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花鸟之中,挥墨悟道人生 —记徐州著名花鸟画画家李大义先生

彭鹏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当今的徐州画坛上,李大义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花鸟画大家。他年逾八旬,笔墨耕耘六十余载,他的画风沉稳朴茂、意蕴深厚,成功地将传统花鸟画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展现出了耀眼的光芒。他的画作既是对自然生命的赞歌,也是文人风骨的写照,更是一位艺术家与时代对话的深刻印记。</p><p class="ql-block"> 一、植根传统,蒙养笔墨六十载的李大义先生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丰县,自幼喜欢画画,并得到了当时丰县中学校长的器重与培养,从学画开始就立足传统,并从中汲取了严谨精致的养分,对一花一叶的形态、一羽一翎的质感有了执着的追求和把握能力。徐州解放后,已在徐州铁路技校的李大义先生,随着铁路技校的解散而被分配在徐州火车站,担任徐州站美工和宣传工作,然后由铁道部指派到苏州铁道师范学院进修培养,他的艺术才华也在工作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提高。他对传统花鸟画有了更多的专研与探究。从工笔到写意,深得明代徐渭的奔放泼辣与清代八大山人的冷逸孤傲之精髓。先生常说:“传统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他还说:“要尊重传统,在认真研习传统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他摹古画,并非简单复制形貌,而是潜心体悟古人的笔意与心境。在他简陋不大的画室中,四壁图书,除了画谱典籍,便是经史子集。他坚信,画家的修养决定了画的格调。正是这份对传统的敬畏与深耕,为他日后“破茧成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二、融古汇今,“李家鸡”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 李大义先生的艺术成就,突出体现在他成功地融汇了北派的气势雄强与南派的韵味灵秀。他的作品,构图饱满,气势恢宏,苍劲的老干与怒放的繁花形成强烈对比,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展现了北地山河的壮阔之气。而他的小品册页,则笔墨简练,意境幽远,几笔淡墨扫出的残荷,一只孤立的水鸟,尽显南方的空灵与含蓄,蕴含着无尽的禅意。他笔下的花鸟,早已超越了物象本身的具象。他画的梅花,铁干虬枝,梅花繁密,并非表现孤芳自赏,而是讴歌一种在严酷环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他画的禽鸟,无论是威猛的雄鹰还是伶俐的麻雀,眼神都格外生动,充满了人格化的神采,仿佛是与观者进行着无声的交流。特别是他画的“李家鸡”在众多的画家中,独树一帜,别有一番风味,而被许许多多的亲朋好友与企业行家收藏,而被称为“李家鸡”评论家誉其画风为“朴茂清华”,即于质朴厚重清雅华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李派”花鸟风貌。</p><p class="ql-block"> 三、画展心声,德艺双馨长者风范</p><p class="ql-block"> 年逾八旬的李大义先生淡泊名利,深居简出,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创作中。对于慕名而来的求学者,他从不吝啬,总是悉心指导,强调“学画先学做人,笔墨终归心性”。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品格——谦和、仁厚、坚韧、睿智。即便年事已高,他仍坚持每日读书,练字、作画,他说:“笔墨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一次提笔,都是与古人对话,与自然交融的一次修行。”个子不高,宅心仁厚,慈眉善目的李大义先生,就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凡是亲朋好友,老同事,同行前来求画者从来都没想有将人拒之门外。</p><p class="ql-block"> 四、承前启后,墨彩流芳 李大义先生的作品已被国内外多家重要美术馆、博物馆收藏,成为徐州花鸟画家中一座靓丽的高峰。在李大义先生的画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精湛的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一种精神的传递。他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的艺术生命,正如他笔下那经霜不凋的松柏,历久弥新,在当代中国画坛绽放着温润而永恒的光华。将穷极毕生的精力,去追求、研习、探索、创作出更好的作品献给后人,接受采访的李老师最后说:我的绘画艺术是自己的,更是人民的。我将穷极毕生的精力,去追求、研习、探索、创作出更好的作品献给后人。</p> <p class="ql-block">徐州收藏家协会影视专委会制作</p><p class="ql-block">2025.11.01.于徐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