子妈。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燕港站旁的广场上,“太极拳剑学习班”的标志前,回望这一个月来的点点滴滴。鲁老师-一遍遍示范着动作,声音温和却坚定:“慢一点,感受气息的流动。”如今,学员已完成了二十四式和四十二拳的学习,不再是当初那个连起势都做不稳的新手。.</p> <p class="ql-block">这一个月,鲁老师教得认真,我们学得投入。每天清晨六点多不论寒暑,总能看到来到场地,整理队形,调整站位。他的讲解细致入微,从手型到步法,从呼吸节奏到意念引导,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她说:“太极不是比谁动作快,而是看谁更能沉下心来。”正是这份耐心与坚持,让我们从生涩到流畅,从模仿到体悟。</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步道旁,晨雾还未散尽,一群身影已缓缓舒展双臂。红的、蓝的、粉的太极服在绿树掩映下格外醒目。我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像一片随风起伏的林海。高探马,云手、揽雀尾……每一个招式都凝聚着汗水与专注。一那一刻,心里泛起一丝自豪——这是我们用时间磨出来的默契。,,</p> <p class="ql-block">太极的精髓,最难掌握的部分。就是沉肩坠肘松腰松胯。逢转必沉,逢沉必转。沉稳和专一。灵动和熟练融合化一。老师常说:“打拳用单手和架子,是用腰,是用心。用意不用力。”起初不懂,现在才明白,那是身体与心之间的对话,是静中生动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花丛边,柳枝低垂,我们在一片芬芳中完成了一套完整的二十四式。动作不再机械,而是有了呼吸的节奏,有了自然的韵律。有人笑着说:“练完这套拳,整个人都轻了。”的确,太极不只是锻炼身体,更是在喧嚣生活中寻得片刻安宁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五十多岁,一把岁数,还能学会这么优雅的运动。”</p> <p class="ql-block">绿树成荫的公园里,我们的队伍越来越整齐。无论男女老少,穿上太极服,站上这片土地,就成了一家人。练这个太极图什么,图个身心舒展,图个每天醒来有件事值得坚持。</p> <p class="ql-block">鲁老师年近八旬,动作却依然轻盈稳健。她站在队伍前方,像一棵扎根大地的老松。每次收势后,都会环视一圈,点点头:“今天拳打的不错。”这句简单的话,成了大家最大的鼓励。虽然还没有记全每个人的名字,但记得谁昨天请假,谁进步最快。这份用心,让这个学习班不只是学拳的地方,更像是一个温暖的晨间课堂。</p> <p class="ql-block">十月一日国庆我们穿上了统一的粉色与蓝色太极服,手里挥动小红旗,在国旗下合影。镜头定格的那一刻,在鲁老师带领下喊出"祖国万岁,我爱你中国"感动——为这段共同走过的清晨时光,为彼此陪伴骄傲。</p> <p class="ql-block">广场开阔,人心亦开阔。</p> <p class="ql-block">老师站在前排,动作舒展有力,像一团燃烧却不灼人的火焰。她身后,跟随的许多身影。这一幕,想起最初的第一课,那时我们连站桩都站不稳,如今却能完整演绎四十二式长拳。时间真的会说话,它藏在每一次抬手、每一次转身里。</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个雨后的早晨,石板路还泛着湿光,我们照常集合。空气格外清新,动作也格外轻盈。整齐划一的手势向前推出,如同向世界致意。太极教给我们的,不只是招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无论晴雨,照常起身,照常练习,照常热爱。</p> <p class="ql-block">这一个月来学员不仅学会了拳法,更学会了如何在一个集体中彼此呼应、共同前行。</p> <p class="ql-block">阳光明媚的清晨,一群人在公园里缓缓起势。色彩斑斓的太极服随风轻扬,动作如行云流水。有人路过问:“你们这是什么班?”我们笑着回答:“燕港太极班。"语气里,满是骄傲。</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单是为了比赛,也不是为了炫耀,只是为了证明:哪怕年过半百,依然可以学新东西,依然可以活得有劲、有美、有光。</p> <p class="ql-block">裕华区太极协会,朱会长光临指导。</p> <p class="ql-block">合-影时,大家举着写有“太极拳剑学习班”的横幅,笑容灿烂。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健康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这份朴素的坚持,或许正是太极最本真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这不仅是一次学习的结束,更是一段新生活的开始。太极的路还很长,而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