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疆与丝路同行

君羊子

<p class="ql-block">曾经两次从西安和兰州出发走过河西走廊到敦煌,一直想沿着丝路的“总枢纽”敦煌,经西域第一个绿洲(古伊州)哈密、吐鲁番走天山北路到喀什,一路向西去感受漫漫七千里,悠悠两千余年的丝路文明。同时领略壮丽的南疆风光,体会西域的文化和民俗,尝遍各地风味美食和特产。</p><p class="ql-block">去年北疆旅行结束就与朋友的约定今年来南疆看胡杨,可九月不是南疆胡杨最绚烂的时节,我还是以不求鼎盛的心态随缘遂愿,因时间原因,我们选择落地喀什,走喀喇昆仑公路到塔县,往返帕米尔高原,再经莎车~和田~穿越塔克拉玛干至阿拉尔~沙雅~阿克苏~库车~上独库公路~那拉提~伊宁~飞吐鲁番中转回长沙。<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一趟追寻之旅,希望我们的每一步行走,真实地感受到古丝绸之路从历史课本中延伸到我们脚下的欣喜和如愿……</span></p> <p class="ql-block">来到喀什(古疏勒城)才知道丝绸之路有南道与北道,在这里交汇后继续向西延伸,翻越险峻的帕米尔高原,直入欧洲腹地。中国的瓷器、茶叶从这里运往西方,西方的工艺品和文化也源源不断的传播到东方。中国长安与罗马帝国之间的商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伟大通道之一,喀什正是这条要道上的重要中转站。如今的喀什古城就是喀什的大巴扎,不仅是维吾尔族人生活、购物的集市,也是游客体验民族风情、了解传统手工艺、品尝风味美食最集中、最地道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当地人聊天会友的地方,百年茶馆和特色餐厅到处都是。走在西域气息浓郁的商业街上,各种异域特色商品玲琅满目,却质地一般,虽然被吸引却只是当作展品看看而已,亲自动手榨出的石榴汁,味道纯正酸甜可口。我们在各种特色街区打卡拍照,在档口吃新疆老搪瓷缸煨羊腿,还顺便办好了去塔县的边防通行证。难怪维吾尔族人说“巴扎里除了父母什么都可以有”。</p><p class="ql-block">艾提尕尔清真寺没有我想象中的宏伟,典型的伊斯兰建筑,古朴典雅,装修简约精致。走进祷告大殿,墙上挂有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赠送给艾提尕尔清真寺的无价之宝——和田纯手工羊毛挂毯,听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挂毯上印有的56种图案,毯上每三朵石榴花都连在一起的象征意义。人太多又都是脱鞋入殿,我匆匆离开了。</p><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维吾尔语的意思是高崖上的土陶人家。它建在一处高40多米、长800多米的黄土高崖上,这里曾经居住着600户人家,是老喀什古城的民居。这些房屋大多已经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高台是凝聚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家族人口每增加一代,就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于是新房就以圆柱地为轴心,向高空及四周延伸。如此这般,一代一代。如今除了新修缮的城墙、门楼建筑和特色民宿,可以拍摄夯土建筑和门窗雕花装饰外,站在高处看老房子大多已坍塌,有点像中东地区的废墟,荒芜而沧桑。我特意寻找到了“色格孜”的泥土制作的陶艺店,曾经高台上的居民,几乎家家都会是用色格孜制陶为生,色格孜养育了高台人几百年。土陶里有着中亚、希腊、印度与汉族各种文化的影子,作品工艺复杂、精美轻巧更像艺术品,可以媲美唐三彩,是我见过的最美陶艺,这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看到了世世代代的维吾尔族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雕琢……</p> <p class="ql-block">喀什到塔县的公路,是喀喇昆仑公路(KKH)的延伸段或分支,现在通常被称为“中巴友谊公路”或“G314国道的一部分”。这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是现代公路与历史上被称为 “葱岭古道” 的重合,一路随着塔什库尔干河前行,是连通中亚、南亚次大陆的河谷通道,它完美地将绝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历史人文结合在一起,成为一条无与伦比的“时空走廊”。