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

沧海一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午饭空,三姐出去逛了一圈,回来后,把拍的照片发给我看,问我照片上的植物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一看,就知道她在哪里拍的:“这是从学校通往双全村的路边上拍的。果园的主人把这种树栽在边上,当作篱笆用。开白色的小花,像橘子花一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它叫什么名字来?反正不是橘子。我记得自己以前百度过,但又忘得没影了。我赶紧再次百度,原来它叫枸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枸橘?天上王城景区里,崮上人家东边入口处,石碾北边就有一棵好几百年树龄的枸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按下翻飞的思绪,继续往下看,原来它还叫枳,奥,它就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枳啊!小时候学《晏子使楚》,对这句话印象深刻,但一直对“枳”这种植物很陌生,没想到,周围村子里就有人栽培它。据说,因为它的枝干上有又粗又长的刺,可以防止人或动物钻进果园;同时,枳实可以当作中药卖掉,一举两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把搜到的结果告诉了三姐,姐妹俩又讨论了一番橘生淮南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回,我再也忘不了它的名字了,它叫枸橘,又叫枳或臭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这真的印证了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这个从教三十年的人尚且如此,十岁左右的小学生不更是这样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忽然想到,平时教给学生知识,应该尽量生动有趣一点,实在不能,让他们把自己学的东西讲给别人听,也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又想起那天,我领着学生们学《金色的草地》,文中写道:“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找、合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问孩子们:“还有哪种植物的花或者叶子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面面相觑,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弱弱地说:“含羞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知道睡莲、荷花、葫芦花、官粉花等花是早晨开放、傍晚闭合的;牵牛花、七点半花以及花生叶等是傍晚开放、早晨闭合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植物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几乎没有一个孩子能够说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只关注到了那些花的外形,没有留心它们的习性。没有细致观察,自然就没有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有点后悔以前布置孩子们观察蒲公英、牵牛花、葫芦花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在现在还不晚,蒲公英、葫芦花不好找了,牵牛花、官粉花还能找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