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Wei.吴</p><p class="ql-block">文字‖雁翎.魏</p> <p class="ql-block">高加索山脉的风,带着黑海湿润的气息,还有雪山凛冽的凉意,轻轻拂过这片被称作“上帝的后花园”之土地,格鲁吉亚,我终于揭开了你“不是仙境,胜似仙境”的神秘面纱。</p><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之所以被称为“上帝的后花园”,主要源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传说和文化融合。格鲁吉亚地处高加索山脉,国土面积虽小,却融合了多国景致:瑞士般的雪山、法国般的葡萄园和德国般的古堡,还有300多公里的黑海海岸线。其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令四季花开不断,冬季无霜,自然风光如“明信片”般绚丽。</p><p class="ql-block">当地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说是上帝在分配土地时,格鲁吉亚人因醉酒迟到,土地全都分完了,但格鲁吉亚人乐观豁达的性格感动了上帝,于是上帝将私藏的后花园赠予了他们,就有了“上帝的后花园”一说。</p><p class="ql-block">此外,格鲁吉亚是葡萄酒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数千年的酿酒历史,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圣三一大教堂等宗教建筑,更为其增添了神圣色彩。古老的格鲁吉亚语言和文字,也被称为“上帝的文字”,进一步强化了它的神秘感。</p><p class="ql-block">在1991年从苏联独立出来的格鲁吉亚,用国土三分之二的山地,勾勒出壮美的山水画卷,更用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出独特的文明乐章。从首都第比利斯的古今交融,到卡兹别克雪山的神圣静谧;从酒窖里醇厚的陶罐红酒,到洞穴中斑驳的千年壁画。每一处景致,都像一部恢宏的史诗,吟诵出动人的诗篇。</p> 第比利斯:山城的交响 <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也是高加索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p><p class="ql-block">美丽的库拉河从市区由西向东穿城而过,把第比利斯分为新城和旧城,市中心的自由广场一带,有政府大厦、剧院、博物馆和商厦,六条街道向市区各处辐射。自由广场始建于19世纪的沙俄统治时期,原名埃里温广场,苏联时代改名为列宁广场,1991年格鲁吉亚宣布独立后,改名为自由广场,原来的列宁像也换成了金色的圣乔治屠龙圆柱,<span style="font-size:18px;">象征着格鲁吉亚的独立与自由,</span>广场名字的变迁见证了城市的历史沉浮。</p><p class="ql-block">如今的广场宽敞整洁,周围环绕着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很有一种欧洲浪漫小城的气息。我漫步在大街小巷,感觉这座城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景区,路旁随处可见艺术雕像,香味扑鼻的美食店和咖啡厅比比皆是,还有格鲁吉亚风情的精美手工艺品店,一整天也逛不完。有资深驴友说,到了格鲁吉亚,白天要看教堂,夜晚要进酒吧,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因为格鲁吉亚的教堂历史悠久,红酒醇香诱人。</p> <p class="ql-block">位于库拉河东岸埃利亚山上的圣三一主教堂,是格鲁吉亚的“国家名片”,在2004年的时候,就成为了整个高加索南部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其规模在世界范围内也位居前列。</p><p class="ql-block">教堂采用传统的格鲁吉亚风格,地面铺着洁白的大理石砖,祭坛用色彩鲜艳的马赛克瓷砖装饰。最引人注目的是7.5米高的穹顶,全部包裹着纯金,而这些黄金的一半,都来自格鲁吉亚民众的自发捐赠,这份对信仰的虔诚,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麦迪基教堂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教堂前的骑马雕像英姿飒爽,展现出格鲁吉亚人对英雄的崇敬;欧洲广场则充满了欧式风情,广场上的喷泉、鲜花、长椅和建筑,都能让游人在疲惫之时,静下心来慢慢欣赏、细细品味。