离开喀什绿洲后,首先进入的是典型的帕米尔高原前山地带。这里是一片广袤的灰黄色戈壁和荒漠,视野开阔,天阴更显天地苍茫。经过奥依塔克红山我们没有进景区,一是天气原因,另外南疆还会有很多这样的地貌,一路向前就到了白沙湖,没有看到白沙湖惊艳的镜面景观,天山的宁静与帕米尔公格尔峰的孤傲被风搅飞,只有牦牛泰然自若,来都来了,就骑上牦牛在湖边各种摆拍。隔天返程时风还是把湖面吹皱了,蓝天白云下的“雪山、蓝湖、白沙”的画面美得好纯粹。如果没有风肯定有如梦如幻的倒影,那么就静静地呆在这里冥想好了。到喀拉库勒湖时风更大了,雾气弥漫什么也看不见,我们没有停留继续前行,南疆景区的管理很是人性化,回程时我们说明当时因为天气虽然购票未游览的情况,就放行让我们进景区,湖面也是被风吹皱,在高原强烈的阳光照射之下波浪呈现出独特的冰晶色调,向阳面像冰,阴面是蓝色的,立体感十足,很有视觉冲击力。倚靠着的公格尔峰 、公格尔九别峰与慕士塔格峰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这片区域的“雪山三巨头”,7000多米海拔却一点都感受不到他们的险峻和巍峨,昆仑“姐妹峰”山顶形似牧民雪白的帽子,远远望去还有点可爱。骆驼、牦牛、马匹一群群、一堆堆簇拥在湖岸,我们一行人骑上骆驼体会了昆仑山脚下的沙漠之舟的涉水之旅,看到视频中入画的自己,心中充满了入境的满足……</p> <p class="ql-block">公路继续爬升,车窗外的地貌在变,沙丘与戈壁交错,石山与云影并行,天空阴晴不定,风把光线切割成不同的段落,帕米尔高原的著名雪山一直陪伴在侧,我体验了一场极致的视觉盛宴。翻过苏巴什达坂后,公路在塔什库尔干河谷中穿行。景观从极致的荒凉雄伟,变得相对柔和,口岸、村庄、牛羊、还有床车旅游的夫妻,让现代文明和人间烟火融入其中,是一种别样的美。夕阳西下时分,我们刚好到达塔合曼湿地公园。此时的天空如洗,白云如玉堆叠在慕士塔格群峰之上,嶙峋的裸岩、清晰的雪线、直插天空的冰川与金黄如绒毯的草地,还有那蜿蜒流淌着泛着银光的溪流和那一匹落单的枣红色的骏马构成了一副绝美的帕米尔高原风光画卷,我再次入画成为那个想一人一马走昆仑的中年少女。日暮时分虽然费了一点时间,还是没有在携程下单,以合适的价格住上塔什库尔干县城(石头城)房间与餐饮都让我们满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从塔县沿中巴友谊公路前往红其拉甫国门,沿途是更加原始荒凉的高原景色。位于公路尽头的红其拉甫陆运口岸是连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主要陆上交通枢纽。口岸主体区域海拔4733米,界碑处执勤点海拔达51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50%,年均气温-2℃,极端低温可达-40℃素有“血谷”之称,在波斯语中也称“死亡之谷”。‌‌中央电视台春晚多次呈现来自红旗拉普戍边民警的特别问候,他们与冰封的雪山、高高飘扬的国旗同框,宣誓维护口岸安全,向全国人民拜年。这样的画面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一直希望能挑战自己来到这里是我的心愿。为避免高反,我提前吃了布洛芬,随身携带了氧气瓶,当我看到红旗拉普哨所熟悉的场景时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还有那巍峨雄伟的国门与界碑旁迎风招展的国旗,我明显感觉胸口暖流涌动,自豪感与感恩之情交织,唯有“祖国万岁”能诠释出此刻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北靠喀喇昆仑山,南依兴都库什山,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终年积雪覆盖。尽管自然条件严酷,这条丛山峻岭间的峡谷2000多年前就是丝绸之路南道的核心路段。走廊内自然资源丰富,上千条冰川影响着中亚的水资源,地理位置更具战略价值,它东接我国塔县,西连阿富汗巴达赫尚省,北邻塔吉克斯坦,南望巴基斯坦,是中亚、南亚、东亚的交汇处。400公里的路程属于中国境内仅占100公里,这曾经完全是我国领地的丢失是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如今我们站在这里,了解中阿边界线仅92.45公里,瓦罕走廊是阿富汗与中国接壤的唯一区域,也是中国与西亚国家最短的陆地边界。感慨东晋高僧法显、大唐高僧玄奘和西域佛经汉译创始人安世高(安息高)都曾经过这里,去古印度(天竺)研究佛法。