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王家河畔的知青同伴</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后在队长家烧柴火灶,做萝卜烧肉给同事吃</p> <p class="ql-block">和老队长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 王家河的食之往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夫子说“食、色性也。”七十年中期在中国农村,有吃的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p><p class="ql-block"> 1974年9月至1975年8月,我下放到黄陂县王家河公社红星大队第七小队当知青。那时的王家河是个穷地方,一个壮劳动力一天挣10个工分,计人民币五毛多钱,我们知青只挣8个工分。我们刚去时住在村民家里,那年的冬天雪下得早,一天早上醒来,被子上铺满了雪花。住宿条件艰苦,吃的更是短缺,城里带来一瓶榨菜可以管一个月。我们那个时候还在长身体,对有关吃的事情记忆得特别深。</p><p class="ql-block"> 第一件是“半斤猪耳朵”。1974年12月,进入了农闲期。生产大队组织我们到鲁台公社去挖水渠,白天,挑着一担担沉重的湿泥巴在堤上来回,晚上睡在当地老乡堂屋的地上吹着寒冷的过堂风。那半个月是我一身最艰难的日子。渠挖得差不多了,掺出了小半腿水,水中有一个近一人高的土墩子,挖完墩子就大功告成了。这时的我们个个都是强弩之末,站在堤上不动。是时,大队支部书记大声喊出:“谁下去挖了这土墩子,赏半斤猪耳朵,二两酒。”声音未落只见隔壁五小队的一个小伙子扛着一柄锹就跳下去了。“有半斤猪耳朵”,大家都羡慕得不得了,事后又知道,此半斤猪耳朵非猪耳朵而是半斤面点,也就默然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件是“一罐阴米粥”。1975年春节后,我们知青点里一个知青转到了咸宁茶场。她人走了,托我到县团委跟她转团关系。事半完后,从黄陂县城到王家河的车也停了。当时天近傍晚,下着冷冷的细雨,我一个人两个多小时走了十几里路才回到村里。在我饥寒交迫的时候,队长媳妇跟我端来了一罐阴米粥,里面还有腊肉,我问她今天是什么日子,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她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一算正月二十二正是我的阴历生日。那一罐阴米粥我记了一辈子,回味了一辈子。后来的岁月我几乎隔几年就回去看他们一次。我们队长有五个小孩,一罐阴米粥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啊,农村人的朴素的感情終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第三件是“一脸盆萝卜烧肉”。1975年6月“双抢”(割谷插秧)前,公社召开三级动员会议,我作为小队的团干和我们队长也参加了。我记得得当时的公社书记姓蓝,后来当了黄陂县的县长,公社社长姓李是个大嗓门,在大会上李社长超大嗓门的黄陂腔说“我登(跟)你们说,嘚(伙计),你们要是误了农时,我就……”。会后会餐,十个人一团蹲在地上围着一大脸盆萝卜烧肉筷子像雨点一样的狼吞虎咽,筷子是指向是有层次的,先是瘦肉,再是肥肉,再是萝卜,最后分汤。那一盆萝卜烧肉,简直是人间美味,以致于几十年后,我带同事到木兰草原去玩,领他们到我下放的地方时,都亲自烧柴火灶为同事们做萝卜烧肉吃。</p><p class="ql-block"> 第四件是“一钵肉汤”。双抢的日子真是辛苦,我曾经连续劳作了一天一夜,晚上割谷,白天插秧。有一天半夜,我们在秧田里摘秧苗,坐在秧马上担心蚂蝗趴上腿吸血,正在无可奈何的时候,公社广播站放出了“映山红”,“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那时情景,让人厄然。关键是我们知青无人做饭,吃不好,多数时候是一碗饭放一点盐或一点糖或几根咸罗卜就混过去了。双抢结束后,我花了七毛多钱买了一斤猪肉,找了一个小土钵子煨了一钵子肉汤,看着飘红的火苗,闻着袅袅的香气,渺渺然有几分仙意。那一罐子汤,我一口气吃完了。</p><p class="ql-block"> 第五件是“一大锅豆丝”。农村里当然也有高兴的事情。最高兴的是春节前,家家户户打豆丝。腊月里,一家人打豆丝,半村人去帮忙。有的磨浆,有的擀皮,有的烧灶,好不热闹。我们知青也混在其中找点热子。最高潮的是完工后,主人家把刚打出来的湿豆丝煮上一大锅,条件稍好的还放几片腊肉,一人一碗,热乎乎的所有的疲劳,烦恼,寒气,思乡都驱走到九霄云外,悠悠万事,唯有豆丝。</p><p class="ql-block"> 知青岁月,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王家河的新桥已经旧了,王家河的河水更加深了,王家河的人已换了多半,但是,王家河的梦依旧,王家河的辛苦筑牢了我们人生的底线,王家河人的情谊終生不忘,王家河的炊烟袅袅飘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水调歌头、苦乐人间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曾走知青路,摇荡凤河船。三更秧马,雪飞冰冻上寒山。游子思归心切,陋室残灯半夜。鸿雁盼书安。双抢无轻担,忙季少炊烟。</p><p class="ql-block"> 春风起,高考复,凯歌旋。沙湖之畔,读经攻史拜前贤。久驻杏坛无悔,弟子天南海北,桃李锦花繁。白马红尘梦,苦乐在人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