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美国,万圣节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节日, 通常在每年的10月31日庆祝。</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这个节日的庆祝活动包括:</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南瓜灯:人们会雕刻南瓜,制作成灯笼,象征着驱赶邪灵的传统。 </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不给糖就捣蛋:孩子们会穿上各种服装,挨家挨户索要糖果,如果不给糖就会恶作剧。</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化妆舞会:许多人会参加化妆舞会, 穿上各种各样的服装,庆祝这个节日。万圣节的庆祝活动在美国的各个社区中都非常盛大,成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狂欢节日。</i></p> <p class="ql-block"> 十月三十一号的早晨,我们全家出动,去孙女儿的学校参加他们的万圣节游行活动。</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学校的时候,校门口已经集聚了很多家长。</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也装扮起来,在门口维持秩序。</p> <p class="ql-block"> 九点多,盛装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陆续走出教学楼,引来家长们阵阵欢呼声、呐喊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游行队伍离开学校,沿着学校转一圈,再返回学校,白天的活动就结束了。他们的重头戏在晚上。</p> <p class="ql-block"> 吃过晚饭,孙女儿准备好了她的南瓜桶,不停地催促我们出发去讨糖。对好事儿的我来说也想去看看美国人怎么过万圣夜。于是在网上搜了一下关于万圣夜的由来……</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公元前500年,凯尔特人会在10月31日晚上开始举行萨温节(萨温),这一天被认为是丰收的夏天正式结束、严酷的冬季正式开始、新的一年伊始的标志。凯尔特人相信在每年10月31日,故人的灵魂将重回故地,寻找替身, 借此重生。活着的人惧怕鬼魂,于是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鬼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掩饰身份或吓走鬼魂这就是如今万圣节假面装扮的由来。同时,他们也在家门前放置好吃的食物供其享用,目的是讨好鬼怪,免得它们为非作歹、加害于人,这即是"不给糖就捣乱(不给糖就捣蛋)"的原型之一。</i></p> <p class="ql-block"> 我们居住的地方是各国使馆区,于是开车去富人区讨糖。</p> <p class="ql-block"> 家家户户的装饰各具特色,总之离不开妖魔鬼怪和各种毒虫猛兽。</p> <p class="ql-block"> 孙女儿骑着她的平衡车,挨家讨糖。每次只拿一块。</p> <p class="ql-block"> 有的人家,是主人或是孩子在门口亲自把糖递给讨糖的孩子。有的人家门口只放装糖果(也有放披萨或苹果的)的篮子或是盆,讨糖的孩子自己取。拿多少是没有人管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真人乐队。</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孩子大人都装扮的很怪诞。九点多街上的人渐渐少了,装糖的盆大多数都底朝上了。我们也带着讨来的糖回家了。有意思的是,有个小姑娘还送给孙女儿和我四个月的孙子每人一支铅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