见识了华夏文明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和欧洲文明的交汇交融之处。站在这里顿感世界的链接如此踏实可控,努努力翻过山你我都可走近,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闻名遐迩的盘龙古道,也叫瓦恰公路 ,宛如巨龙蜿蜒盘旋于群山之间,全长 70 公里的公路落差高达 1100 米,639 个360 度的回头弯或 270 度的急转弯分布在短短 39 公里的路程里。山巅的 “大盘龙” 如同一条巨龙在山间舞动,“小盘龙” 弯道密密麻麻,从观景台看下去不少在视觉效果上都折叠在一起,因为禁飞无人机,遗憾地看不清全貌。盘龙古道的入口和出口,都立着一块写有 “今日走过了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 的牌子 ,是调侃,也是期许,盘龙古道,用它独特的方式,为人们演绎了一场关于人生的隐喻,相信每个走过的人当时都是认真而愉快的。这条初衷只是为了连通瓦恰乡和塔县的扶贫公路,最终发展起塔县特色旅游资源,这种豆得瓜的收获真有点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的意外之喜。</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盘龙古道下山,继续沿着塔什库尔干河的河谷前行,经过“塔吉克新娘”油画诞生的地方、迷人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景区都没下车停留,赶到班迪尔蓝湖时太阳已西斜,被崇山峻岭环抱的湖面有阳光照射的蓝得深邃和宁静,冷峻的群山倒影美得亦真亦幻,而前方有名的打卡地公路桥已安静地横亘在阴影中,我们遗憾地在尚存阳光的湖边流连,天暗下来了才在离开,没想到一路沿岸的是高原草甸,幽暗中可见每处的轮廓,如是夕阳下这里湖水、草甸、雪山和蓝天相映的风景一定很美。失落中那所谓的“帕米尔之眼”,觉得就是昆仑山随处可见凸出山体的岩石。静静地依靠着车窗想着一生都在珍惜拥有的,可最后其实何曾拥有过?就像今天要是往前走,不固守着一份执念放慢或停下脚步,就不会错失很多可能,为了一棵树,错过了大片森林呢。尤其是风景四时不同,早晚有异,在路上怎么可能保证自己在每一个地方都是在最美最好的时候抵达呢?也许你错过了此时的最美,而你可以得到彼时的最好。人在旅途一切随缘,人生亦然。</p> <p class="ql-block">明天就要离开“一县邻三国,两口通两亚”的塔县,我知道这是我第一次来,再见无期,那总得吃一次塔县有名的牦牛肉火锅吧,总该体会塔吉克族人的民俗风情吧,于是就来到了有名的《冰山上的来客》牦牛火锅店,店里有专业民族舞蹈演出。火锅是老式的木炭火锅,牦牛肉货真价实,配菜也新鲜地道,还如一路的价格实惠。遗憾太晚了没有等到他们正式的演出,热场舞蹈已是民族风味十足,鹰姿模拟‌是舞蹈的核心,舞者伸展双臂(前高后低)、盘旋追逐、旋转跃起,模仿雄鹰翱翔、起落和搏击,男子动作矫健粗犷,女子步法轻盈柔和。过程中演员互动频繁,随性随心而舞,看得出来他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展现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精神面貌,随着音乐的节奏,我们的脚不由自主地踏上了节拍,可惜明早还要早起只好略有遗憾地回到宾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原路返回喀什,先驱车到县城北侧的石头城,这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是新疆境内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大的古城遗址,更是古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的生动见证。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但这些饱经岁月侵蚀的城墙、城门和建筑遗迹,依然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向人们娓娓讲述着汉唐盛世的繁华与荣耀 。穿行在石头城的遗址上,满目都是千年的历史和故事,玄奘法师讲经处似乎还能听见大师面向连绵起伏的雪山,把智慧和力量传递给虔诚信徒的回音,还仿佛能看见金草滩上川流不息休整的的驼队和马班。