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启新程,活力绽芳华 ——S4003中小学体育教师大课间体育培训第三期吉林师大班

笑纷纷

<p class="ql-block">  根据2025年吉林省“省培计划”总体部署,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提高体育活动课和大课间活动质效,全面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由吉林省教育厅委托吉林师范大学举办的“S4003中小学体育教师大课间活动培训项目”于2025年11月1日在东师会馆正式拉开帷幕。全程4天,覆盖200余名名体育教师。</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2日下午,王达盈教授带领全班体育教师进行了开班仪式,他以“一校一品”为视角,深入浅出地为我们阐述了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路径。王教授指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不仅是技能的传授者,更是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体育教育天地广阔,未来大有可为。这场班会,为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考与动力。</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2日上午,吉林师范大学夏宇旭教授以“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入阐释了新时代教师的崇高使命。带领我们重温了“四有”好老师标准,深刻解读了胸怀家国、甘于奉献的教育家精神,明确了教师作为学生引路人和民族希望的时代重任。这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为全体体育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激励我们以教育家精神为灯塔,潜心育人,为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贡献教育者的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2号下午,吉林省教育学院孟晓光教授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大课间活动设计与设施》课程,基于核心素养的大课间活动,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实践。吉林省教育学院孟晓光教授提出,大课间活动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时间,更是落实“学、练、赛”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设计与有效实施,它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融入其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体质、培养品格,实现“以体育人”的根本目标。</p> <p class="ql-block">  陈超教授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大课间活动设计与实施》深入阐述了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创新策略。他核心提出“分层次设计”,旨在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科学调控其运动强度与运动量,确保锻炼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倡导“模块化设计创新”,将活动内容拆解为可自由组合的趣味单元。通过精细化的科学设计,彻底改变了以往活动“一刀切”的粗放模式,实现了从“形式参与”到“质效并重”的转变,为全面提升大课间的育人价值和健康效益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p> <p class="ql-block">  11月3号上午孙跃东与杨义两位教师分别围绕“广义课程观”和“活动一体化”开展大课件培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这两场培训从理念深化与体系构建两个关键维度,共同推动了学校体育大课间的提质升级。孙跃东教师将大课间从单纯的体育活动提升至融合德育、智育、美育的综合性课程高度,解决了“内涵”问题;杨义教师从宏观层面规划了大课间与整体学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路径,解决了“体系”问题。二者协同,为学校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当下到未来的完整指导,标志着体育大课间改革进入了系统化、科学化的新阶段,有力地促进了“以体育人”目标的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  3号下午,两节精心安排的培训课程依次展开,为学员们带来一场身心的洗礼。首节课程,由王美红教授亲授《花球啦啦操基本技能与组合》。课堂充满活力,学员们在她专业的指导下,挥舞花球,练习跳跃、手位与队形变换,尽显青春动感与团队协作精神。紧接着,邓晗教授带来了《健身长拳与武术操教学》。课程氛围转为沉稳刚健,学员们在一招一式中感受中华武术的深厚底蕴,体会刚柔并济的武道哲学。课程一气呵成,实现了动感与沉稳、西方活力与东方传统的完美融合。其意义不仅在于让学员们高效地掌握了两项运动技能,提升了身体素质和协调性,更在于通过这种独特的交叉体验,促进了身心的平衡发展,加深了对多元体育文化的理解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  4号李轶博教授开展大课间教学经验交流与反思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直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核心,引领我们超越“安全员”与“组织者”的角色。它赋予我们作为大课间“课程设计者”与“育人实践者”的专业身份,将日常活动升华为实现“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教学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是提升学生体质与兴趣的阵地,更是彰显教育智慧、实现职业价值、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创新的重要舞台。</p> <p class="ql-block">  为期4天的吉林省“省培计划(2025)S4003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培训活动圆满拉开帷幕。培训聚焦核心素养与“一校一品”,通过理论引领与工作坊实操,深化了教师对大课间活动的系统认知与设计能力。此次研修不仅是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打造特色校园体育文化注入了新动能。期待各位教师将所学化为实践,共同谱写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奋进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