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里的乌镇再度铺开互联网的经纬。当"报名审核通过"的讯息点亮屏幕,这条通往未来的桥,即将第三次在橹声水韵间为我延伸。 回望2023年的初访,展馆内新生的元宇宙概念仍带着探索的锋芒,柔性折叠屏在掌心流淌如帛,仿生机器人转动的瞳孔激起惊叹。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2023年11月7日合影</font></h5> 我随慈溪市互联网发展联合会的同行者穿行展区,指尖触过冷冽的合金骨架,却感知到技术蓬勃的体温。 次年重临,变革已沉淀为具象。量子计算模型挣脱理论沙盘,在实体机箱中透出幽蓝流光;智慧农田的传感网与乡村直播间相邻而设,数字棱镜折射出参差的时代光谱。举起相机时,我定格了一位银发长者试戴AR眼镜时震颤的眼睫——科技的温度,终需由人的双手承接。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2024年11月19日合影</font></h5> 此刻整装待发,前两次的影像在脑海中清晰重叠。那些曾惊艳时光的展品,有的已融入生活肌理,有的蜕变为更精密的形态。 当我即将目睹稚童与AI画师对话、丝绸借区块链溯源千年纹样,这场盛会的真意愈发明朗:互联网之光,不仅是数据洪流与芯片冷焰,更是平凡人照见未来的那扇窗。 二度亲历,再踏新征程。镜头里的展台更迭如同时代切片,而乌镇的石桥流水始终沉静托举奔涌的步履——因向未来而去的每一程,都需从坚实的大地上启航。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2023年影像</b></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2024年影像</b></font></h3> 无人驾驶: 无人机: 机器 人: 机器狗: <font color="#ed2308"><b>2025:虚位以待......</b></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