今天我在这里缅怀为了信仰、为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交融不懈努力的智者,感慨人类追求光明的勇敢和坚韧,还有人类不为万难逐利的本性,哈哈哈,利益和信仰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势均力敌!</p><p class="ql-block">塔什库尔干县(塔县,海拔约3100米),返回喀什(海拔约1300米),一路向北,我们又经历一场 “垂直的景观带” 之旅,从雄伟的冰川、雪山、高原草甸到干旱的荒漠、戈壁,见碧水白沙,再到绿洲,走玄奘走过的路,看马可·波罗看过的山水,探寻商队们曾经休整交易的古老驿站,途中打卡树洞公路、慕斯塔格冰川,沿着古丝绸之路的路线看现代文明、历史文化遗址 与全面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走向帕米尔高原,穿行于万山之祖和万水之源神秘而古老的昆仑山脉,是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和古文明时空交错之旅,内心的震撼和满足无语言表。</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喀什前往西极所走的G314 → (转入) G581→ 乌恰县 → Z660/边境公路 → 吉根乡 → 斯姆哈纳村(西极),这里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中国最长的地级行政区建制地名,简称为“克州”,是中国最后一缕阳光落下的地方之一,日落时间通常在23点左右,虽然并非中国最西端,但它可是中国最西端的自然村,向西北经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前往西亚,天山与昆仑山在此交汇,天山(驼色)与昆仑山(黛色)交界处色彩分明,形成了独特的视觉冲击,一路色彩斑斓的山体,让我们联想起青海的七彩丹霞,比较起来昆仑山更加雄伟壮丽。途经伊尔克什坦口岸,可偶遇无中文指示牌、国外车牌车辆,这些异域元素提醒着我们记住这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地理和文化廊道。沿着木栈道我们登上了“西极碑”耸立的山头,远眺喀喇昆仑连绵的雪山,仰望直插云霄的石碑,此时飞扬的五星红旗又一次激荡在我的胸口,萌发出接下来走遍中国四极的念头,从西极开始,出发东极黑龙江抚远市、南极海南三沙市、北极黑龙江漠河市。</p> <p class="ql-block">司机小封同学与女儿同龄,觉得莎车没什么可看,巴扎没有喀什热闹,王宫不是真正的古代王宫遗址和建筑,其实作为超过3000年的历史,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莎车国”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说。叶尔羌汗国王陵(阿勒屯清真寺)是真正的历史遗迹,阿曼尼沙汗纪念陵埋葬的是叶尔羌汗国的王妃阿曼尼沙汗,她最大的贡献就是收集、整理和编创了《十二木卡姆》。是莎车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与对面的“王宫”博览园相隔一条马路。都是典型的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王宫是叶尔羌汗国时期的宫廷特色,伊斯兰蓝色拱券穹顶与汉式木构工艺,装饰含几何纹样琉璃砖及石膏雕花,雅致古朴,拍照有穿越时空之美感。王陵肃穆典雅,《十二木卡姆》的经典语录雕刻在基座四周,浪漫又文气。莎车老城商业化程度低,走在这里,可以看到当地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与热情的当地小孩打招呼聊天,观察匠人们的手工制作,在本地特色的人气餐厅大快朵颐,馕坑肉和烤鱼的味道让我一路都念念不忘。我本来在喀什或莎车是想观看原汁原味的《十二木卡姆》的演出,在维吾尔族老人的反复吟唱中,去体会他们对爱情和家园的依恋。南疆各民族要在沙漠与绿洲拉锯战中一代代传承延续下去,欢乐是顶顶重要的,而木卡姆能把他们的世界激活,把生命激活,把青春激活……终未如愿。</p> <p class="ql-block">10月1日因没能提前预约和田博物馆,本想循着博物馆的布展了解和田(古称“于阗”)的辉煌历史和尚存的文明古迹,新疆维吾尔族特有的丝绸· 艾德莱斯绸的扎染工艺都决定回家看纪录片了,还想去玉龙喀什河捡石头也因禁止下河只好做罢,就用一整天从和田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到阿拉尔,这注定不是一次简单的点对点交通,是一场向往已久震撼心灵的旅程。