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高简(1634-1707),字澹游,号旅云,一云山人,江苏苏州人。他主要生活在清朝初年,即顺治至康熙年间。这一时期,江南地区承袭了明代的文脉,文化艺术十分繁荣,高简正是这一浓厚艺术氛围中孕育出的代表性画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高简《为迎年作山水图》立轴 纸本 131X66厘米旅顺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州作为当时的文化重镇,书画收藏与交易活动非常活跃,这为高简提供了博览古人名迹的绝佳条件。其追求恬淡、超脱,寄情于山水书画的隐逸性情。他一生致力于绘画,直至晚年笔耕不辍,最终将他的艺术才情与对古人画理的理解,尽数倾注于他的作品之中。</p> <p class="ql-block">高简的绘画艺术主要师法元代大师,尤其深受倪瓒(云林)和吴镇的影响。元画注重抒发个人性情、讲究笔墨趣味和意境营造的特点,在他笔下得到了充分的继承。他领悟了倪瓒构图中的简澹空灵和吴镇笔墨中的沉郁华滋,并将这种感受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其艺术风格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简澹”二字是高简艺术风格最核心的概括。这既体现在构图上——画面不追求繁复饱满,而是疏朗有致,留白巧妙,给人以空旷深稳之感;也体现在笔墨上——他善用淡墨与淡彩,笔触清新秀逸,色彩温润内敛。无论是描绘《春山积翠图》的苍翠,还是《江乡初夏图》的恬静,他的画总散发出一种清雅脱俗、宁静致远的气韵,极为“可爱”(令人喜爱),具有很高的文人书卷气。</p> <p class="ql-block">高简尤其擅长创作扇面、册页等形制的小幅山水画。在这些“小品”中,他展现了在方寸之间经营位置的非凡能力,所绘的“梅花书屋”题材尤为时人称道,将文人理想中的书斋生活与自然景致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他的摹古功力极为深厚,尤其对明代画家唐寅的画风模仿得惟妙惟肖,几可乱真。这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建立在对古人笔法、气韵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其传统功力的扎实。</p> <p class="ql-block">在清初“四王”推崇摹古、讲求正统的画坛风气下,高简走的是一条汲取元人逸韵、兼具明人清趣的个性化道路。他可能未能开宗立派,但其作品以其独特的清巧淡雅之风,在当时就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被尊为“名家”。他与王翚(清初“四王”之一)等大家亦有交往,王翚曾为其画作题跋,可见其艺术水准为同道所认可。</p> <p class="ql-block">高简是一位根植于深厚传统,又能化古出新的文人画家。他的一生与艺术,完美诠释了“澹游”二字——以淡泊之心游于艺,其笔下的山水世界,不仅是自然的写照,更是其内心清雅、超逸人格的投射,为后世留下了一份清隽可贵的艺术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