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在讲解《龟兔赛跑》</p> <p class="ql-block"> 摘掉帽子那就是我。</p> <p class="ql-block"> 一块好石头,不一定要多贵重,但它得有魂。在邱汉清的案头,这条深色珠串静静躺在木盒里,末端坠着一方新颖图案的吊坠,纹路像是远古的符文,又像星图的残片。他说这是从一块陨石上切取下的,有这种图案的,是世界公认的陨石,我信了——不是因为科学,是因为那图案里藏着一种说不出的苍茫,像谁在宇宙深处写下的日记。</p> <p class="ql-block"> 这块陨石就立在窗边,深灰与黑交织,中部裂出一片橙黄,像宇宙摩擦渗出的火痕。我摸着它粗粝的表面,忽然觉得它不像石头,倒像一段被凝固的时间,厚重得让人不敢轻言放下。</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上面那块陨石头的后背。那块细长的深灰岩,顶部尖锐如矛,底部宽厚如基座,仿佛天生就该被供奉。表面凹凸不平,像是经历过无数次撞击与挤压。他说,有些陨石在宇宙中漂泊了几十亿年,才终于落在一个人的掌心。我笑了,说那你岂不是成了它的归宿?他没回答,只是轻轻拂去上面一点浮尘。</p> <p class="ql-block"> 另一块碎片状的黑岩躺在托盘上,边缘参差,像是从某块更大的母体上崩落下来的。浅黄与棕的过渡像旧地图上的疆域线,他说这可能是陨石坠落时高温熔蚀又急速冷却的结果。我盯着它,竟有种错觉:它还在“活着”,在某个我们看不见的维度里,继续讲述着穿越大气层的灼痛与孤独。</p> <p class="ql-block"> 这块圆形的深色石头,表面布满风化的裂痕,像是被岁月啃噬过的脸。邱汉清说,真正的奇石,从不怕老,反而越老越有味道。它不需要雕琢,风沙和雨水已经替自然完成了所有的打磨。我忽然明白,他收藏的不是石头,是时间本身在物质上留下的指纹。</p> <p class="ql-block"> 四块深色石头随意摆放在浅色台面上,形状各异,却都透着一股原始的沉静。他不说哪块来自火星,哪块来自小行星带,只让我看它们的质地。那一刻我懂了,对他而言,科学分类只是入口,真正打动他的,是那种超越人类文明尺度的沉默力量。</p> <p class="ql-block"> 浅棕与灰相间的岩石上,几道裂痕如闪电般划过。他说这块石头是从月亮上掉下来的陨石,价值不菲,只是没几个人知道他。上面的裂纹叫“龟背纹”,是极端温差下岩石反复胀缩形成的。我看着那些纹路,竟觉得像极了人生的沟坎——有些伤痕,不是破坏,而是证明你曾真实地存在过。</p> <p class="ql-block"> 一块带着橙黄斑块的陨石稳稳立在木质底座上,背景是斑驳的白墙。那底座是他亲手用老树根雕的,没上漆,保留着最原始的肌理。他说石头和木头都是活的,一个从地底来,一个从林中来,放在一起,才叫“天地相接”。我点头,心想这哪是收藏?分明是一场持续多年的哲学修行。</p> <p class="ql-block"> 这块不知道是不是叫陨石。那黑黄相间坐落在树杈上。隐约有几个人影站着,像是在讨论,又像是在凝望。邱汉清说,每次有人来看石,他都不说话,就让他们自己看。因为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的语言,听不听得懂,全看观者的心境。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他不是在展示石头,而是在布置一场场无声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同样,一个巨型怪物背着一块巨石。粗粝却灵动,像是风与火共同雕刻的作品。他说这木头是从雷击古树上取下的,内部结构层层叠叠,像藏着一部自然的史诗。我问他为何放在这里,他说:“石头讲的是宇宙,木头讲的是大地,我在这中间,做个听故事的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块木洞形成的。把它切割开来。里面镶嵌着一块黑石,黑石的形状倒有点儿像关公。</p> <p class="ql-block"> 一块深灰色的圆石静静卧在木根底座上,黑色纹理如河流般蜿蜒。他说这叫“墨龙纹”,是矿物在岩层中缓慢迁移形成的。我问它值多少钱,他笑:“它值一个黄昏。”——那天傍晚,我们真的就坐在那儿,看夕阳一点一点爬上石头的纹路,谁也没说话。</p> <p class="ql-block"> 另一块圆石中央有片白色斑块,像云,又像雪原。它被安置在浅棕木座上,背景里一个人影模糊掠过。邱汉清说,很多人来拍照,但他更喜欢有人静静站着。因为石头不喜欢喧嚣,它只对安静的心说话。</p> <p class="ql-block"> 这块陨石是被切面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内部竟有个光滑空腔,</span>有水。 这水不知道来自于哪里。倒像我见过的玉包水的一些雕刻工艺品,也应该价值不菲。我凑近看,仿佛听见了它的心跳——缓慢、坚定,带着太空某个星球上的心。</p> <p class="ql-block"> 这块石头倒向一个烤红薯。</p> <p class="ql-block"> 椭圆形的深棕岩石布满细密孔洞,像是被时间蛀空的壳。他说这叫“火山石”,我拿起来后非常轻盈。我忽然想到,人这一生,不也在被无形的力量一点点塑造?只是我们太忙,忘了停下来,看看自己身上留下了什么痕迹。</p> <p class="ql-block"> 红棕色的球状石表面凹凸不平,白点如星屑洒落。他说这石头来自戈壁,每一处磨损都是沙暴的签名。我伸手轻抚,竟有种被自然签名的荣幸,遥遥一听,中间似乎有小响动。</p> <p class="ql-block"> 有些石头也有伤疤,也有历史的修复者,补全他的伤疤。人的伤疤有多种,表面的伤,靠医疗手段和自然可以修复,心灵的伤疤却要靠时间和时空来修复。</p> <p class="ql-block"> 结合画面石,讲述全国战斗英雄周元生(定居惠州)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邱汉清的石头还有很多,有一些还没有摆出来,有一些还在外地展览。我和邱汉清先生约好了,有时间我们会来慢慢补全。当然,内容的解说。也比较片面,也希望有心之人。一同来添加补缺。</p><p class="ql-block"> 笔者:周迪克</p><p class="ql-block"> 2025.11.5于广东惠州大亚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