</p><p class="ql-block">“塔克拉玛干”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在维吾尔语中意为“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人们也常称它为“死亡之海”。听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神秘与挑战的色彩,心中畅想的是我们爬上高达一两百米的巨型流动沙丘,看连绵起伏、波澜壮阔的沙海,脱下鞋子飞奔欢腾,捧一把沙扬起在风中变成沙巾,可沙漠公路是在沙漠腹地穿过,沿途都是宏伟的草方格沙障和灌溉防护林,只见一眼望不见头的公路,炎炎烈日下沙子闪闪发光,紫外线让我不敢下车,直到沙海里出现一棵棵一排排一片片金黄的胡杨林,我知道不管树木大小,他们已经在此等候我们很久很久了。沙漠里阳光晃眼,风却是清凉的,不知不觉在胡杨林里玩了一个多小时。几年前去过额济纳,那里的胡杨林高大苍劲,那时的我还相信“三千年的等待只为遇见你”的传说,几年过去再见胡杨,看到更多的是沙漠成就和淬炼了胡杨的坚韧和不屈,胡杨才有了“英雄树”的美誉,谁生而坚强,只是为了生存选择坚强!</p><p class="ql-block">一天穿越沙漠公路,掐头去尾时间还是有限,加上安全的考虑,我们没有走向沙漠深处,公路边的景区沙丘没有敦煌月牙泉的壮观,不过低洼处有胡杨树的点缀,给沙漠增添了秀美和生命力,要是飞上高空看到夕阳下塔里木河蜿蜒流淌,绿洲、沙漠、若隐若现的古城遗址,和沙漠中悠然行走的驼队,那是多美的画卷呀……只能留待以后了。</p><p class="ql-block">穿越大沙漠我们到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师市合一管理的阿拉尔市,致敬三五九旅。</p> <p class="ql-block">穿越了139 沙雅胡杨林公路秘境,我们在沙雅县城吃牛羊肉串与蔬菜串同价7毛的串串火锅,饥肠辘辘的五人吃到都表示再多一串都不要的状态,也就296串,这是我第一次吃到这么爽又这么便宜的串串火锅。南疆之旅时时提醒着我们这是丝路之行,随着交流输入的有些物产如今很多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改变了传统的饮食结构,名称都带“胡”、“番”、“洋”等标签,葡萄、石榴、核桃(胡桃)、芝麻(胡麻)、大蒜(胡蒜)、红薯、玉米、马铃薯(洋芋)、番茄(西红柿)、胡椒、棉花、辣椒等等,它们在新疆的各大农场以一望无际之势蓬勃生长,在各大巴扎以眼花缭乱的丰富呈现,在各式餐厅以各种口味和风格赢得人们的赞不绝口。我们在和田的棉花基地摘了棉花,到阿克苏的红旗坡苹果园看苹果和核桃,回程在路边顺手偷苹果,随后又告诉园主,大姐说:“哈哈哈,知道大家都喜欢随手试吃,路边的苹果树就是为大家方便采摘种的”,在车上望着一路十几分钟都未驶出的辣椒剁发楞:这辣椒可不是主食,这么多的辣皮子该有多少人才能吃完,查阅资料才知道,新疆的辣椒因品质上乘是口红的原材料之一呢。和田夜市之后我们又迷失在库车夜市里,在海尔巴格惊艳伊斯兰民族高档餐厅的精致,从装修风格到餐具美食,与就餐的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人们,以及优美的龟兹乐舞,都充满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沉浸式体验了浓郁的异域餐饮氛围和文化,最后在装裱精致的古嗨迩园干果店成百上千的各式点心、糖果、干果、乳品、药材中选择了优质的干果寄回家乡,并与店主们留下了联系方式,从此实现新疆特产新疆产地直发。</p> <p class="ql-block">托木尔大峡谷就是温宿大峡谷,以红层地貌为主,一路呈现出丹霞和雅丹地貌,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张掖的七彩丹霞和俄博梁的雅丹,似曾相识又有不同。早在网上了解到,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自驾进入的顶级峡谷群,只是需四驱越野车,我们的车是商务车,临时花高价租了个破破的吉普车,第一站是峡谷中最独特的地质奇观岩盐喀斯特,是“新疆活的地质演变史博物馆”,在如此干旱的地方,竟然有流水从岩缝涌出,因岩层里含盐,在崖壁形成了盐瀑,盐水流淌出一个个清澈的池子,可见山峰的倒影,景色一般却奇特,尤其是从轰塌的山石中发现如钻石般晶莹剔透的盐结晶时,我们如获至宝。车继续在干涸的河床上驱车驰骋扬起一路尘土,两侧是万丈红崖,像城堡、像舰队,仿佛置身于外星地表或史诗级魔幻大片的场景中,这种前所未有的体验让我们欢呼:“太壮观了!”