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摄影家殷筑生摄影并撰文</b> 蚜虫,这群微小却恶名昭著的家伙,堪称植物世界的“恐怖分子”,所到之处,一片狼藉。<br> 蚜虫又称腻虫、属于半翅目(曾为同翅目)蚜总科,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种类超过4700种,大部分对农业、园艺业有严重危害。 蚜虫全球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多数蚜虫体型微小,长度通常在1-10毫米之间,身体柔软。常见的有绿色、黄色、黑色、棕色等,有些蚜虫的颜色能与它们所寄生的植物颜色相近。 它们以植物汁液为食,贪婪地吮吸着植物的养分,让原本生机勃勃的叶片变得卷曲、枯黄,花朵失去娇艳,果实不再饱满。农作物因它们减产甚至绝收,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付诸东流,经济损失难以估量。<br><br> 更可恶的是,它们还是病毒传播的“帮凶”,带着各种病毒在植物间肆意穿梭,引发大面积的植物病害,让无数植物在痛苦中挣扎死去。 蚜虫繁殖方式极为特殊且高效,具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蚜虫主要进行无性生殖(孤雌生殖),幼蚜在出生后不久就能继续繁殖,这种繁殖方式使得蚜虫种群数量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一只蚜虫一年内可以繁衍4000万只的庞大军团。<br> 蚜虫具有群居性,常常大量聚集在植物的同一部位,这使得它们对植物的危害更加严重。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们在长期的抗病虫害的斗争中逐步总结出防止蚜虫的方法:<br> 生物防治:利用蚜虫的天敌来控制其种群数量,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昆虫都是蚜虫的天敌,可以通过保护和释放这些天敌昆虫来达到防治蚜虫的目的。 物理防治:可以使用防虫网来防止蚜虫进入种植区域;也可以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捕蚜虫。 化学防治:在蚜虫发生严重时,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以避免对环境和有益生物造成不良影响。<br> 农业防治: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蚜虫的发生,如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蚜虫的栖息地;合理施肥和浇水,增强植物的抗虫能力;轮作倒茬,避免连作等。 蚜虫,你们是植物的噩梦,是大自然的破坏者。人们绝不能坐视不管,要拿起科学武器,将你们彻底消灭,还植物一片安宁的天地!<div><br></div><div> 2025年11月4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