</p><p class="ql-block">第比斯老城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沿着库拉河畔漫步,我们马上被那些错落有致的木雕阳台吸引住了目光,这些18世纪奥斯曼风格的建筑,依然保留着传统格鲁吉亚民居的温润质感。</p> <p class="ql-block">为一睹第比利斯的城市美景,我们乘坐山顶缆车直奔城市最高点。在高空俯视下的库拉河,就像一条碧绿色的绸带穿城而过,老城的红瓦、新城的高楼与远处的高加索山脉,层次分明地叠加出,一幅幅唯美的立体油画。</p><p class="ql-block">高山之巅,高度达20米的格鲁吉亚母亲雕像威严矗立,她左手托碗、右手持剑,剑象征着守护国家的勇气,碗则代表着迎接友人的热情,这座雕像不仅是第比利斯的象征,更是格鲁吉亚人精神的缩影。格鲁吉亚编年史纪念碑也矗立在山顶,石碑上的文字,记录着这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库拉河畔有一座连接新城和旧城的和平桥。这座完全由玻璃与钢铁打造出来的桥,是第比利斯现代建筑的代表,它以靓丽的色彩、艺术的造型,一头连着老城区的厚重历史,另一头系着新城区的现代活力。</p><p class="ql-block">据导游介绍,这座由意大利建筑师与法国照明设计师,联袂打造的钢玻璃结构桥梁,以流线型弧线横跨库拉河,让夜幕下的和平桥美轮美奂、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第比利斯老城,街道两旁的红瓦房错落有致,墙面斑驳的老建筑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让老房子看上去不再孤寂和单调。</p><p class="ql-block">街头的酒司令雕塑,默默地在向游人诉说着,格鲁吉亚人对葡萄酒的热爱,吸引了众多游人与之合影;而整点报时的木偶钟楼更成为了老城的“网红地标”,每到整点,钟楼里的木偶人,便会威风凛凛地走出露台,敲响铜钟。我正好赶上了这一幕,聚精会神地盯着钟楼上的小门,小门徐徐打开之时,走出一位穿着古代服饰的木偶人,却发现木偶人也会偷懒,明明是下午5点,才敲了四下,就转身回屋里了。</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格鲁吉亚还是斯大林的故乡,斯大林博物馆就成为了一处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地方。博物馆内,斯大林不同时期的照片、画像陈列其中,并详细介绍了他的生平事迹。展厅里还摆放着多国赠送的礼物,其中就有来自中国的珍贵物件,默默诉说着两国曾经的过往。</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深处的黑色悼念厅里,保留着一具斯大林的面部模型,据说这是在他去世一小时后翻模制成的,冰冷的模型与周围肃穆的氛围,让人不禁对那段历史生出几分感慨。</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外,就是斯大林的故居,旁边还有一节墨绿色的火车车厢展示,这是斯大林当年的专列,车厢内部的装饰朴素而又庄重,能让人想象出,斯大林昔日在缓缓行驶的列车中,忘我工作的场景。</p> 俄格友谊纪念碑揽胜 <p class="ql-block">俄格友谊纪念碑就矗立在海拔2384米的山巅之上,这座建于1983年的纪念碑,最初是为了庆祝格鲁吉亚与苏联俄罗斯的友谊,持续二百周年的历史而修建,据说在莫斯科的一处广场上,也矗立着与之相对应的友谊纪念碑。如今,两国的政治外交关系早已发生变化,这座纪念碑的存在也显得有些“讽刺”,但它依然见证着两国人民之间的日常交流与情感联结。</p><p class="ql-block">纪念碑是拱门的造型,拱门内侧的墙壁上,用鲜艳的马赛克瓷砖,绘制了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历史场景,人物形象生动、色彩明快亮丽,极具艺术价值。而纪念碑旁的观景台,更成为了游人俯瞰高加索山脉的绝佳位置。</p><p class="ql-block">站在拱门之下,只见远处的雪山连绵起伏,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圣洁的光芒,山脚下的树木层林尽染,在秋风中,构成了一幅幅壮美的金黄画卷。</p> 自然与信仰的对话 <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不愧是“上帝的后花园”,这里的每一处风景,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有人类信仰的痕迹,就像是自然与信仰的千年对话。</p><p class="ql-block">卡兹别克山,是一座海拔5047米的高山,是格鲁吉亚的第三高峰,也是高加索地区的标志性山脉之一,这座山脉在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希腊神话中,这里是普罗米修斯盗火后,被宙斯囚禁的地方,诱人的神话故事,为这座山峰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而位于卡兹别克山半山腰、海拔2170米处的圣三一教堂,更是被人们誉为“离天堂最近的教堂”。