然后在不同的特色地域打卡,在深邃幽深的洞穴入口拍逆光大片、辨认“生命之源”和“大地之母”等天然象形石,感慨巧夺天工的天眼也许不久就会消失……3小时的租车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们虽有点意犹未尽,但托木尔大峡谷已经给了我们极致的视觉冲击和荒野体验, 它的苍凉、壮美和神秘,让见过各种各样峡谷的我还是震撼不已。</p> <p class="ql-block">南疆是探索西域古国与佛教东传历史的“圣地”,我本想穿越时空循着古人的轨迹站在废墟前,想象当年的梵音缭绕、商旅不绝,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可大部分遗址地处荒漠,路途遥远且崎岖,经年累月的风沙侵蚀与烈日炙烤,一切都破败或崩塌掩埋,历史已模糊,曾经的辉煌留下的脆弱的遗存最终都会消失在塔克拉玛干的风沙之中,那就在书中在纪录片中去了解于阗、疏勒、龟兹、高昌、焉耆、楼兰,和他们在沙漠戈壁的包围下,文明诞生并生存的绿洲变迁史。所以就放弃了有着“中国第二敦煌”之称拜城的克孜尔石窟游览,来到库车王府,现代的布局是感受不到龟兹的韵味,唯有末代王妃与格格的服饰,还有王爷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陵寝让我们知道我们来过了龟兹……</p> <p class="ql-block">曾经春秋两次穿越独库北段,对比川西和西藏觉得有负盛誉。为了实现完整穿行独库的心愿,我们从库车出发,沿途几个大峡谷是红色雅丹群,在绿洲、荒漠中尤显外星地表般的科幻质感,南疆的气候我很不适应,干燥的空气中弥漫着若隐若现的尘土味,灰蒙蒙的天空太阳却晒得刺眼。盘山翻过铁力买提达坂,独库中段的雪山、湖泊、草原、森林、河谷精彩纷呈互相辉映,让我有一种终于回到了人间的感觉,清新宜人。来到天山深处,大小龙池湖水碧蓝,周围云杉林与雪山倒映,宛如油画。秋天的巴音布鲁克碧空如洗草原金黄如绒毯,蜿蜒流淌的小河像飘舞的丝带,成群的牛羊与白色的蒙古包点缀其间,一路随行的天山已白雪皑皑,又是一场难得一见的视觉盛宴。遗憾的是到那拉提时天色已晚,山间河谷的红叶黄树已模糊,不过我想这份秋韵应该犹如去年的喀纳斯吧。</p> <p class="ql-block">南疆之行,我们游历了新疆的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阿克苏、和田四大州和地区,从“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走向“绿野仙踪”的伊犁草原,走近喀喇昆仑山的乔戈里峰、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与公格尔九别峰到天山的托木尔峰,领略了冰川雪山的气势磅礴和冷峻壮丽,融水形成的一条条内陆河,叶尔羌河、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喀什噶尔河、阿克苏河‌犹如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各个绿洲之中缓步行走,最后汇合而成塔里木河,让我们见识了荒漠与绿洲交织呈现的自然环境的残酷与生命的顽强,随着河流的消失环境极端的峡谷演绎了沧海桑田的变迁。循着丝绸之路的脉络一路走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汽车的鸣笛声中恍惚隐约夹杂着沙漠深处传来的驼铃声和袅袅的梵音……视觉的强烈感受和文化的交流交融留下的痕迹,共同构成了南疆丰富而独特的自然画卷。回程我们从伊宁飞吐鲁番,飞机横跨整个天山主体山脉穿越了天山,起飞不久脚下就是伊犁河谷连绵起伏的雪山、云海、蜿蜒的河流和茂密的森林,然后一直沿着天山山麓飞行,我坐在飞机的A座,窗外是最原始、最壮阔的天山风光,连绵不绝的山脊,像一条条银色巨龙,蜿蜒盘踞,直抵天际,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像一片被瞬间冻结的、汹涌澎湃的固态浪涛。这片无垠的纯白之中,墨色的岩石峭壁,它们顽强地挣脱雪被,如同巨龙的脊骨,为这片圣洁的领域增添了几分坚毅与苍劲。碧空下能见度极好,飞机仿佛贴着山顶,可以看见环绕在群峰之间的冰川从山谷中缓缓流淌而下,时常觉得飞机仿佛静止了,盘旋在雪山上,时间亦然,这种令人失语的磅礴和纯净,让我心中充满了一丝不容亵渎的神性,美妙至极。一个半小时后降落在戈壁荒漠之中的吐鲁番,我恍然大悟刚才亲眼目睹了天山像一道巨大的屏障,塑造了两侧截然不同的世界,我们完成了一次极致的飞行之旅。也为南疆之行增添了无与伦比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