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红枫艺术团”:十年义务演出超两千场、不收一分钱。

秦微视传媒

<p class="ql-block">铜川市“红枫艺术团”:十年义务演出超两千场、不收一分钱。</p><p class="ql-block"> 没有固定排练厅,冬天在老年公寓门口顶着寒风,夏天在公园烈日下挥汗,但她们一练就是十年。</p><p class="ql-block"> 铜川市“红枫艺术团”——是一支成立于2015年、由退休职工和教师组成的老年文艺志愿队,听她们讲述“零报酬、零缺席、零退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我们最初只有40多人,会啥演啥,乐器、舞蹈、秦腔全上。”团长林西玲回忆,十年间团队已义务演出2000余场,平均每年200-300场,足迹遍布铜川新区、耀州区各社区,以及照金革命根据地、市慈善协会养老院等。“县上有活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重阳节、七一、春节,观众都提前问‘红枫’来不来。”</p><p class="ql-block">荣誉柜里,文化局颁发的“优秀群众文艺团队”“最佳志愿组织”等奖状已经摞了30多份。更令队员们自豪的是,2020-2022年疫情期间,40多名演员全部报名社区志愿者,协助核酸秩序维护、物资配送,与“中国好人”李汶静并肩作战。“最冷那天零下8℃,我们早上5点就到点位,没人喊苦。”队员李改梅说。</p><p class="ql-block">目前,团队固定成员58人,平均年龄62岁。由于没有室内场地,大家常年在新区阳光老年公寓门前广场排练。“三天排完一个新节目”是她们最“硬核”的指标——今年七一前,仅用72小时就赶排出情景舞蹈《绣红旗》,在铜川市表彰大会现场赢得20多次掌声。</p><p class="ql-block">“只要观众需要,我们就一直跳下去。”林西玲表示,下一步团队计划把红色故事、秦腔选段与广场舞融合,打造“移动小剧场”,让义务演出走进更多偏远乡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