这座始建于14世纪的教堂,坐落在悬崖之上,周围环绕着雪山与云海,远远望去,仿佛悬浮在天空之中,神圣而又静谧。</p><p class="ql-block">由于地理位置险峻,在战乱年代,许多珍贵的文物,都被送到这里保护起来,其中就包括引导格鲁吉亚皈依基督教的圣尼诺十字架。</p><p class="ql-block">数百年来,圣三一教堂历经战火,却依然顽强地矗立在苍穹之下,见证着格鲁吉亚的历史变迁,也成为了无数信徒心中的圣地。</p><p class="ql-block">我站在教堂前,仰望着它巍然屹立的身影,眺望着远处的雪山与脚下的云海,心中对自然充满敬畏,也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姆茨海塔古城,这座曾经的格鲁吉亚王朝首都,是中世纪教会建筑的经典范例,也是格鲁吉亚文化艺术的重要见证,古城在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姆茨海塔、季瓦里修道院,以及生命之柱大教堂,是游人必打卡的热门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而生命之柱大教堂,则是姆茨海塔古城里最著名的建筑,传说中耶稣的长袍被埋在这里,柱子从埋葬处生长出来,因此教堂得名“生命之柱”。教堂的建筑宏伟壮观,内部的壁画与浮雕精美绝伦,展现了格鲁吉亚高超的艺术水平,如今,这里依然是格鲁吉亚重要的宗教圣地,每天都有许多信徒前来朝拜。</p> <p class="ql-block">季瓦里修道院建于公元六世纪,坐落在一座小山之巅,教堂的建筑风格简洁庄重,<span style="font-size:18px;">白色墙壁与简洁的“四龛四顶”设计,影响了高加索地区后来的教堂建筑。</span>站在修道院前,可以俯瞰整个姆茨海塔古城的全貌,远处的库拉河与阿拉格维河在此交汇,黄色与绿色的河水泾渭分明,形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季瓦里修道院是格鲁吉亚第一座采用“十字-穹顶”风格的教堂,四个对称的殿堂形成等臂十字架形状,因此也被称为圣十字修道院。传说在公元4世纪,修女圣尼诺在此竖立十字架传播基督教,后成为格鲁吉亚基督教发源地。1994年,它与姆茨赫塔其他古迹一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洞穴城堡与葡萄酒香 <p class="ql-block">在格鲁吉亚的山崖之上,隐藏着众多的洞穴群和古老城堡,弥漫着醇厚酒香的酒窖也随处可见,它悠久的历史遗迹,让我们惊叹格鲁吉亚人的智慧,也佩服他们对葡萄酒的专一。</p><p class="ql-block">瓦尔泽亚洞穴是格鲁吉亚最神秘的景点之一。这座悬崖上的洞窟群,由地下修道院和堡垒组成,沿着悬崖延伸约五百米,多达十九层,在历史上,它曾是一座繁华的洞穴城市。据记载,这里曾经有3000多个洞穴,可容纳4万人居住,洞穴内不仅有住宅、教堂,还有学校、仓库等设施,堪称古代人类文明的奇迹。</p><p class="ql-block">如今,瓦尔泽亚洞穴只剩下500多个洞穴,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繁华。洞穴内的安息教堂,保存着极具历史价值的12世纪壁画,壁画色彩鲜艳、人物形象生动,虽然历经千年风雨,部分画面已经斑驳,但仍然能让人感受到,当时绘画艺术的高超。如今,瓦尔泽亚洞穴仍有一小部分僧人居住,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圣地,而绝大部分洞穴则成为了博物馆,向游客展示着这里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拉巴提城堡则是格鲁吉亚历史上不同文明交融与冲突的见证。这座城堡融合了伊斯兰风格与东正教建筑的特点,城墙厚重坚固,碉楼高耸入云,让人能想象到它当年作为军事要塞的威严。</p><p class="ql-block">登上城堡的碉楼,居高临下,整个阿哈尔齐赫城的风光尽收眼底,远处的田野、村庄与近处的房屋、街道,构成了一幅幅宁静的乡村画卷。</p><p class="ql-block">据记载,拉巴提城堡始建于公元10世纪,在历史上曾多次易主,每一次变迁都在城堡上留下了不同的印记,如今,这些印记给城堡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驻足观赏。</p> <p class="ql-block">阿纳努里城堡群,是一处展现格鲁吉亚古代军事建筑风格的景区。这座始建于13世纪的城堡,曾经是阿拉格维封建王朝领主的私人军事城堡,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塞。