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教学工作,推动“行走的大思政课”落地落实,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引导青年学生在行走中感悟思想伟力,在实践中强化使命担当。2025年11月4日,天津市蓟州区第三届思政一体化教研团队在蓟州区东施古镇韩家筏村组织了金色乡村实践教学一体化教研活动。</p> 实践教学展示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走进韩家筏村:解码乡村振兴的“三把钥匙”</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施古镇中学孔庆亮老师将课堂搬到韩家筏村,用村史馆实景导入,让学生在“过去脏乱”与“现在美丽”的对比中,提出“振兴密码”问题。随后分组探究“组织密码”“环境密码”“产业密码”,从党员拆棚、环境整治到土地流转,理解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与产业振兴的力量。最后以“为家乡提建议”将认知转化为行动,完成“知理论—明实践—愿行动”的闭环。</p> 说课交流分享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发现家乡人:从身边故事到感恩行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蓟州区第九小学张蕾老师以学生熟悉的家乡人为切入点,通过“温暖故事讲一讲”建立情感基础;再到超市、社区开展“各行各业找一找”,认识劳动者的价值;随后以“社区采访”“观看工作视频”深入了解日常;最后用“感恩卡制作”“守护承诺”将情感化为尊重与行动。整堂课遵循“感知—发现—了解—尊重”四阶递进,让思政教育走进生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村庄逆袭记:从“猪粪漫道”到“光伏农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蓟州中学柴玉航老师用“猪粪漫道”与“光伏农场”的视觉对比破题,抛出“污染村逆袭”疑问,聚焦“新发展理念”。学生分组将创新、绿色等理念与村庄实践对应(如“种子硅谷”“清退养殖”)。最后以“乡村规划师”角色,为家乡设计微方案,实现“理解理念—践行理念”的思政育人之路。</p> 实践教学讲座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知行合一 笃行致远:实践教学的路径探索</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蓟州区第四中学刘秀芳老师以“知行合一 笃行致远”为主题,围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背景动因、政策节点与发展路径展开讲座。她强调,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革创新的重点与难点。要通过“行走的思政课”等形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p> 互动点评研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互动研讨环节,中心组教师与青年教师围绕“行走的思政课”积极交流,对授课、说课和讲座进行细致点评,并结合自身实践分享收获与感悟,明确了今后在课堂与生活融合、提升学生参与度等方面的努力方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总结与展望:让思政教育走深走实</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发展中心侯振华老师结合本次活动对思政课“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予以指导,强调要继续以真实场景为课堂、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让思政教育走出课本、走进生活。 他明确了后续发展方向:深化校地合作,拓展实践基地;完善课程体系,丰富主题路线;强化成果转化,促进学生从“知”到“行”的健康成长,持续提升思政实践教学的育人实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思政课一体化教研活动聚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依托金色乡村实践教学,通过优质课展示、专题讲座与互动研讨,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促进思政教研共促共进。 活动中,教师们不仅学习了优秀教学经验,更明确了将思政理论与真实场景结合的方法,探索出让课堂“活起来”的有效路径。参与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今后将把所学转化为提升课堂实效的动力,推动思政课落地生根、走深走实。</p> <p class="ql-block">撰稿:蔡琼瑶</p><p class="ql-block">摄影:蔡琼瑶 彭潇贤 张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