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并非只是成功人士的专利.尺有所长,寸有有短,俺没有过于精明的脑袋瓜,但有请本山大叔与我比试比试游上一千米,我35分钟轻松搞定,他能否划过半程,还两说呢,这就是自信了.<br> 特朗普能吃会道,口若悬河,但他若与我们中国小朋友比赛用筷子夾碗豆,这大总统肯定抓瞎;电影[列宁在十月]中,有个情节展示,伟人煮牛奶的技术还不如娜塔莎大婶呢?<br> 由此看来,中国小朋友和娜塔莎大婶,都有了自信的理由.<br> 每个人都有差强人意之处,也一定存在略胜一筹的地方.麻木的人,一直活在沮丧之中;乐观的人,肯定明晓自身存在的优越.<br> 有次回宁,路遇一老邻居,一下子翻开了几十年前的回忆.<br> 此人与我同是七0届的,我高中,他初中;我矿山,他工厂.与当时潮流中上山下乡人相比,我俩算是撞上了大运.<br> 分配至厂矿,是件多么荣耀的事.一身劳动布工作服,加上一双翻毛皮鞋,真让家门口的知青们羡慕不已.在高喊“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年代,迈入大国企,捧上铁饭碗,那在左邻右舍面前,风头可出尽了.<br> 八十年代末,一个“改制”的风潮,中止了无数三班倒工人的梦.这个邻居操纵机床多年,最终签一纸协保合同,每月领个饭钱,沦为无业游民.有技术,但无创业资金,便无再就业门路,只有空蹉跎.当初的自信,遭到命运无情地嘲弄.<br>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此番再聚首,此人的脸上一扫长久的阴霾,又呈现出自信满满的神态.原来,南京市区几十万辆共享单车横空出世,便利了市民出行,但同时带来了车损维修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有谁甘干这种脏活累活呢?<br> 这会儿,该轮到这批老技工出马了.与自行车打交道,那还不是小菜一碟.与环卫工、殡葬业一样,这些边缘的、遭市俗嫌弃的工种,待遇可不低.比如这修车,弹性工作制,计件取酬.上下班和休息时间,您说了算.<br> 这一帮老将出马后,干活一个顶三,有茶水伺候着,有带空调的午休室,哥几个谈谈说说,一辆辆车也麻利地整好了.无需人监督,也省略了验收程序,个顶个的老师傅,那活儿干得没得说!<br> “报酬吗?估计比退休金高上一倍吧”.<br> “这把老骨头还能派上用场,算是命运待我等不薄”.<br> 此人一连串地说了许多,在这些话语中,我听到的全是迟到的“自信”.<br> <br><br>