18世纪,阿拉格维王朝被推翻,城堡随之被新的统治者占领,直到19世纪,它依然发挥着要塞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如今,城堡的部分建筑已经损毁,断壁残垣矗立在湖边,诉说着昔日的烽火与辉煌。城堡内的两座教堂格外引人注目,教堂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内部的壁画虽然部分已经脱落,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美。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座教堂的图片曾经被用作《孤独星球》格鲁吉亚版的封面图,成为了格鲁吉亚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城堡旁的湖泊碧绿清澈,与古老的城堡交相辉映,美得让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之一,葡萄酒文化在这里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在西格纳吉,我们近距离地感受了格鲁吉亚的葡萄酒文化。</p><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是格鲁吉亚葡萄酒产区的中心地带,这里不仅有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色,还有许多采用传统陶罐酿造法的酒庄。我们参观的酒窖规模宏大,地下坑道里整齐地摆放着许多陶罐,这些陶罐被埋在地下,里面装满了正在发酵的葡萄酒。据介绍,传统的陶罐酿造法是格鲁吉亚葡萄酒的特色,这种方法能让葡萄酒更好地吸收土壤的气息,口感更加醇厚。</p><p class="ql-block">在酒窖里,我们一边品尝着醇厚的葡萄酒,一边听着工作人员介绍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原本我们还计划去葡萄果园体验摘葡萄的乐趣,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只能遗憾地放弃。</p> <p class="ql-block">在西格纳吉,Bodbe女修道院也是一处必去的景点。这座修道院是引导格鲁吉亚皈依基督教的圣妮诺埋葬之地,也是格鲁吉亚重要的朝圣地之一。</p><p class="ql-block">修道院的建筑风格简洁庄重,白色的墙壁与红色的屋顶相得益彰,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树木,静谧而又惬意,修道院前面的小花园开满各色鲜花,风里就泛着花香。</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不仅是葡萄酒产区,还是一座充满浪漫气息的小镇,被人们称为“爱情小镇”,一座24小时接受婚姻登记的大楼,每天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有情人进进出出。</p><p class="ql-block">在小镇的陡峭山坡上,有许多观景台,站在这里,可以俯瞰广阔的阿拉赞山谷,山谷里的田野一片翠绿,远处的高加索山脉连绵起伏,景色壮丽迷人。由于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浪漫氛围,西格纳吉成为了各国情侣流连忘返的地方。</p> 后记 <p class="ql-block">从第比利斯老城的石板路,到卡兹别克山巅的圣三一教堂;从瓦尔泽亚洞穴的千年壁画,到西格纳吉酒窖的醇厚红酒;从拉巴提城堡的断壁残垣,到Bodbe修道院的烂漫花海,每一处美景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一段经历都成为了我珍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在格鲁吉亚,有现代化的城市,也有古朴的村庄;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也有热情奔放的民俗风情。在这里,游人可以在一天之内感受到雪山的凛冽、草原的辽阔、河谷的温暖和沙滩的浪漫;也可以在一餐之内品尝到奶酪的浓郁、红酒的醇厚与面包的香甜;更可以在一处地方,同时看到东正教教堂、伊斯兰风格建筑与苏联时期的遗迹,果然“上帝的后花园”多姿多彩、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离开格鲁吉亚准备回国那天,高加索的风有了些许寒意,我的心中也生出不舍的情愫,格鲁吉亚像一本厚重的书,让我读懂了历史的沧桑;格鲁吉亚像一幅绚丽的画,让我领略了自然的美丽;格鲁吉亚像一杯醇厚的酒,让我品味了生活的美好。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还会重游这里,也或许不会再来,但格鲁吉亚,一定会成为我旅途中美好的回忆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