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以课育人:第七小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中的实践与反思

吓到胃了

<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4日,我们数学工作坊的成员跟随余静老师来到了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参加本次的工作坊活动。本次活动由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主办,共分为两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  第一阶段:观摩前辈讲课</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张郭于老师带来的综合实践——探索年月日的秘密的第一节课:走进年月日。</p> <p class="ql-block">  课堂开始,张郭于老师通过播放宇宙的视频以及地球与月球的独白,引出同学们对年月日的思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利用AI赋能数学课堂,将AI学习小助手请到课堂,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给每个同学提供了自主评价单,让同学们通过自评的方式,对本节课的表现打分。同学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更能知道自己在本节课收获了多少,为下一课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数学课堂是前进小学的孙月丽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综合实践课——参加欢乐购物活动中的第一节课:筹备购物活动。</p> <p class="ql-block">  课堂的开始,孙老师通过一段学校举办跳蚤市场的视频,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大家都很想去参加购物活动,那么购物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人民币,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  孙老师在课堂中给同学展示了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币,并引导同学们从数字,文字,颜色和材质等方面来辨认人民币。通过观察一套人民币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引导同学们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人民币进行“拿一拿,换一换”的活动,通过不同的拿法拿出一元,10元等数额的人民币,从而得出“1元=10角、1角=10分”</p> <p class="ql-block">  孙老师基于大单元任务的考量,提出“想一想,完成任务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顺势引出后面的内容,模拟购物活动,开展购物活动以及分享购物经验。</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数学课堂是李静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一年级下册的内容——认识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带领同学来到了购物街,同学们在购物街中发现了许多信息。一张20元可以换几张1元?我有20元可以买什么?激发同学们对学习人民币知识的兴趣,以此来展开课堂。</p> <p class="ql-block">  要购物首先我们要认识人民币,在“认一认”环节,同学们在李老师的指导下认识了人民币,并且能够通过材质、单位来区分。</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在黑板上给出残缺的人民币,让同学们猜一猜人民币的面值。这一环节更加深了同学们对人民币颜色,花纹,图案的认识。为同学们的购物活动做足了准备。</p> <p class="ql-block">  接着李老师将本节课与生活实际联系,呈现出买书,买糖,买笔等实际情景。即让同学们从生活中理解数学,又能够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数学中,理论联系实际。</p> <p class="ql-block">  最后,让同学们用自评的方式来回顾这节课,思考自己有什么收获。</p> <p class="ql-block">  第二阶段——师生共同评课</p> <p class="ql-block">  听完三位老师的课堂,由老师以及校长对此次课堂做出评价。</p> <p class="ql-block">  几位老师的评价让我们收获颇多。我们明白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说说而已,我们要切切实实做到,在课堂引导学生,注重学生的生成,不能一问一答式的分割知识,而是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将数学学科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等相结合。</p> <p class="ql-block">  三组数学工作坊的成员也派出代表对本次活动发言。听了前辈们的课堂以及评价,大家都懂得了应该更好的协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既要放手,又不要太放手,相信前辈的经验会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大有帮助。</p> <p class="ql-block">  最后,通过上午的数学课堂,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成为一名老师,不是容易的事。要成为一名好的老师,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我相信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更坚定了要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决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师素养,为祖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