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行~邂逅邯郸道的,日夜之美

木子 🎉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在河南老家的那些天,因为天气问题,因为探亲访友……,基本上没有去游玩。离开老家,就去了河北省邯郸市,因为表弟家居邯郸,也因为要从邯郸回广州,乘坐高铁很方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八年前春天,我们也到过邯郸,只是游过丛台公园,就直奔魏县观赏梨花了。</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这次还未到邯郸,表侄女就大力推介“邯郸道”,刚好租住的民宿离“邯郸道”也很近。到了民宿放下行李,表弟就领着我们上“邯郸道”了。 “邯郸道”有好几个入口,我们是从最近的回车巷进入邯郸道的。</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回车巷”是因“将相和”中蔺相如为避让廉颇回车让路的故事而得名。</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邯郸,一个融合过去与未来的美丽城市,历史厚重,现代繁华,三千年不变邯郸名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千年的老城,孕育了1584条成语,被称为名符其实的“成语之都”。2024年3月,邯郸启动街区改造,以“修旧如旧”与“现代诠释”双轨并进。2025年1月25日正式开街的邯郸历史文化街区~邯郸道,浓缩了邯郸三千年文化底蕴,成为了邯郸展示古赵文化的文旅地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古道上走了不远,就见“李景濂故居”。据介绍,李景濂(1869~1939)是大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进士,为三甲第150名,是中国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名进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景濂一生教书育人,淡泊明志,在政治、教育、文学、史学,慈善以及发展家乡民族工商业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括冯友兰、顾颉刚、朱自清都是他的学生。李景濂故居为民国建筑,1949年后为法院所在地,所以或称老法院。2020年8月,李景濂故居被邯郸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邯郸道的故事始于商朝,当邯郸作为商朝的畿辅之地时,纣王往来于殷都(安阳)与沙丘离宫,必经这条专用御道~南北大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的邯郸道,成型于明清时期,民间称“串城街”,青砖灰瓦间,玉皇阁、回车巷、慈禧行宫等古迹星布,如一部立体的城市史书。</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全长2.1公里,总建筑面积约45万余平方米,整体分为南区、北区和学步桥区三大板块。我们是从南往北走,先走的是南区,到了邯郸道的过街天桥,以天桥为界,过了天桥就是北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南区保留明清历史风貌,复原古街道肌理,青砖飞檐间,磁州窑店铺、窑火与茶香交融。北区,再造战国气象,层叠的战汉风格建筑群如“丛台”再现,融合打造现代商圈(我们没去学步桥区)。各板块以成语文化为主线,功能互补,融合发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到邯郸道天桥北面,在桥上已被北面广场上的那座晃眼的“黄金楼”建筑吸引住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标注着“北京黄金”字样,土豪金的三层建筑以金箔通体包裹,尽显璀璨,檐角雕琢云纹瑞兽,斗拱镶嵌仿古铜饰,窗棂镂空透着秦汉风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这座“北京黄金”楼用了40斤黄金装饰,造价1200万,总资产达5000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搜到的有关资料说,黄金楼总面积730平方米,采用金色风格设计,整体为三层建筑。这黄金楼是开放的,第一层是黄金珠宝消费,并展示了一些黄金大件物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旋转楼梯登上二层,是一个红色金融文化的展览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邯郸道上的“北京黄金”楼,是作为“北京黄金”品牌在冀南地区的标杆门店,打造“买黄金、学金融、忆历史”的沉浸式体验。</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走出黄金楼,表弟说再领我们去一个惊艳的地方。在邯郸道北区广场的转角处(人民路上),一座绿色的建筑物太吸睛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建筑名为“翡翠楼”,是一座融合战国元素与现代美学的标志性仿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文化展示功能和夜间灯光效果成为邯郸文旅新地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翡翠楼楼体以翠绿色为主色调,搭配花卉装饰,建筑墙面融入“完璧归赵”典故,通过和氏璧等元素展现邯郸深厚历史文化,传递震撼的视觉体验。</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门头为“卷首”造型,融合“胡服骑射”、“完璧归赵”等成语典型元素,兼具历史底蕴与视觉冲击力。与黄金楼相呼应,形成“得黄金,还得翡翠”的独特景观。</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翡翠楼成为街区的点睛之笔。走入内里,店铺主要销售文化纪念品、地方特产和手工艺品、邯郸特色小吃,同时提供文艺体验服务。</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邯郸道的北区,以战汉风格建筑为核心,重点打造历史文化体现与现代商业结合特色,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玩字画、特色小吃及主题餐饮,同时设有茶馆、曲艺馆等文化休闲场所,再现古代赵国都城繁华景象。</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去过邯郸道的人都说,邯郸道的夜景真是一绝,华灯初放,整条街道仿佛穿越古代。爱玩的、爱吃的、爱逛的、爱拍的…,都可以在这里觅到自己的“至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空闲的傍晚,我们选了在和平路的南门进入邯郸道,先从南门旁边的步梯登上南城楼。据说,这城楼是2015年左右新建的,老邯郸的城墙建国后全部拆除了,唯一保留的邯郸老城墙是在丛台那一小段向南的明城墙。</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从高处俯看,夜色中的邯郸道美轮美奂,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典雅。每天的20时,邯郸道的灯光全亮,但这时人流量不多,人气也未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在古道上,感觉这里的灯光设计非常棒,巧妙地运用了光影效果,将古建筑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致使游客(包括我)都忍不住一路不停地拍拍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沿着青石板路漫步,感受这些保留着明清风貌的历史建筑所承载的厚重底蕴。古道两旁的红色和黄色灯笼高高挂起,随风摇曳,营造出浓浓的氛围感,仿佛让游人穿越回了古代。</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古道如“一条灯火映照下流动的星河”,上百个发光字牌组成了成语灯帘,流光溢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夜景是以灯光、建筑、文化活动和烟火气为核心亮点,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板路两侧有很多特色小店,每间店铺都藏着惊喜,店门口的招牌和装饰灯也为夜景添色增彩。</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古道旁的一条巷子里隐藏着的“邯郸行宫”,它是清代建筑,建于光绪27年(1901年)。在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及光绪逃命。次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和光绪常回銮,邯郸行宫就是慈禧所建的行宫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行宫为典型的北京复式四合院风格,前后南北两院,坐北朝南。前院接受朝拜、奏请、议事,后院房前植腊梅,环境幽静,为休憩之处。邯郸行宫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为此处已成为商店,就没有拍内景了)</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走到南区的尾段,发现了“邯山书院”,一栋不大不小的建筑。据资料介绍,邯山书院始建于乾隆十年时期,它是冀南豫北一带的最高学府,后改为邯郸县立高等学堂,培养众多人才,见证教育改革,是古城邯郸文化传承的结晶,也被列为邯郸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邯郸道天桥上拍到夜幕下的邯郸市景,车水马龙,灯火辉煌,一片繁华景象。</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越夜越娱乐,这时也是邯郸道最佳游览时段,黄金楼真的很漂亮,门前人流如织;翡翠楼在灯光下通体翠绿,夜幕下如玉石雕琢,美到窒息。</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往回走再经南区,人也越来越多,氛围感直接拉满。</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邯郸,一座3000年未改过名的古都,像一本摊开的线装书~首页是赵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折页间藏着“邯郸学步”成语典故;末页则读写着新时代的烟火温情。这里既有千年历史的厚重,也有触手可及的美丽。我是二次再来邯郸,然而,我仍然说,邯郸是一个来了还想来的好地方,有机会还会再来邯郸!</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